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核心提示〕時下,黃平機場腳下的數千畝果林開花了,在航拍鏡頭裡,那一個個山頭就像一個個白頭翁,把它們連成一片,就是金海雪山了……美而壯觀,吸引了許多市民駕車前來賞花。這裡成了黃平人家門口的“庭院花園”,而提起這片花園,要得感謝黃平縣新州鎮雷坪村的李安寧。

​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①情竇未初開,稀裡糊塗娶媳婦

李安寧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農民創業者,出生於1977年,屬蛇。

他自稱自己沒有文化,唸書只念完小學一年級就回家了。

因為家裡窮嗎?不是的,他的父母養家有些門路,他的家境還不錯。只是家裡兄弟姐妹多,而且早早就出門掙錢了,沒人看屋和放牛、放馬,無奈之下,他這個家裡最小的娃就承擔起了這些事務。

​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李安寧

17歲那年,李安寧結婚了。“其實,那時不懂得家庭婚姻這些。”李安寧說,家裡人是這樣對他說的:你天天做家務、看牛、放馬,怪累的,找個人來幫你忙,那樣你就輕鬆點了。

本來就厭倦了這種生活的李安寧,聽到家人這麼一說,很想有個幫手,立馬就答應了。

很快,媳婦就娶進了門。“什麼都不懂,任憑大人們說。”說到此處,李安寧哈哈大笑。

②“搞破壞”出售西瓜?結局意想不到

成家了,明白了些事理,李安寧開始做些能掙錢的事。

最初是跟隨老人們學種烤煙,但是後來出紕漏了。

一次,他奉命半夜去烤煙棚裡值守,但豈料一覺就睡到了天亮,烤煙棚裡的烤煙,全被火烤糊了,損失慘重。

​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後來,李安寧改種西瓜。頭年就收了五六千斤,算是大豐收了。

而一次去凱里賣西瓜的經歷,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塊做生意的料。

那時他和村裡其他四戶西瓜種植戶聯手包車運送西瓜到凱里出售。到凱里後,其他人都將西瓜擺放在顯眼的位置,然後守著賣,四、五角錢一斤。

李安寧則把西瓜放在一個陰涼的角落裡,然後就到處走動去了解行情。

他發現當時西瓜的批發價是2角錢每斤,掐指一算,這樣賣自己也能賺錢,於是找到商販,以2角/斤的價格賣出3000多斤。

同伴們獲知,都說他這是在搞破壞。李安寧可不管這些,依然我行我素,又先後以1角5分/斤和1角/斤的價格處理完了剩餘的西瓜,獲得了800元的收益,大功告成。

而他的同伴,西瓜卻壞了不少,到最後幾乎都沒掙到錢,連場地租金也付不起,無奈之下,只得偷偷跑路。

後來,李安寧還做過殺豬和賣水果的營生。

他幹一行愛一行,鑽研的十分深透。

​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李安寧

殺豬那幾年,他在黃平東坡農場一帶是可謂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想吃肉或者有豬要宰殺,都找李安寧。

“你做每件事,都要講信用,沒有一點好的為人處世,就永遠走不出去。”李安寧說,有時資金週轉不開,他就只能跟農戶賒豬,但是有一點,“我說初一還錢,就不會拖到初二,哪怕是去借,也要在初一當天內把錢還上”。

誠信為李安寧掙得了良好的口碑。

③“冰脆李”變“蜂糖李”的破繭之路

李安寧從事殺豬的營生達到了七、八年之久,後來改行做水果生意,一直到今天。

期間,做過商販,也做過中介。

後來,守護著一片梨子林。但是梨子的價格總漲不起來,入不敷出,他就去幹點其他活路,以保證家庭開支。

​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林業局的領導看我是老實人,做事踏實,有活就喊我去幹。”李安寧說,這一時期,因為他守護果林,與林業部門來往比較密切。有時候,還有機會跟隨林業部門外出考察。

有一次,他跟著去了西藏的阿壩,期間發現一個村的村民很悠閒,不忙幹活忙打牌娛樂……“我經過打聽獲知,這裡家家戶戶都種有果樹。”李安寧說,厲害的是每一株果樹創造的產值高達數千元。

這讓李安寧非常的吃驚,他決定去目睹這種神奇水果的真面目。

但是,“見面”時,他發現,它就是普通李子樹的模樣,所不同的是,這種李子樹掛果密集,結下的果子較大,味甜,市場銷路很好。

經過認真的考察,李安寧發現這種叫“冰脆李”的水果確實有獨到之處,回來後的第二年,李安寧便引進了4株苗來進行試種。

下種之後,果樹是成活了,但果子沒有原來那麼大了,味道也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樹和人一樣,都講究水土,這個不難理解。”李安寧說,關鍵是如何有效進行改良。

後來,他突發奇想:用它與本地水果嫁接,從冰脆李樹上切下生長旺盛的枝條作為接穗嫁接到本地空殼李的砧木切口中。

他的實驗2014年進行,到2015年,奇蹟就出現了:嫁接之後結出來的水果又大又甜,比阿壩州的還要香甜得多。而且送樣檢測,每一項指標都是合格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李安寧自創的無公害“香油瓶”粘膠進行生物殺蟲

據瞭解,一些領導深入到李安寧的基地考察,看到滿山的李子便說,李子不是稀罕水果,只怕難得賣出好價。“但是,他們品嚐水果之後,立馬就改變了說法,支持擴大規模。”

“它的果子又大又甜又脆,反正它甜到我的心裡去了。”李安寧笑著說。由於這種水果甜,水份足,他便將其取名“蜂糖李”,言下之意就是像蜂糖一樣的甜蜜。

李安寧的水果甜,除了果樹本性如此之外,與種植理念也不無關係。據瞭解,在種植中,為有效抑制蚊蟲進果園,避免使用化學農藥影響口感,李安寧自創了無公害“香油瓶”粘膠進行生物殺蟲,“我的想法就是將果園培養成為沒有任何化學物質存在的一方淨土”。

這樣的種植理念帶來了一箭雙鵰的效應:確保了水果的原生態性,大大降低了成本。“光是殺蟲這塊,不買農藥每年就少花幾萬元”。

在李安寧的果園裡,隨處可見用繩子拉枝的李子樹苗。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果樹拉枝,目的是避免果樹朝天上長。“如果讓一些枝條朝天上長,成蔭後,就會遮住了陽光,下方的枝條享受不到陽光,果子就會受到影響,不甜了。”李安寧說,拉枝的目的就是能夠促使果樹的枝條接受均勻的光照、調整樹形、還能增加果樹的通風性、提高掛果量。

這是李安寧總結出來的經驗。

​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李安寧

2016年,李安寧牛刀小試,種了200多畝,商販們品嚐水果後大加讚賞,立馬下單。

到2017年左右,李安寧擴大了規模,種了800多畝。到目前,李安寧的果林,還在建設中,目前總面積達到了1800多畝,由於面積擴大而資金非常有限,李安寧便將部分果林地租給他人套種經濟作物,比如白芨,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緩解了資金壓力”。

④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

儘管目前果林還很難保證盈利,但是李安寧卻非常的欣慰,一方面,這些果林,他是看到希望的;另一方面,由於它們的存在,鄉親們便有活路做了。

據瞭解,李安寧的果林吸收了二、三十人長期就業,但是由於果林面積太大,這點人手不夠,他就到附近村寨找人幹活,每天工錢100元左右,賬上有錢的時候,當天的工資當天就結付,這就是提供勞務的“產業工人”。

​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李安寧自創的無公害“香油瓶”粘膠

每年,李安寧都會吸收一定量的產業工人到自己的果林園幹活,多的時候有150以上,少的時候五、六十。

在對產業工人的管理上,李安寧推出了比較人性化的措施:不僅給工錢,還包中餐。

“對不起大家的是,飯菜有點簡單了。”對此,李安寧感覺有些內疚。

其實他和產業工人之間,表面上看是老闆與勞務工人的關係,私底下還是無話不談的朋友,交情深。

2017年,因為受災、資金緊缺等原因,李安寧的果林遭受損失,幾度想要放棄,出門打工。附近村民聞訊後紛紛趕到李安寧家中。

“你要是走了,我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去哪裡找活路做咯?”工人們顯得很難過。“繼續做下去,我沒有錢付給你們工資?”李安寧無奈的說。

​為了鄉親有活幹,惺惺相惜不放棄,黃平蜂糖“李”的傳奇!

李安寧在查看果樹

“不要錢,我們幫你做,大家支撐起來,一個湊一點盈利。”村民們說。李安寧十分感動,他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頭,又回到了果園裡。

產業工人們也不食言,按時保質保量工作,緩過氣後,李安寧把工資一次性結付給了大夥。

經歷過了這一次的共患難,大家的關係更鐵了。

李安寧說,由於他經濟基礎薄弱,而未來之路,還有很多難事,能挺過去,好好發展固然是好,如果很難挺過,他也不會輕易放棄,因為他的果林,關係很多個家庭的飯碗……

目前,李安寧的蜂糖李多以外銷為主,外地客商自發前來收購,主要銷往重慶,廣東,北京等地,今年,李安寧的蜂糖李上市時間預計7月初,今年的收成和收益會怎樣,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