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韭菜的自我修養


論韭菜的自我修養

李爺爺在田邊地壟種了一排整整齊齊的韭菜,每到春天,這些韭菜就會開出紫色的小花(以前我是不知道韭菜也會開花的。)

有一年春天,他送給我一坨剛從地裡挖出來的韭菜,韭菜根部還帶著厚厚的泥土。他說,韭菜最好養了,你栽在毫不起眼的邊角地帶,用不了多久,它就會長勢旺盛起來。

我將它栽種在籬笆下方,施肥的時候,給它澆上一瓢。不久,果然就長勢旺盛起來。我又將這些韭菜分栽成四五株,排成整齊的一排,從此便收穫了許多韭菜。

韭菜有個特點:不割不長,越割越長。瞭解到這一點後,我幾乎每個月都要隔一次韭菜。每次去的時候,韭菜似乎都在說:快來割我吧,不然我真的無法生長。

這些長勢旺盛的韭菜,最常見的吃法是炒雞蛋。後來韭菜炒雞蛋吃膩了,就改成包餃子,自己買些餃子皮和肉餡回來,將韭菜切碎,與肉泥和在一起,包成餃子,凍在冰箱裡,趕時間的時候,取一些餃子出來,又快又好。

除了韭菜,蔥也適合栽種在邊角地帶,但大蒜最好栽成一小壟,便於施肥。

韭菜適合種植在邊角地帶,不用佔用上好的土地,就能帶來上好的收成,這樣的情景使我不由得想到碎片時間。很好地利用碎片時間,日積月累,也能成就一番大事。


論韭菜的自我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