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仁寿年间今邯郸地区所建舍利塔考略


隋仁寿年间今邯郸地区所建舍利塔考略


隋仁寿年间今邯郸地区所建舍利塔考略


隋仁寿年间今邯郸地区所建舍利塔考略

中国佛教进展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期是隋代。

中国佛教在北朝时代,曾经受到过二次大灾难。第一次在后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下诏尽诛长安沙门,焚烧寺院经像,佛史称为“魏武之厄”。第二次在北周武帝宇文邕亦行灭法,下敕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二百余万,并令还俗,时在建德三年(574),并北齐时(577),又毁齐境内佛寺经像,驱僧尼还俗者三百余万。佛史称为“周武之厄”。自此以后,佛教之势,在社会上骤见衰退。及至隋统一中国以后,佛教始行复兴,得到了一次极大的进展,盖隋的执政者文帝杨坚是个对佛教有兴趣的人。据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称:“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职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云云,由此可见当日社会,无论皇室与民家,其崇佛风气之盛,可谓空前。

在这样崇佛风气盛行之下,隋文帝在仁寿年间开始在中国兴建舍利塔,它的起因,据广弘明集卷十七,载有王劭所作的一篇舍利感应记称:皇帝昔在潜龙,有婆罗门沙门来诣宅,出舍利一裹曰:“檀越好心,故留与供养”。沙门既去,求之不知所在。其后皇帝与沙门昙迁各置舍利于掌而数之,或少或多,并不能定。昙迁曰:“曾闻婆罗门说法身过于数量,非世间所测”。于是始作七宝箱以置之。神尼智仙言曰:“佛法将灭,一切神明今已西去,儿当为普天慈父重兴佛法,一切神明还来”。其后周氏果灭佛法,隋室受命乃兴复之。皇帝每以神尼为言云:“我兴由佛”,故于……仁寿元年……于海内诸州,选高爽清静三十处,各起舍利塔。

关于仁寿年间兴建的舍利塔,据广弘明集卷十七所载的文帝立舍利塔诏中称:请沙门三十人,谙解法相,兼堪宣导者,各将侍者二人,并散官各一人,薰陆香一百二十斤,马五疋,分道送舍利往前件诸州起塔。其未注寺者,就有山水寺所起塔依前山,旧无山者,于当州内清静寺处建立。其塔,所司送样送往当州。僧多者三百六十人,其次二百四十人,其次一百二十人;若僧少者尽见僧,为朕、皇后、太子广、诸王子孙等,及内外官人,一切民庶,幽显生灵,各七日行道,并忏悔。起行道曰打刹,莫问同州异州,任人布施;钱限止十文已下,不得过十文。所施之钱以供营塔。若少不充,役正丁及用库物。率土诸州僧尼普为舍利设斋,限十月十五日午时同下入石函。总管刺史已下,县尉已上,自非军机,停常务七日,专检校行道及打刹等事。

又舍利感应记并记当日舍利自皇宫移入州境时的情形称:皇帝于是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自内而出,置于御坐之案,与诸沙门烧香礼拜,“愿弟子常以正法,护持三宝,救度一切众生”。乃取金瓶、琉璃各三十,以琉璃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薰陆香为泥,涂其盖而印之。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入于铜函、石函,一时起塔,诸沙门各以精勤奉舍利而行。初入州境,先令家家洒扫,复诸秽秽恶。道俗士女,倾城远迎。总管刺史诸官人夹路步行,四部大众,容仪齐肃。共以宝盖、幡幢、华台、像辇、佛帐、佛舆、香山、香钵,种种音乐,尽来供养,各执香华,或烧或散,围绕读呗,梵音和雅;依阿含经舍利入拘尸那城法。远近翕然,云蒸雾会,虽盲躄老病,莫不匍匐而至焉。其盛况,可见一斑。

从仁寿元年至仁寿四年,隋文帝共在全国130多个州建舍利塔130多处。其州名及舍利塔所在的寺院名称,史书记载详略不同,其中仁寿二年建塔,涉及到现代邯郸地区的所辖地,遂成为我的关注对象。

其中史籍记载:仁寿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复分布五十一州,建立灵塔。令总管刺史已下,县尉已上,废当务七日,请僧行道教化打刹,施钱十文,一如前式。期用四月八日午时,合国化内,同下舍利,封入石函。

这一年,在今邯郸地区共有两处建塔,其一为相州武安郡,寺名不详,其一为慈州石窟寺。

关于相州武安郡所建舍利塔,我将目标锁定在武安舍利塔。其理由有三:

一,遍查古相州现在所辖区域,域中古塔唯有武安之塔称为舍利塔,其他佛塔全无此称呼。

二,遍查古相州现在所辖区域,域中古塔唯有武安舍利塔为十三阶,符合舍利塔规制。

三,现在通行的说法,武安舍利塔建于宋元祐年间,其依据为塔下地宫石刻有宋元祐年间的题记。此说只可说明舍利塔所建年代不晚于宋,不可当做始建年代,隋至今相距1400余年,代有重修,不排除地宫石刻为后人所为,不可作为初始建塔的依据。另武安史籍中多处记载,武安县城隋代由固镇迁于今址,民间也有先有舍利塔,后有武安城的说法。

综上,可以推定武安舍利塔就是隋所建仁寿舍利塔。

关于慈州石窟寺建舍利塔,史籍中也明确记载,全文如下:

释明芬。相州人。齐三藏耶舍之神足也。通解方俗妙识梵言。传度幽旨莫匪喉舌。开皇之译。下敕追延。令与梵僧对传法本。而意专捡失好住空闲。味咏十地言辄引据。问论清巧通滞罕伦。仁寿下敕。令置塔于慈州之石窟寺。寺即齐文宣之所立也。大窟像背文宣陵藏中诸雕刻骇动人鬼。芬引舍利去州三十许里。白云郁起从寺至舆长引不绝。耿耿横空中有天仙飞腾往返。竟日方灭。明旦将晓还有白云长引来迎。云中天仙如昨无异。人众同见倾目叵论。识者以为石窟之与鼓山连接密尔。竹林仙圣响应之乎。既至山塔。东面有泉。众生饮皆病愈。芬后卒于兴善。所著众经。如费氏录。

石窟寺就是现在的北响堂,史有定论,我们进一步推断,释明芬建塔位置在现在的何处。

现在北响堂常乐寺倒是有座佛塔,阶数九层,与舍利塔十三阶的规制不符,而且有史籍明确记载,此塔为宋元祐年间所建,可以去除。

近年来,我寻访北响堂,山顶天宫的多处题记让我有了新的发现,天宫殿为四方形,与隋代流行的四方塔的规制相符。在天宫殿门两侧发现的题记中,最早为景云二年。由此可推断,天宫殿至晚创建于唐代早期。“天宫”这个名称古已有之。唐代题诗《登智力寺上方》中有“远寻烟翠到天宫”之句,可见智力寺上方正是天宫殿。宋代题记中也提到“同游天宫”。在宋代向约之等人的题记中,也提到“天宫”,“宣和二年三月十八日下方,早饭已,蹑盘道,由□子洞登大像阁,观磨崖碑,过中嵌,烹茶。至此,以棊争胜。午后登天宫,还后憩于此……”向约之等人在观看石窟后,午后继续向天宫攀登,可见所指正是山顶的天宫殿。响堂山还有一块明代的题诗碑,诗歌名为《登天宫二首》提到“天宫”。可见天宫这个名称自唐宋一直延续下来,不是后起的名称。

明确记载响堂山之上也有建筑的较早文献是唐释道宣著《续高僧传》。《续高僧传》卷三十三《齐邺下大庄严寺释圆通传》记载“自神武迁邺之后,因山上下并建伽蓝,或樵采陵夷或工匠穷凿,神人厌其喧扰,捐舍者多。故近代登临,罕逢灵迹……近有从鼓山东面而上,遥见山巅大道,列树青松,寻路达宫绮华难纪,珍木美女相次欢娱,问其丈夫,皆云适往少室,逼暮当还”。“因山上下并建伽蓝”,说明东魏在开凿石窟时,在山顶也有建筑,山上山下浑然一体。这段记载中对山顶带有神话色彩的记述虽不可信,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山顶之上也有建筑,而且让普通民众感觉十分神秘。天宫殿最晚建于唐早期,但从释道宣“因山上下,并建伽蓝”记载,不排除天宫殿建于隋代,天宫殿就是释明芬所建舍利塔的可能。

当然,限于文献、实物资料,在没有得到充分旁证以前,这些论断仅是提出作为初步推断。 (张华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