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岸:科技“助攻”復工復產進行時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不少企業紛紛按下加速鍵,跑出轉型發展的加速度。遠程辦公風靡、隔空管理辦公軌跡、智能製造上線……藉助新技術的發展,重慶南岸區政府與互聯網公司緊密合作,搭建一系列復工復產平臺,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阿里雲飛象工業互聯網(以下簡稱:飛象)成立平臺運營小組,組建企業公共服務群,為其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其中,針對製造業,專門提供工廠應急排班、廠區設備消毒、復產供應鏈管理等六大管理功能,助力製造業科學防控、有序復工復產。

截至3月21日,平臺累計進入企業數4879家、8998名負責人,完成組織認證企業1318家 ,使用平臺備案辦結5534家次復工復產申請。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

重庆南岸:科技“助攻”复工复产进行时

美心集團工作人員正在利用辦公軟件視頻與來自甘肅的客戶進行雲推銷。

摸清員工活動軌跡 走精細化管理之路

當員工拿著社區和醫院提供的健康證明返工時,企業就能安心地復工嗎?答案當然是:不能!美心集團副總裁陳躍玲表示,復工復產後,企業如何守住防疫底線,成了頭等大事。“好在政府推廣復工復產平臺,精細化管理、智能化生產、大數據等新技術加快落地,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從2月22日起,美心集團在一週之內,分6批員工有序復工,從60多人到如今上班的4000多人。“我們利用復工復產平臺的健康管理功能,讓每個員工在任一地點實時打卡,有效地掌控了全部員工的活動軌跡。”陳躍玲說,復工復產的換擋加速,核心是要知道風險在哪裡,做到心中有“數”。因此,集團規定員工不管走到哪裡,都要使用該平臺進行位置打卡。

除了員工健康管理之外,該平臺還促進了美心集團的“雲銷售”。當日,在產品展廳區,員工潘濤正利用平臺向甘肅的客戶展示新產品。

“受疫情影響,原本出差的計劃,只能放在‘雲’上進行了。”潘濤說,除了“雲銷售”,集團正在推進飛象提供的供應鏈管理系統(SRM),讓集團與供應商間訂單信息、物流信息、財務對賬信息可以實現在線協同,提升供應鏈協同效率。

“若使用SRM系統後,集團將減少訂單處理的工作量,也將有效控制訂單錯誤、來料異常和庫存等帶來的風險。同時,還能規範供應商送貨,降低採購管理成本,使採購過程透明可回溯,實時分析數據。”陳躍玲表示,集團未來還將繼續探索飛象的更多功能,提升企業的數字化生產管理能力。

重庆南岸:科技“助攻”复工复产进行时

美心門業智能加工廠。

重庆南岸:科技“助攻”复工复产进行时

南岸區天友加工二廠,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產品包裝,保證市場供應。

保障“奶瓶子” 讓數據多跑路

受疫情影響,“菜籃子”“米袋子”“奶瓶子”成了市民近段時間的重點關注對象。重慶市天友乳品二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友二廠)作為重慶市商委指定的民生保障企業,在整個疫情期間,沒有停工,一直都在運營生產。

儘管如此,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升級,天友二廠也不斷調整、完善、強化防控舉措,讓疫情防控工作更科學,防控措施更嚴格。“復工復產是企業管理的大考。以前,我們要將製作好的報表,打印出來蓋章,派工作人員到政府遞交,繁瑣不說還需接觸人群,使員工不安全。如今,我們只需要填好數據,蓋章掃描到復工復產平臺上即可,非常方便且安全。”天友二廠總經理吳軍表示,復工復產平臺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撐作用,在政務上報、健康管理等方面有更大作為,讓數據多跑路,讓員工少出門,更好實現網上快捷辦事、平安辦事、健康辦事。

此外,疫情期間,飛象還提供了廠區設備消殺功能,使車間、設備負責人實時瞭解到整體設備、生產區域的消毒情況。“只需通過掃二維碼的方式,將消殺情況上報,彙總、統計清晰明瞭。”吳軍表示,未來本套系統將用於車間設備管理,提升設備使用效率。同時,還將藉助飛象實現空壓機雲平臺控制技術,共享特色優勢資源,助力智能製造升級發展。

重庆南岸:科技“助攻”复工复产进行时

南岸區度福倫德智能工廠,工作人員正在為客戶調整產品參數。

智能倉儲管理 讓倉庫管理不再拖企業後腿

為什麼倉庫管理讓企業頭疼?因其涉及到的項目多且雜,很多人工管理下的倉庫出現現場管理混亂、賬物數據不符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導致公司出現管理成本、生產成本提升等情況出現。在疫情期間,人力管理更是難上加難。

對此,重慶福倫德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倫德公司)利用飛象工業互聯網針對製造業提供的倉儲管理系統(WMS),打通智能物流與倉儲,串聯智能車間與分析,全面改善企業倉儲管理。

據福倫德公司總經理張勇介紹,WMS系統幫助企業更好地梳理工廠作業環節,通過把條形碼、移動設備、互聯網系統進行有效的串聯,改善製造業的採購、生產、倉儲等環節的工作。“往常,倉庫出入貨物時,人工會進行清點。工人每天不停地盤點、清算、上報庫存,耗費精力且容易出錯。”張勇說,在條碼方式下,採購收貨時,系統會將數據聯動,及時將掃碼信息推送。在領料環節,系統會根據生產計劃自動生成領料單據,自動派發至智能物流系統,同時,系統將物料入庫出庫信息得以及時統計,升物料賬準確性以及生產工作準備效率。

“以前的倉庫,5、6個人扎堆管理,如今,只需1人操作系統,不僅縮短了單次出貨時間,提升了訂單交付準時性,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即可完成庫存整體盤點,準確率高。”張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