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電子企業復工記:科技“助攻”產業協同助推鏈式復工

近日,多部委“點將”電子等行業優先復工復產。作為當前創新帶動能力最強,滲透性最廣的領域之一,電子行業復工復產對暢通全產業鏈至關重要。

據記者瞭解,深市186家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已經全部復工,平均復產率88%,展現新興產業的強勁韌性:對內,深市電子企業智能手段層出疊現,高效復產;對外,“龍頭”帶頭手拉手,牽引上下游中小企業,實現鏈式復產。

科技賦能 硬核復工

作為戰略新興經濟的集中地,數據顯示,深市共有186家電子行業公司。據深交所最新調研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上述公司均已復工,平均員工到崗率93%。復產率(目前產能恢復情況/總產能)方面,平均復產率88%,85%公司復產率超過80%。其中,京東方、藍思科技、歌爾股份、信維通信等超過40%的公司復產率超95%。

面對生產和防疫兩大難題,深市電子行業上市公司是如何應對的呢?

“公司組建了一支超800人的智能製造設計與生產團隊,通過高精度、高性價比、高通用性關節機器人,把公司整個生產線的關鍵環節連接了起來,基本上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藍思科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的科技抗疫的經驗,“截至目前公司綜合產能提升20%、良率提升達10%以上。”

在深科技子公司沛頓科技的生產車間,自動化設備聲響不斷,一顆顆只有指甲蓋大小的存儲芯片,在這裡有序的被封裝和測試,整個車間幾乎看不見工人的身影。據介紹,截至目前深科技位於深圳、蘇州、東莞等地的多個工廠已經復工復產8周了,出貨頻次恢復到正常水平,工廠產能持續活躍。

全球顯示屏龍頭京東方在辦公現場運用了新研發的新型智能檢測體溫系統,可以30毫秒自動檢測16個目標,精度能達到正負0.3攝氏度,實現了“無接觸式“體溫監測,避免排隊測溫。截至目前,京東方下屬的各地工廠,復產已經達到100%,員工復工已經超過90%。

可以看到,疫情爆發以來,深市電子公司“硬核”手段層出疊現,在科技手段賦能下,防控精準,復工有序。

龍頭引領 鏈式復工

電子行業是國家信息化產業的基礎支撐,產業鏈綿長且龐大,帶動能力強,其復工復產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如此,自疫情爆發以來,多部委先後“點將”電子等行業優先復工復產。

記者發現,深市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呈現出“龍頭引領,鏈式復工”的良好態勢: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中小企業,企業之間相互抱團,推動了產業鏈整體有序復工。

“在瞭解到多家供應商的復工困難後,公司快速反應,通過聯繫相關政府部門協調推動供應鏈企業儘快復產復工。”主營液晶顯示器和模塊的深天馬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的正常運轉離不開上游供應商夥伴們的持續積極支持。”

得知上游供應商面臨復工困難後,深天馬快速反應協助供應商準備復工申請備案資料和防護措施現場核查等,“公司已經助力多家上游供應鏈企業及時陸續復工。”

主營印製電路板的深南電路對外開出近70份復工函,支持供應商向當地政府申請復工,以支持國家疫情防控所需要的醫療產品配套、通信產品等生產需求。勝宏科技緊急動員3100多名員工,為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提供需要的印製電路板。

“發生疫情以來,沒有一筆訂單丟失,沒有一筆訂單沒有按時交付。”深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背後有賴於產業鏈上下游的“抱團”。

上述負責人表示,包裝材料供應商及時從東莞支援,印刷電路板供應商第一時間從深圳調貨,模封材料供應商在蘇州時刻響應,當地政府為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送來“硬核”政策,交通、海關等部門為保障運輸和出口送來“綠色通道”,這些都讓深科技駛上了恢復正常生產的“快車道”。

深市多家手機產業鏈上市公司告訴記者,通過企業上下游聯動、政企協同,打通堵點、解決難點、補上斷點,整條產業鏈快速實現復工復產,顯示了國產供應鏈上的中國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