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終將過去,我在青島等著大家!”

"疫情終將過去,我在青島等著大家!"——青島市委書記與企業家委員在線分享"過冬錦囊"

3月16日晚上10點,《暖企行動——政商專題直播》首場懇談會——"化危為機乘勢而上·青島與企業共發展"在十幾家互聯網平臺同步直播。直播間裡,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是"主播",與全國企業家同屏互動,聊青島新機遇,話惠企精準政策。原定兩小時的直播進行了三個多小時,引來330多萬網友的圍觀。

直播邀請到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修正藥業集團董事長修淶貴,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德翔和青島市政協委員、酷特智能總裁張蘊藍4位企業家在線分享"過冬錦囊"。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正和島首席經濟學家王林主持。

"本想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大幹一場,沒想到疫情突如其來。"劉永好介紹,新希望集團在疫情期間,通過不停工、新增就業和生產崗位、開通新農民網絡課堂和"好養快貸"金融服務等一系列舉措穩定生產。"我們企業今年在青島的產業發展目標、投資計劃沒有改變,還想盡快推進現代農牧示範區和自貿兩融示範區內的各個項目。"

"你的項目,今年將作為全市重點項目推進。"視頻那頭語音剛落,市委書記王清憲馬上回復。

復工才能繼續生存!如何化危為機,將影響降到最低?直播畫面切換到於德翔的辦公室,他介紹,正月初六,企業的高中層進入在線工作狀態,並總結了近12條、8個業務單元的《企業"新開工模式"實戰手冊》,手冊中70%的內容與方法,其他企業拿過來就可以用。在之前的直播中,該手冊下載量已經超過百萬次。

"疫情特殊時期有很多不確定性,沒有哪一個政府領導不恐慌,不心急,但我感受到了青島很強的定力。"於德翔認為,企業能夠順利復工復產少不了政府的功勞。從正月初一開始,青島市政府就開始調研,正月十一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18條政策"。前一天,於德翔旗下的企業剛申請了28萬元的穩崗補貼,第二天政府就先送來了7萬元。"政策穩、準、實,企業家都說非常解渴。很多外地的企業家朋友發來微信,羨慕我在青島有這麼好的營商環境。"於德翔笑著說。

"藍色海洋物產豐富。"修淶貴看好青島藍色生物醫藥的發展前景。他建議在西海岸新區規劃建設一個世界級的"生物醫藥大健康藍色海洋城",吸引全世界的行業機構和人才入駐青島。

這與青島的設想不謀而合。3月上旬,青島市政協在向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提交的意見建議專報中,也建議乘勢而上,突出海洋特色,推進"藍色藥庫"計劃,構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高地。

"這個主意很好!"王清憲在本子上記下:"得讓真正懂的人去做,你牽頭拿個方案出來,告訴我們需求,然後我們拿政策'精準滴灌'。"

"希望能有個部門幫助我們共同做好……"互動環節中,修淶貴的求助還沒說完,王清憲轉頭看向旁邊的副市長、"海洋攻勢"牽頭人薛慶國:"直接跟他聯繫就可以。"

直播互動間隙,主持人王林介紹:"我瞭解到,青島所有區市的一把手,至少要有500個企業家的微信,手機通訊錄裡,要有一千個企業家的聯繫方式,青島與企業家這種'親'的關係抓得非常好。"

於德翔就在一個有15位市領導在內的企業家微信群裡,他表示贊同:"書記經常會在群中發佈一些政策與行業動態。"

"困難時刻,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今天這個交流會,上百萬的企業家在網上交流懇談,討論如何與國家一起,擔當起穩定經濟推動發展的責任,我們的心中此時此刻沸騰的是愛國主義的熱血。青島讀得懂企業、讀得懂企業家。"王清憲在直播中承諾,青島今年將繼續深化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再造惠企政策的落實流程,誰制定誰兌現,不兌現將追究部門責任,讓政府圍著企業"轉"。

"疫情終將過去,我在青島等著大家!"最後,王清憲向在線企業家發出邀請。


“疫情終將過去,我在青島等著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