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消亡的首饰 “扳指”

​扳指又叫韘 (音同射),扳指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后来引申为能够决断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韘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十分流行。最初可能有皮质等一些较软材料制成的扳指,好一点的才会使用材质更为坚硬的。战国时期扳指开始变短,到了西汉,韘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逐渐失去其实用价值,成为一种装饰品。直到清朝,扳指再次迎来它的辉煌。清代以民族军事力量夺取天下,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因此清朝八旗子弟对扳指十分重视,几乎人手一枚,因而成习。

几近消亡的首饰  “扳指”

商代晚期 韘

满族作为一个尚武民族,征战沙场、拉弓射箭是他们最多的工作,为保护手指而佩戴扳指,满族人最早的扳指是鹿的骨头做的,戴在右手拇指上拉弓射箭的时候可以防止快速的箭擦伤手指。初时因重实用,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带。满族人入关后,大量贵族子弟不再习武。扳指也又从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到后来不打仗了,渐渐有了玉石和金银等贵重材料做的扳指象征权势地位,也体现满洲贵族尚武精神。

几近消亡的首饰  “扳指”

由于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犀角、驼骨发展为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其色浑澄不一且花斑各异,碧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带。

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军事所用的扳指,现今俗称武扳指,皆由驼鹿角制作,在夏季手出汗的时候,驼鹿角中的角质蛋白会由汗液析出,扳指内壁产生黏性,均匀的血线可以增加透气性,久戴并无秽臭之气。

几近消亡的首饰  “扳指”

武扳指

清代等级极其森严,即便是亲王也不能逾制,扳指儿虽小,却也受到森严等级的制约。翡翠、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作的扳指儿,非王公贵族,一般人是不能随意佩戴的。古族贵族扳指以玉器材料为首选,非皇室贵族不敢轻易佩戴。普通人佩戴的扳指儿以象牙、瓷质为多。这种分别,在当年是判定等级身份的标志,在如今则是衡量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的尺度。

几近消亡的首饰  “扳指”

清 乾隆

说到扳指,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清乾隆皇帝对扳指的喜爱众所周知,单为玉扳指就写下了近50首诗作,还经常用“殊珍”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玉扳指材质的美妙。据《乾隆大阅图》等宫廷绘画,可以发现乾隆在平时的骑射实战中所用的扳指多是角、牙制作,可见玉扳指已经超出了实用价值。乾隆之所以那么喜爱扳指,是因为他认为“扳指”既象征了满洲民族的家法,又凝结着儒家正统中培养君子的“射”礼。

几近消亡的首饰  “扳指”

乾隆盛世时,乾隆皇帝爱玉成痛,当然少不了各式精致的玉扳指,这就大大带动文武百官争相仿效,扳指不再是少数人的佩戴之物。受他们的影响,富豪乡绅也以佩戴扳指为自豪,清朝特有的玉扳指逐渐扩散到民众之中。

几近消亡的首饰  “扳指”

清乾隆 玉扳指三枚配填漆盖盒

清乾隆 玉扳指三枚配填漆盖盒

2016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RMB 2,080,720

为制造一个合用的扳指,乾隆皇帝可以在外出避暑之时,连续七次来回传递命令以及扳指实物,要求工匠修改。御用扳指儿上面,经常有御题诗、诗意画和宫廷专用纹饰等带有浓厚人文气象的雕刻。这类扳指儿是当时技艺最高工匠的倾心之作,也是当时宫廷文化和皇帝本人气质爱好、文化理想和审美品位的集中表现。不过,这一类的扳指儿儿数量十分有限。

几近消亡的首饰  “扳指”

清乾隆 御制和阗玉翡翠扳指五件连紫檀

清乾隆 御制和阗玉翡翠扳指五件连紫檀原装盒

“闲情雅趣”2010年春季文房雅玩艺术品专场拍卖

成交价 RMB 4,704,000

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后来取消。在我国,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 国外则突厥、土耳其、韩国至今仍在使用。期间,各种式样的扳指都有存在。蒙古与清朝,则主要使用桶形扳指。传统的汉族扳指儿与满族、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区别:汉族扳指儿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儿一般为圆柱体。

几近消亡的首饰  “扳指”

清 玉扳指五件及翠玉扳指一件

清 玉扳指五件及翠玉扳指一件

2017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 RMB 3,659,300

扳指作为首饰,一度接近消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不方便。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清代晚期以后,热兵器逐渐取代冷兵器。惧怕异族民众掌握先进武器影响统治、坚持 “满语骑射”的清王朝最终没有能够挡住历史潮流,于是,作为满蒙八旗首饰的扳指仅仅存在了百年左右。由于作为首饰时,扳指仅仅是一种玩物,因此常被以轻蔑的语气称作“扳指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