在大學宿舍早上九點起床過分嗎?

我忘思戀


九點起床確實不早了。但要說過不過分就要看具體情況。如果你早上沒有課加上昨晚睡得比較晚,睡到10點也沒什麼關係吧!但如果你是逃課在宿舍睡覺,這樣就不好了,大學生需要自律。

逃課睡覺我想你也睡得不安心不踏實吧。一邊是擔心老師上課會不會點名,會不會點到你,同時還要麻煩朋友替你打掩護。我覺得如果是偶爾一次逃課睡覺可以放縱自己一次,但如果是經常性的就很過分了。既然你這樣問過不過分,說明你的內心還是很上進的。因為一些大學生覺得大學舒服就好,好不容易考上大學擺脫父母看管,要隨心所欲,根本不會想到過不過分。這樣做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上了大學生不是說就萬事大吉可以不用學習了相反應該更加努力去學專業知識為自己的就業或考研升學做準備。

之所以早上起不來其實也就是因為熬夜追劇或者打遊戲了。先不說學業就單說在宿舍熬夜也對自己健康不利,而且你晚睡也會影響到你的早睡早起的舍友,在宿舍大環境中還是要多為他人考慮一些。

去早起看看早晨的校園吧!初升的太陽真的很美。去早起到校園的操場晨跑一次吧,那種感覺很好。希望你可以調整一下作息時間早睡早起身體棒棒噠!





糰子同學的日常


很榮幸,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不管怎麼說,凡事不能以一概而定。

首先,早上早起晚起都是因人而異。在大學宿舍早上9點起床也不是會過分的,不能一概而定。在高中時候的我,是全宿舍起的最早,睡的最早的一個,我一般都是6.00就起床了,6.15到教室讀書,到了高三,我幾乎都是5.50起床,因為高三了嘛,時間緊迫,每次我去教室都是我第一個來的,我都會珍惜6.00到6.30這段時間,我用來讀英語單詞,背誦古詩,所以說在高中的時候都習慣了早起。

☞到了大學,習慣是養成,需要不斷的堅持,但是有些醜陋的惡習慣,會讓人放棄的,沒有耐心。剛上大學的時候,我的專業基本早上沒有課的話就很難起床,有課就去上,沒有課就是賴在宿舍。全宿舍都賴床!但是,在大學,在宿舍,我依然是全宿舍起的最早,睡的最早的那一個!

☞當然了,如果你自己認為早上九點起是一個合適的時間,那麼就不過分咯,如果可以讓自己保持精力充沛,一整天努力奮鬥,那麼你就可以選擇早上九點起;如果你願意時間不浪費,把一整天花在那兒,那麼大可以9點起床,因為早上九點起基本上午的時間就會被荒廢。半天都過去了,9點起床,有時還會賴床幾分鐘,等你起床洗漱,都快吃中午飯了,這個樣子一天的飲食習慣不正確了,所以說你要是特別珍惜時間的話,最好還是早一點起床。利用珍貴的早上時間進行提高自己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可以背背單詞,讀一篇短文,古詩,寫下一天的計劃,完成一個打勾一個,這樣讓自己有成就感,更加有動力!

就我個人而言,在大學宿舍早上9點起床,有點晚了,大學,是自己學習,不是有人監督著你了,要獨立自主,週末你偶爾可以賴床,但是次數不要太多。人,好的記憶力,充實的時間,就是在早晨,最佳時間,可以記住好多知識的!珍惜早上的時間吧。每一個人,一天可以完成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要學會自律,逼一逼自己,肯定會成功,有夢想的人,肯定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堅持不懈!所以,我們晚上也不要熬夜,別睡的太晚,早上不一定能起的來!

這就是我的觀點,努力奮鬥的小麥[祈禱][祈禱][祈禱]


努力奮鬥的小麥


很榮幸被邀請參加這個問答:

首先大學生九點起床1:沒課的情況下時間可以自由的支配。

2:九點起床不是很過分,但是如果說每天都是如此的話生活會很枯燥乏味

3:我自己大學期間一直在學校餐廳兼職,大一大二每天早上都是五點起床,大三的時候三點起床,習慣以後每天都是如此,沒有所謂的辛苦,充實自己生活,也可以賺取一部分的零用錢,大學四年沒有拿過家裡的生活費


穿漢服的美術老師


這麼說吧 沒幾個人能做到早上沒課九點起床的 有課的話另當別論 一般八點多上課 你九點起床那就等著曠課吧哈哈哈 沒課的早上幾乎都在睡覺 畢竟晚上偷偷乾的事太多了 第二天就睡覺了 說到底還是不自覺的問題 大家都在睡覺你也就不想起來了 所以九點能起床的 是很👍🏻的 起床去看書的那就更厲害了


ABAO學長


大學生早晨9點起床就過分了?


如果早晨沒有安排課,你睡到10點,11點都沒問題,甚至可以中午不下床,讓舍友帶飯回來。

畢竟當初高三時候的咬牙堅持,不就是以為到了大學以後可以把“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的時間補回來嗎?

所以,如果你大一,想要休息休息,不想要高三時候那麼累,那麼緊張,你在沒有課的時候願意怎麼睡就怎麼睡,沒關係,也沒有什麼過分的,又不是殺人放火。

如果你是大二、大三,還在因為“大學生早晨9點起床過分嗎”這個問題困惑,那你性格應該有些瞻前顧後。

大二、大三已經有很多人在泡圖書館,在找實習,在為豐富自己的簡歷而努力,而你還在因為能不能睡懶覺而煩惱。莫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至於大四的學生,應該不會因為這個問題而煩惱了,要是大一、大二、大三都這樣睡過去了,早已經習慣了,甚至練就了一手逃課的本領,即使早晨有課,也敢光明正大的睡懶覺。

另一些同學在大四時候考研,在大四時候已經拿到一份offer,他們恨不得一天24小時掰開來用,連睡懶覺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為睡懶覺過不過分這個問題苦惱了。

如果你現在大一,試一試睡懶覺倒是也無妨,但不要像玩手機一樣沉迷。

如果你現在大二、大三,要麼直截了當的選擇睡懶覺,要麼為自己以後做打算,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猶豫不決上。

至於大四你還在思考這個問題,那你可能還沒有經受社會的歷練,遭受“毒打”。


盈顧


過分了,早讀這個好習慣,大家都得有。



小情緒0422


青年人猶如初升的太陽,而大學可以說是人生中的黃金時代,大學的幾年決定著你以後的發展,步入大學就意味著漸漸與社會接軌,大學畢業就已是完全融入社會。所有的一切言行舉止都是在大學形成的。而晚起絕對是不提倡的,晚起也是懶惰的先兆,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9點起床絕對不是一個有志向的青年所選擇的,好好珍惜大學的每時每分每秒,若干年後,當你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只為感謝那些自己拼命的日子,謹祝大學學業有成,前程似錦。



追夢路上的士子


大學生宿舍與9點起床沒有本質的聯繫,大學生睡懶覺是普遍的現象,不遵守校規室規的學生也很多,本來8點上課卻睡到9點的確有點過分。大學校園與中學不同,大學生屬於成年人了,所以,在大學裡多方面鍛鍊和培養學生的自覺性,比如上大課,串專業等等,學生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學習知識,但是,部分學生大學四年畢業了仍有學生掛科,什麼原因?除了本人清楚原因外,不排除自身的不自覺或懶散,正常睡眠時間8小時足已,難道晚上要熬到1點才睡覺?白天除了上課時間外,其餘時間都很充裕,是否做了影響休息的時間自己明白,而且早上精力是最旺盛的,學習效果又好,為啥懶覺不起?難道這還不過分嗎?


暮年殘雪不覺涼


在大學宿舍早上9點起床談不上過分。早上幾點起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用“過分”一詞來歸納別人的生活習慣,不是很準確。

至於幾點起床,還有過不過分,我個人認為衡量的標準是:在大學宿舍這個集體公共空間內,你的這個習慣是否對絕大多數人都造成了不良影響,假如已經對大學舍友造成了不必要的影響,那麼,9點起床就可以定義為過分。

大學宿舍不同於個人在家,亦或是步入社會之後個人的獨居。大學宿舍一般有多人組成,不同生活習慣的人將聚在同一屋簷下,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要學會包容他人的不同的同時,也應積極改善自身的不良習慣。這可以說是大學裡面必不可少的一門功課。

人最大的特點之一便是群居性,如何與他人打交道是門學問。人的一生都在不斷摸索和學習這門學問。所以我們會發現有的人招人喜歡,有的人招人厭煩。

那些招人厭煩的,便是或多或少在自身當中存在有對他人造成影響的生活習慣。

在大學宿舍當中,如果能夠每天早上堅持9點起床,那麼這便可以看作是一個習慣,也是一個人的生活規律。這個習慣好與不好,我不認為應該與是否有課程掛鉤。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關注到,假如大學當中早上8點有課,那麼這位同學堅持9點起床肯定是不妥的,甚至有人會說這就是過分的。因為一個影響了學業的大學生肯定是不合格的。

對此,我倒有不同看法。在大學當中,尤其是普通大學當中,我倒更認為,一個能有自律的、堅持自我的、有個性的大學生反而在面對未來社會當中有更高的成功率。

舉個例子,我之前有個學生小雨,在大學學習中相當執拗,每天堅持6點起床,結果發現大學宿舍樓6:20才開門,他學習的激情便被澆滅了一半。後來,在期末考試前,他又挑燈夜戰,為了不影響舍友休息,他在凌晨12點還跑到宿舍的走廊上,蹭著走廊燈光背誦考試內容。結果考試時發現,考卷上的內容均為老師考前畫的重點,他自己瞎琢磨,背誦的內容一概沒有用上,頓時心灰意冷,對大學教育產生了極大的懷疑。之所以想說這個案例,是因為如果一個大學生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在大學當中仍然是人云亦云,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隨風搖擺,那麼只會徒增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對於個人的發展無利可言。

經過對大量大學生的長期觀察發現,那些具有創造力的,尤其是步入社會後選擇創業的學生,往往在校期間,對大學教育的設置課程及自我的時間安排,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他們在校期間往往特立獨行,看似十分另類,甚至被人稱為不愛學習,但這些人卻在就業之時取得了更大成就。

這不得不讓我們去認真思考和總結這個問題。或許一個大學生高效率的學習行動,以及一個具有明顯個人特色的行為習慣,或許就是他人生成功的關鍵因素。既然如此,那我們的教育為何要去幹擾他的成長?成功的道路有無數條,要求學生8點按時上課是對規矩的尊重,但不應該作為對人性的束縛。假如這位同學每天早上9點起床,能夠保持自身充沛的體力和精力,高效率的去完成他人磨磨蹭蹭去做的事情,並且在所做事情當中富有創新性的想法,那麼這個問題答案便是不但不過分,還應該給予支持。

君不見大學當中有多少人,別說早上9點起床,貪睡一天一夜,甚或是一週的都司空見慣。我們不應該拿這些不具備衡量標準的要素去衡量他的行為是否過分。而更應該關注,在他的整個行動軌跡上或稱之為鏈條上,他用這些時間去做了什麼,是否有創新,是否有效率,如此考量,才具有一定的價值意義。

教育不是墨守成規,規定學生按時上課,那是最底線的一個保障。要想培養出世界一流的人才,我們可能更需要守正創新,在變與不變的世界變局中,為學生創造一個個性發展的空間。

此路任重道遠,教改永遠在路上。好學生是一匹千里馬,也得需要大學裡有一個好老師當伯樂。成功路上沒有“過分”一詞,我們需要一些“特立獨行”的人。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轉發、評論、點贊。如有不同觀點,請文明交流。


大眼李少一


還要九點???怎麼不睡到十點呢???一天之計在於晨,大學是學習進步的地方,而不是放縱墮落的地方,學校規定早起,一能讓學生養成良好作息習慣,早睡早起身體好,二是讓學生有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知識與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