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堅持綠色發展新理念,遵循綠色食品新標準,研究提出了雜交柑橘不知火的苗木栽植與高接換種、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花果管理等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農業部修訂發佈了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肥料使用準則等相關標準。研究制定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引導廣大農業從業人員按規程進行操作,打造綠色食品品牌,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本文作者堅持綠色發展新理念,遵循綠色食品新標準,研究提出了雜交柑橘不知火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供大家商討。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1產地環境條件與園地規劃

1.1產地環境條件:年平均溫度16.5℃~17.5℃,絕對最低溫度≥.3.7℃。1月平均溫度≥6.3℃,年日照930h以上,降雨量≥1000mm。土壤微酸性或中性。pH值5.5~7.5,沙壤土或壤土,質地良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1.5%,地下水位1m以下。

1.2園地規劃:劃分小區,修築必要的道路、排灌和蓄水、附屬建築等設施。平地及坡度在6。以下的緩坡地,栽植行為南北向,建議採用長方形栽植。坡度在6°到25°的山地、丘陵地,建園時宜修築水平梯地,梯面寬3.0~4.5m,梯面比降3%~5%。栽植行的行向與梯地走向相同,推薦採用等高栽植。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2苗木栽植與高接換種

2.1苗木質量,栽植時間,密度: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嫁接苗,嫁接口高度10~15cm。1年生苗高50cm以上,嫁接口以上2cm處主幹粗度1≥0.6cm,根系完整,主幹直立(傾斜度≤15°)。提倡栽植容器苗、脫毒苗。容器苗在春、夏、秋季栽植。裸根苗。一般在9~10月秋梢老熟後或2~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提倡秋植。栽植密度根據砧穗組合、環境條件和管理水平等而定,一般株行距為(2.5~3.0)mx(4~5)m,起壟栽植方式應採用寬行窄株方式,如3mx5m。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2.2定植技術

分為起壟栽植和開挖定植穴栽植兩種方式。對6°以下坡度平緩的地區,採用機械聚土起壟栽植,定植穴位混入有機肥料。壟向沿順坡方向或南北向,土壟基部3~4m、上部2~3m,壟高0.6~0.8m,1條壟定植1行樹。開挖定植穴栽植方式,定植穴長寬深均為60~100cm,在沙土或紫色土瘠薄地可適當加大、加深。栽植穴或栽植溝內施人符合N/YT392規定的、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的有機肥料,每穴30~50,將肥料與土混勻填人地平面30cm以下,回填後定植墩高於地平面30cm以上。清除苗木嫁接膜、適度修剪苗木的根系和枝葉,剪去過長主根、傷根和幼嫩的晚秋梢。將苗木根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邊填細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踏實,使根系與土壤密接。填土樹苗周圍做直徑1m的樹盤,澆透定根水,覆細土。栽植深度以土壤下沉後苗木根頸露出地面為宜。定植後需勤澆水.灌水後樹盤可覆蓋薄膜、稻草等以保墒。

2.3高接換種:以橙類或蜜柑類為中間砧.在雨水至清明節期間高接換種。選擇3~7個主枝、在距主幹30cm左右兩側光滑處高接,根據樹冠大小高接25~35芽/株為宜,每芽間隔20cm以上。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3土肥水管理

3.1土壤管理,深翻擴穴,熟化土壤:9~10月進行,對於土層淺、土質差、肥力低的果園需要進行深翻擴穴,從樹冠外圍滴水線處開始.逐年向外擴展40~50cm。深60~80cm,儘量少傷大根。深翻應結合施有機肥,在秋梢停長後至春季發芽前進行為宜,但冬季低溫期不宜進行深翻。回填時混以符合NY/T394—2013規定的有機肥,表土放在底層,心土放在表層,然後對穴內灌足水分問作或生草,幼齡果園行間間作淺根、矮稈的豆科植物、牧草、綠肥或蔬菜等作物。間作物、草類應與柑橘無同類病蟲,忌藤蔓、高稈作物。

果園覆蓋:在冬、夏兩季,用麥稈、麥糠、稻草、油菜殼等覆蓋樹盤,覆蓋物應與根頸保持10cm左右的距離。厚度5cm左右,保溫保溼,增加土壤肥力。除草:草生栽培果同在影響人工操作或樹冠時,利用手工或機械除草並覆蓋地面。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3.2肥料施用

以有機肥施用為主,實施配方施肥.重施膨果肥和越冬肥.增施磷鉀肥,有針對性補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提倡使用水果專用肥、有機肥,合理施用無機肥,充分滿足不知火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施肥方法為:土壤施肥,可採用環狀溝施、穴施和放射狀溝施等方法。環狀溝施、穴施,在樹冠滴水線外側挖溝(穴),深度20—40cm,東西、南北對稱輪換位置施肥。放射狀溝施,在距離樹1m遠的位置,挖5-6條放射溝,溝寬30~50cm、深15~40cm,長度抵樹冠滴水線外緣。肥料施人溝(穴)覆土。有微噴和滴灌設施的果園,可進行液體施肥。葉面追肥:選用適宜的大量元素肥料或中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全年噴施適量複合中微量元素肥料6~10次,以補充樹體對營養的需求,施肥量、施肥次數因樹種、品種、產量、樹齡、樹勢情況而定。葉面追肥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追肥在高溫乾旱期應按使用範圍的下限施用。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幼樹施肥:勤施、薄施,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1~3年生幼樹單株年施純氮100~300g,氮、磷、鉀(以N、P0、K0計,下同)比例為1:(0.3~0.5):0.5。定植後1年生幼樹3-9月每月施肥1~2次,每次株施20%濃度的腐熟人畜糞5~10kg(在春、夏、秋梢抽生盛期各添加一次0.5%尿素)。2~4年生樹年施肥次數減至4—5次,在2、5、7、9、11月施用,腐熟人畜糞濃度增加為50%一70%。隨樹齡增大,施肥量逐漸增加。投產前一年,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成年結果樹施肥:一般中等肥力果園,以產果100kg計,施純氮1.0~1.2kg。全年氮、磷、鉀比例為1:(0.6~0.8):(0.8~0.9)。有針對性地補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施肥量根據樹勢、產量及土壤情況酌情增減。施肥時期主要施春梢肥(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保花保果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彭果肥(6月下旬至9月下旬)和越冬肥(10月上旬至l1月中旬)。重施膨果肥和越冬肥。春梢肥以清糞水為主,保花保果肥以N肥為主,酌施中微量元素肥(硼肥),膨果肥以N、P、K複合肥為主,增施有機肥(雞糞、油枯等),酌施中微量元素肥,越冬肥以有機肥為主。春、秋梢生長期酌情進行葉面追肥。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3.3水分管理

春梢萌動及開花期(3~5月)和果實膨大期(6~9月)對水分敏感,根據不知火植株對水分的需求和土壤水分狀況適時適量灌溉,保持土壤溼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一80%。灌溉方式可採取滴灌、樹盤灌溉、溝灌、噴灌等。設置排水系統並及時清淤,田地或平壩地排水溝深度應在60em以上,多雨季節或果園積水時通過溝渠及時排水。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4整形修剪

4.1整形:主要樹形為自然圓頭形。通過整形培養樹體的主幹和骨架主枝。主幹高度為25~40cm,3-5個主枝,每個主枝配備2~3個副主枝,主枝、副主枝均勻分佈。主枝均應強於副主枝.副主枝上配備側枝和多個枝組。選留主枝、副主枝的先端健壯枝為延長枝。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4.2修剪

通過修剪使植株通風透光、枝葉分佈均勻,平衡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幼樹期:幼樹以冬季輕剪為主。在中央幹延長枝和各主枝、副主枝延長枝老熟飽滿芽處進行中度至重度短截(短截1/3~1/2),並以短截程度和剪口芽方向調節各主枝之間生長勢的平衡。利用徒長枝和夏梢培養骨幹枝。初結果樹繼續選擇和短截處理各級骨幹枝延長枝,抹除夏梢和徒長枝,促發健壯春梢和秋梢。適時培養結果枝組,促進開花結果。盛果期:疏除交叉重疊枝、密弱枝、病蟲枝、枯枝、徒長枝,回縮結果枝組,短剪強枝和結果後下垂衰弱枝,短剪或疏除落花落果枝組和衰退枝組。衰老更新期:減少花量,回縮衰弱枝組,疏刪密弱枝群,短截夏、秋梢營養枝,促發春、夏、秋梢,並實施短截強枝、保留中庸枝和疏去弱枝。以恢復樹勢。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5花果管理

5.1控花疏果:11~12月或冬季根據樹勢情況,短截、回縮修剪疏除部分結果母枝,控制花量;春季花前復剪,強枝適當多留花,弱枝少留或不留花,減少無效花量;疏除畸形花、病蟲花等。人工疏果分兩次進行。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間進行第一次疏果,疏除病蟲果、畸形果、密弱果。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進行第二次疏果,疏除過多密弱果、病蟲果、畸形果。

5.2保花保果:不知火結果性能強,一般不需保果措施。特殊條件下需保果時,初花期噴施0-3%的尿素+0.2%~0-3%的磷酸二氫鉀+0.1%~0-3%的硼砂,或幼果期噴施0_3%尿素+0.2%~0.3%磷酸二氫鉀,間隔7d一次,連續2—3次,以提高坐果率。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5.3果實越冬技術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施人基肥,並灌入充足的水分;套袋前樹冠噴布殺蟲殺菌劑,防治病蟲害;11月進行果實套袋。在冬季霜雪到來、日均溫降到10℃左右時,用4~6um透明流滴膜進行樹冠覆膜,防止冬季低溫雨雪和霜凍。次年2月日均溫穩定通過12℃~15℃時,揭去樹冠覆膜,及時噴藥防治病蟲害,並根據土壤乾旱程度適當補充灌水。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6病蟲害防治

6.1農業防治:因地制宜,選擇抗性砧木;科學施肥,合理負載,增強樹勢;科學整形,合理修剪,保持樹冠通風透光良好;冬季清園,樹幹刷白,剪除並銷燬病蟲枝、清除枯枝落葉,減少病蟲源,土壤改良,地面覆蓋,促進樹體健壯生長,增強樹體抗性。

6.2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根據害蟲生物學特性,採用糖醋液、頻振式殺蟲燈、樹幹纏草把、粘著劑、性誘劑等方法誘殺害蟲。改善果園生態環境,保護瓢蟲、草蛉、捕食蟎等天敵;人工引進、繁殖釋放天敵,花前引移、釋放捕食蟎防治害蟎: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謝物控制害蟲。人工捕殺天牛、吉丁蟲等害蟲。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6.3化學防治

加強病蟲的測報,掌握髮生動態,達到防治指標時根據環境和柑橘物候期適時對症用藥。使用與環境相容性好、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並交替使用農藥。不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和致畸、致癌、致突變農藥。化學防治嚴格按照NY/T393的規定執行。蟲害防治:橘全爪蟎(柑橘紅蜘蛛)、橘始葉蟎(四斑黃蜘蛛)、鏽壁蝨可用45%晶體石硫合劑200~300倍液或5%噻蟎酮2000倍液或24%螺蟎酯4000~6000倍液進行防治。蚜蟲可選用10%P~蟲啉3000~4000倍液或3%啶蟲脒3000—4000倍液進行防治。花蕾蛆可用50%辛硫磷500~800倍液於傍晚噴施或48%毒死蜱800~1500倍液地面噴霧進行防治。矢尖蚧、吹綿蚧、紅蠟蚧可用48%毒死蜱800~1500倍液或松脂合劑10~15倍液或25%噻嗪酮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病害防治:炭疽病可用8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腳腐病可用石硫合劑塗抹病斑或70%甲基硫菌靈或50%多菌靈調成糊狀塗樹幹。

柑橘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及果園管理方法

7採收及採後處理

鮮銷果在果實正常成熟(一般在次年3月始)、具有本品種固有的品質特徵(色澤、香味、風味)時採收。貯藏果比鮮銷果宜早7~10d採收。為提高採果質量,避免在雨天採果,採取二剪法採果,減少果實傷口,降低果實腐爛率。不使用有毒有害藥品處理果實。容器應符合衛生、透氣性和強度要求,適宜運輸和貯藏。包裝容器不應有異味,不會對產品造成汙染。包裝箱上應有明顯標識,內容包括:產品名稱、等級、規格、產品執行標準編號、生產者、產地、淨含量和採收、包裝日期、包裝商。若需冷藏保存,應註明保藏方式。標註內容要求字跡清晰、完整、規範、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