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麼多優秀的IT公司,為什麼有的公司做不出Adobe全家桶這樣的軟件?

熊貓的望遠鏡




首先我們需要肯定的是,我國的計算機和互聯網起步都比國外要晚的多。我國進入計算機時代本身就比發達國家晚個十幾年,工具軟件的使用時間更是大大落後於發達國家。所以很多工具類對軟件國外的軟件企業已經先入為主,這點沒有辦法。

這就好比兩個人百米賽跑,你的對手先出發了十幾秒,那麼你的起步就比你的對手弱了好多,你的對手具有先發優勢,只要不犯錯誤,自然比你發展的要好,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在使用工具軟件時,肯定會優先選擇更好用的軟件,尤其是工具軟件。可能國內的軟件剛剛達到“可用”階段時,Adobe同類軟件已經更新換代好幾代,支持的功能更全面,讓你的辦公效率更高,這個時候,可能你自然而然對就會選擇Adobe的軟件了

而切Adobe涉及到的軟件很多都和專業的工作相關,凡是工作相關的軟件必定會有效率問題,畢竟很多使用者要靠他們工作養家餬口。所以國產軟件即使可用,如果對工作效率有影響的話也不會使用國產同類軟件。

提到這類工具軟件,其實越專業的工具軟件越有這個問題,畢竟人家十幾年的積累和更全面使用體驗的改善,不是簡簡單單幾年就可以趕上的。如果是簡單一點的工具軟件,例如文字編輯的那種,我們國家已經有了替代品,例如Word的替代品就是WPS。越複雜的軟件,比如CAD製圖或者芯片設計的軟件,就越難以替代。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其實我們國家錯過了這類工具軟件發展的最好時期。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的軟件一大特點就是免費使,而過去我們看到Abedo全家桶這類軟件,誕生的其實是前互聯網時代,也就是計算機單機應用為主的時代。

在那個時代,這類軟件使用是要賣錢的,有銷售才有營收,有營收才有發展,這個是軟件業亙古不變的道理。就是因為前期這些公司通過軟件銷售獲取了足夠多的受益來繼續研發軟件,佔領市場,最終形成了良性循環。

而我們現在如果要研發這種工具軟件,誰來投資,如何佔領市場?如果軟件銷售,為何不用成熟軟件?如果軟件不賣錢,靠什麼養活自己?如果做的沒有足夠亮點,投資人根本不看好這類競爭不過海外軟件的國產工具軟件,人家更願意投一些更有想象力的互聯網軟件。



所以我們看到,我國這麼多優秀的IT公司,做工具軟件開發的少之又少,做互聯網軟件的比比皆是,缺少了先發優勢,又看不到收入,很難佔領市場,在現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這類IT公司很難活下來。

當然,我相信一些成熟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和IT企業,由於不存在資金和使用方面的問題,在公司內部一定有自研的工具軟件,例如華為和阿里肯定是有的,但是他們這類軟件主要是自用,只有少量的會作為工具軟件流出。

不過也無需灰心,還有一些熱心的開發者在積極開發國產的工具軟件,而且這未來有可能是一個趨勢。最近美國不許某國使用Adebo全家桶,也證明了這類工具軟件成為了政治的工具,因此為了不受制於人,我覺得我們國家後續會大力推動國產工具軟件的發展。



所以我覺得為何我們國家無法出現Adebo這類工具軟件,首先是先發優勢缺乏,其次是用戶也很難願意使用,市場佔領困難,而且我們目前的IT環境上,也缺乏開發這類軟件的土壤,這才是問題所在


IT老菜鳥


讓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為什麼,前年我簽了一家IT公司做一個在線平臺,事先我也考查過,界面設計一塌糊塗就不說了,大家的審美不同,可以理解。過了快一年,在我的左催右催下,終於告訴我完工了,可以驗收了,我上去一看更不就不是一個產品,千瘡百孔,錯誤百出,我協助他們測試,基本上是我找到問題告訴他們,他們再修改,而且整個程序你可以看出 一丁點兒責任心都沒有,最後經過大半年的辛苦,終於可以運轉了,開始逼著我要錢,付錢以前,態度還好,雖然沒有責任心,起碼告訴他們什麼他們會馬上修改,交錢以後。態度立刻180度大轉彎,再讓維護什麼,左推右推。我國外的一個IT朋友看了這個平臺,牙都笑掉了,問我,他們每天早晨起床後洗臉嗎?意思是臉都不顧。我發誓以後不再找國內的公司做這種開發了。所以責任心是第一位的,能力其次,不是國內沒有人才,而是這些人缺乏最基本的做人的責任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做不出優秀的軟件的真實原因。公司從上到下都是利字當頭,但他們忘了逐利的同時也自毀了前途。下次有機會再說說只顧抄襲,根本沒有創新的問題。


落基山村夫


第一,國內優秀的IT公司。

客觀講,我們優秀的公司個人認為沒有多少。

有的也是應用層面。

應用層面,有多優秀,呵呵。

第二,和adobe的公司比,adobe的全家桶,有一個做pdf的產品,acrobat,這個產品他們有一個對手是Foxit,這個是中國人做的,而且在全球都有影響力。

FOXIT的核心代碼是老闆十幾年前自己吭哧吭哧寫出來的,而且運行效率比adobe還高。這也贏得了google,amazon,ms等客戶。

FOXIT的技術是頂尖的,管理一般,戰略眼光太一般,所以失去了閱讀器和移動閱讀的機會,只能做一個技術提供方。像騰訊的閱讀器,wps裡面看pdf的功能,也是FOXIT的。

當年全球十大IT企業,六七家是FOXIT的客戶。FOXIT賺錢,但是賺不了大錢。因為戰略佈局是不夠。

我把FOXIT比做絕頂高手,每一頭牛過去,揮刀,會斬下薄如紙的一片肉。等所有的牛都過去,切下的肉還不到一盤。


禺梵


我就搞了一個技術上能夠媲美PS—Cs5的軟件。直接debug版免費下載提供給大家,咱不圖錢。收穫很大。首先是真的懂了圖形圖像該怎麼做,怎麼研發。其次是培養了自己看到效果圖啥的就直接代碼出東西的能力。貌似這種能力絕大部分人不具備。而且自學能力也極強,到現在我眼看就走完所有圖形圖像3D的頂級技術了,內心一片安寧。這輩子爽。

錢不是萬能的,尤其在研發階段。我等於研發了大半輩子了,終於走遍了視覺相關領域。感覺很歡樂。


比克大魔王50


Adobe、Office等眾多實用的辦公軟件都是美國做出來的,目前中國優秀的IT公司不算多,不是有的公司做不出,而是大部分的公司都做不出!

第一、在互聯網時代,只有最先做出東西的人才有話語權!人家該申請的專利早都申請完了,在別人之後做出來的很有可能侵權。

現在PC端的軟件基本上該做出來的全出來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辦公軟件應有盡有,很多還是免費的。中國人有個特性就是喜歡走捷徑,既然人家都做好了那就直接用就行,何必再花功夫做一套自己的?

第二、中國的互聯網產業起步晚,上世紀90年代電腦在中國就是稀缺物,那個時候互聯網在美國已經普及了,美國大力扶持互聯網產業,各種企業紛紛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等於人家已經跑很遠了中國才剛從起跑線上出發。

第三、創新意識遠遠不夠,這可能和中國的應試教育有一定的關係,上學時認為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就對了。長大後進入企業,老闆說什麼就是什麼,老闆說做個網頁,那就做個網頁,老闆說加個功能,那就加個功能。我敢肯定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是這樣,思維就像束縛在鳥籠裡一般,這也就是為什麼別人把沒有的東西做出來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軟件這麼方便,然後又迴歸到原來的重複性工作中。

其實真的要做他們完全有能力做,只不過都盯著有什麼,而不去思考還欠缺什麼,能否做個軟件讓某項工作更便捷。

優秀的軟件是填補空缺,做出人們沒想到的東西,絕不是別人做出來之後再去模仿。很慶幸中國有阿里、華為這樣的企業,不斷地投入,不斷地創新。互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大勢所趨,贏得未來的關鍵就是能否搶先一步,做最“新”的東西。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說一點最根本的可能很多人不愛聽,但是確實是最本質的:國內的知識版權保護弱到可以忽略不計,我們不缺乏it人才,缺乏對他們創新成果的保護,盜版、抄襲充斥著這個行業,想想騰訊,誰還敢搞研發創新,都是為大鱷提供點子、做嫁衣。



郭德爾綱


都說是國內盜版猖狂造成軟件生態發展不起來。

這明顯是最大的藉口。

首先,比如ADOBE這樣龐大的公司開發的軟件,在國內盜版多得數不清,它為什麼就能存活下去?並賺得滿盤庚?

還有,比如windows這樣盜版滿天飛的系統為什麼能支撐出一個如此賺錢的微軟?

也就是說,我們用的盜版軟件不就是這些特別賺錢的軟件嗎?

另外就是,什麼是軟件生態?

前面的提問,如果你明白了就不用往下看了。

軟件生態就是想辦法讓更多人使用自己的軟件,不管是賺錢的不賺錢的,首先重點就是把他們培養成自己軟件的不可分離的用戶。

這其中,自己的軟件必須夠強大,對用戶有用。同時收取一部分用戶的費用(比如企業或者給得起錢的用戶)。

另外一部分用戶可以由他們用盜版,起到對軟件的普及和依賴還有推廣的作用(這個比花錢去推廣更有效果,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不盡全力打擊盜版的原因)。

企業需要使用這種軟件的人才,而會這種軟件的人才又多如牛毛,如此逐漸鋪開,就是穩定的生態。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軟件沒有盜版、不給用盜版,它離失敗也不遠了。

那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都用盜版了,依靠收取少部分人的錢,能支撐起一家軟件公司嗎?

當然能。

首先,一個軟件是特別貴的,比如一個MAYA只能用一臺電腦,要5、6000千一個。單一家動畫公司算它60臺電腦要用MAYA,那將會是36萬。那幾千上萬家公司呢?

接著就是,這些軟件基本是一年一更新,那些公司也跟著更新又得另外給錢。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這些軟件的每次更新都是添加那麼一點點東西,那就是說,成本並不高。

而事實是,這個軟件在幾十年前開發出來的時候最花錢,但是接著下來的所有時間它只是不斷地一點點添加功能,這些的成本低得多。

它成本低了,但是還是收著完整開發需要的軟件費用,它會不賺錢?

簡單點就是,你花幾個月畫了一幅畫,然後接下來的幾十年,你每年都在上面加一筆,然後複製很多拿去賣,你還會害怕沒錢賺?

軟件生態形成了,你不感激盜版?

所以說盜版導致國內沒軟件,那是扯談。

誰用國內盜版軟件了?

如果你怕盜版,那你可以換一種與ADOBE不同的形式,比如它賣幾千塊一個軟件(縱容盜版),那你就做一個一樣厲害的軟件賣幾百或者幾十塊錢一個(嚴厲打擊盜版)。

也就是低價出售,賺取更多購買量(薄利多銷)。

而它們是高價出售,賺取少部分購買量。

另外一點就是,國內不太嚴厲打擊盜版,估計也是因為都是國外的軟件太貴(那得被美國榨取多少啊?)。

如果國內軟件足夠好和親民,一定會得到大力版權保護的。


TL天洛


幾十年前,方正和WPS就幹過這個事了,主要市場在國內。

第一、是方正人才技術實力沒美國那邊強。舉個例子,比如ps各種多如牛毛的特效,在幾十年前需要大量創新算法,還要性能優秀的實現,國內要麼涉及專利,要麼實現起來性能太差。方正的東西只有自己封閉起來才能保住國內部分市場。

第二、是國際標準明顯都是美國人主導的,出一個HTML5,再來個PDF你是跟著開發還是不跟,或者是等別人出來再用別人的?

第三、市場方面,國內盜版,全家桶還沒做完你可能破產了。靠政府採購也不是長久之計。

標準定製也是跟著市場走的,美國市場培養出來的標準,到中國,你也只能按他們的標準繼續走下去。

主導權在別人手裡,他們就有第一時間的開發,第一時間發佈的產品用慣了,其他廠商只有跟的份。


三袋大菠蘿


首先應該要搞清楚IT是什麼,IT是信息技術叫information technology,做真正的電子技術或者底層軟件研發的企業才叫IT公司,IT公司也分為研發公司,製造公司,服務公司等,而國內大部分公司是互聯網公司叫internet company,國內目前牛逼的IT公司很少,IT研發公司更少,國內目前還是停留在IT製造上,比如聯想,富士康,臺積電等,我不知道你說的優秀IT公司都是誰,我認為能稱得上IT研發的比較牛逼的公司也就華為了


陽光男一


尤其是軟件公司,只要有中資的軟件公司其路子走的都比較“走雞”。

W君的公司裡面每個月會耗費相當的資金用於軟件支出,一切正版,但如果不萬不得已的話,是不會用任何國產軟件的。

新的同事到了公司,分配的計算機上有自己安裝WPS的現象,發現之後第一時間刪除並且重新安裝操作系統。

沒別的,怕了!

在公司的防火牆上屏蔽掉了 上百個IP地址和幾十個域名,都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國產軟件向外發送信息的接受主機。

之前,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某國產軟件能在一夜之間向某個IP地址發送多達幾百兆的數據。

在網絡上,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情,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屏蔽掉。否則總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攫取著什麼東西。


某60、某PS、某訊、某度……能不用則儘量不用。

究其原因就是國內的軟件公司太過於“走雞”了。現在電腦還不是特別明顯,大家的手機上是不是更直觀一點呢?一個簡單的連看看程序還會要求通訊錄和收發短信的權限?大家是不是遇到過呢?即便是在某個應用市場下載的App,啟動的時候還需要從某個不知名的網站下載更新包?這些更新包可是沒有經過應用市場審核的啊!


W君本身出道的時候也是做過程序和項目管理的,好在是針對於企業的定製化服務,從這個方面上來說老闆並沒有太多的其他需求,做好本職工作即可。但是針對於普通用戶的軟件開發,那麼就都是套路了:“能獲取的信息一定得搞到”,這就是大部分國內軟件開發商的基本訴求了。搞客戶信息可以額外的賣錢!在利益的誘惑下沒有哪個企業可以說是清白的。


學軟件語言的時候W君特別相信C語言的“相信程序員”的理念。給C語言程序員所有的權限,讓C語言程序員可以不受限制的做任何事情。這是出於對程序員的信任,然而……

在代碼中出現這樣註釋的程序員是可以信任的嗎?完全不可能信他們!


出於這樣的心態的軟件公司是很難做出優秀的軟件的。並沒有任何人強迫誰用什麼軟件,不放心的,就不用了。於是慢慢的W君除了十分必須不能棄用的軟件外,全換成了國外的正版軟件。我們公司的國產軟件也就基本上是報稅什麼的應用了,這個沒有國外軟件可選。


甚至於現在的雲存儲一類的軟件也堅決的使用國外品牌,雖然慢一些,但真的用起來安心很多。之前某度雲盤中的視頻文件被某度替換成了

你沒有讀取我們的文件,如何判斷文件內容?你讀取我們的文件,得到用戶授權了嗎?所以我們的某盤服務,密碼123456,基本上大家誰想用誰就去用好了。真正的公司和個人需要存儲的信息放國外吧。


在以上的這些心態和環境中,不僅僅沒有優秀的軟件公司,也不會有優秀的軟件應用。我們的軟件產業實際上已經被自己整死了,現在所有的繁榮都是迴光返照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