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此次"永居條例"許多國人的反應?

從27日司法部發布《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開始,網上開始出現風潮,截止3月6日,目前大致經過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許多人將矛頭對準了專家楊宜勇。其主要矛頭起源於:

如何看待此次

"聯姻"一詞,傷了許多國人的心。不過這段文字所出文案,並非源自楊宜勇的文章,也不見於各官方報道,出自網易新聞作者"大朗娛樂",沒有證據證明楊宜勇實際提出過該建議。

當然,還有出自同一作者文案中提到的:中華民族的復興需要大量外國勞動力。這一段雖不是完全編造,但也有斷章取義的部分。

楊宜勇先生原意是這樣的:最好等中國人口降到7、8億左右(中國人口合理容量),再計劃提高人口數量,如果實在提不上來,也可以引進外國移民。

不難看出,網傳結論有誘導的嫌疑。

至於引進1億亞非拉勞動力,出自另一網作人羅天昊,同樣沒有證據指明楊宜勇。

所以在我看來,前段時間對楊宜勇的批判,實屬網絡暴力。(要怪就怪那些故意誘導的推手咯,還有就是,我們確實也太容易被引導了)

第二階段:淺層認知的反對永居條例和對條例的深入思考階段。(其實第二階段與第一階段是同時進行的,區別是第一階段漸漸發展至消失。)

經過第一階段後,許多人開始認真解讀條例。可以達成的共識是,永居條例的立意是為了更加規範的引進人才。而許多人的擔心則是因為對其中許多條款有異議。(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也莫辦法)

1.許多人有這種想法,難道三流學校的博士就能敲開中國的大門嗎?,,其實博士,首先對大學是有限制的,必然是一些優秀大學,再有,可不是什麼學校都有資格授予博士學位的,能走到這一步,拿到博士學位的人,是人才無疑(不過少數存在的外國人較容易考研博的問題降低了許多人對此的信任)。

2.對可能會出現的憑藉婚姻獲得永居漏洞的擔心。很多人有這樣的設想,一個外國人通過婚姻獲得了永居權,5年過後離婚又與外國人結婚,可能會出現的通過投靠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進入中國,而通過投靠進入中國的這一部分,未必是人才。其實對於投靠問題是有在中國居住年限的限制的,相當於能滿足這些條件的外國人,本身就有在中國長期居住的經歷。(當然,從現在開始進入中國居住,然後再滿足條件後申請永居,那是比較長期的問題了)。這一方面,我們國家政府需要細化相關條例,越詳細能鑽的漏洞就越少,避免相關灰色產業的出現。

3.第19條:外國人因其他正當理由需要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的,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我想這一條是許多人關注的重點,兜底條款,認為門檻太低,太含糊。我個人認為是存在這樣的問題,大家都明白,我也就不多說,說點降低大家擔憂的方面,根據這一條僅僅代表具有申請資格,實際還需經過審批,不一定能獲得永居資格。(我將審批資格為縣級放入這一條講,很多人的擔憂,可以說是這兩方面的結合,認為審批填放的太低,很擔心因各地具體執行的問題放進來太多滿足不了人才要求的外國人,這一點需要政府更加細化,同時一定要嚴格標準執行,不能為了引進而引進。)

————————————————————————

當然大家反應如此劇烈,還有一點,可以說是因為長期存在的外國人在中國的隱性特權,和其他惡劣行徑問題,比如部分外國留學生享受中國高額補助的同時玩弄中國女大學生感情;部分外國人在中國的極不文明行為(這一點很容易在網絡上查看到,我就不囉嗦了);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的問題,許多地方在處理到外國人違法的問題時,常常選擇從輕處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結合這些方面,自然讓許多國民心理不平衡。而這就是體現在具體執行方面的問題。我們不能否認條例的發佈,目的是為了引進人才,助力中國發展,而許多問題,許多擔憂,便是實際上內心對執行結果的不信任,而這也確實是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

事到如今,只是宣洩內心的情緒,無法解決問題。大家有權利對此提出自己的意見,可以反對,也可以針對條款提出自己的看法。


其實看了很多網民的反應,我發現大家的民族主義精神還是很強烈的,好事,大家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是很強的。當然,大家也要保持冷靜,不要走向極端了。

最後附上條例全文: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2309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