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


知識點|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

重疾險(俗稱大病險),屬於給付型。

醫療險(俗稱住院險),屬於補償型。

舉個例子,有請隔壁老王出場。

知識點|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

老王買了 100 萬重疾險。「咵嚓」得了個癌症,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一看材料,嗯,符合條款,賠錢!

於是 100 萬就直接打老王賬戶了。至於這 100 萬怎麼用,用不用,沒人管你。

老王說國內醫療不行,我要去美國治,可以。

老王說我不治了,拿錢旅遊世界吧,可以。

老王說我治好了,還剩 50 萬,給我兒子攢著唸書吧,可以。

這就叫給付型,只負責給錢。給多少隻跟當初「保多少」有關,跟「花多少,治沒治」沒關係。


知識點|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


老王買了 100 萬醫療險。「咣噹」被車撞了,住院半年。各種費用加一起花了幾十萬。找保險公司報銷。

保險公司說,行,你提供醫院的單據流水,住院費/手術費/藥費/護理費……每一樣都有賠付的標準和比例,對應保險條款,看看最後賠多少。比如老王實際花了 30 萬,那最多賠 30 萬,賠的額度不能超過老王的實際花費,也不能超過醫療險的保額。

這就叫補償型,要看實際的花銷,跟「保多少,花多少,花在哪兒了」都有關係。


知識點|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



重疾險可以重複買,沒上限,買 10 萬也行,1000 萬也行。當然了,保額高,不但保費高,還要體檢,甚至提供財務報告。

我可以在 A 公司買 50 萬,在 B 公司再買 50 萬,得了重疾,兩家都賠,可以疊加。

當然了,300 萬還治不了的重疾,也沒什麼必要再治了……

所以,重疾險可以一買再買,好多人對比兩個產品,特點不同,糾結不已,最後各買一半,也是個法子。

醫療險也可以重複買,但是不能重複賠。這個稍微複雜點。假設老王在 A 公司買了 2 萬醫療險,在B公司又買了 2 萬醫療險。

1、老王住院實際花了 1 萬。他到 A 公司報銷了 1 萬,就不能再到 B 公司理賠了。

2、老王住院實際花了 3 萬。他先到 A 公司報銷 2 萬,然後還可以到 B 公司再報銷1萬。

3、老王住院實際花了 5 萬。他到 A、B 公司各報銷 2 萬,剩下 1 萬就只能自己掏了。

醫療險的實際情況其實還要複雜,比如有社保的,還要先去掉社保的部分。有社保和沒社保的報銷比例也不一樣。還有免賠額,就不細講了,大家領會精神就好。總之指著多買點醫療險佔便宜是不可能的。



重疾險和醫療險也可以重複賠償。

老王 100 萬重疾和 100 萬醫療都買了,得了重疾住院,既可以拿到 100 萬的重疾理賠金,也可以用醫療險報銷住院的費用。爽死。

所以,重疾管大,醫療管小。重疾除了解決治病費用,多保點還可以當作收入補償。




醫療險基本都是消費型的,一年一保,費用隨年齡增加,核保要求也更嚴。

重疾險基本都是長期的,一次核保,長期保障,費率幾十年不變。




結論

疾病種類千千萬,重了輕了的,誰也說不準。得了大病,醫療險可能不夠用,得了小病,重疾險又管不上。所以重疾險和醫療險並不矛盾,也不算重複,算是一種互為補充的好基友關係吧。

最簡單的,就是花個幾千塊乃至幾萬塊買完重疾險,再花個幾百塊來個醫療險,妥妥的。

————————

#關哥嘮嗑兒#

1、關注的同學越來越多,對保險的認知水平差異比較大。所以關哥以後會多穿插一些基礎知識,讓沒接觸過這些概念的同學,有一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已經瞭解的,就當是複習了。

2、關哥這個號的內容,更像是一個知識體系,可能真的需要你一直跟下去才會有更多的心得。保險這個東西畢竟比較特殊,大家不要期望我老寫那種「一文讓你明白xxxx」,「你想知道的xxxx全在這裡了」這類文章。說白了,那都是扯淡。我花在保險上的時間超過 2 萬小時,兩個專家都有了。細節多如牛毛,你讓我 3000 字講完?

知識點|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


3、大家關注的微信險,就是個性價比比較高的醫療險,不需要測評,是個好東西。但是絕對不能完全代替重疾險,鬼知道它能存在幾年。


知識點|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