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在汽車工業百年發展中,車企的品牌LOGO無不經歷變革浩劫。其中德系豪華品牌即便在幾次大幅變動後,極具辨識度的經典元素依然得到了傳承,自主品牌則在近年來不斷進行著徹頭徹尾的變化。就車企品牌LOGO的總體趨勢而言,扁平二維化無疑成為了車企們與過去劃清界線,寓意承接未來的縮影,而正處於業績復興階段的日產汽車,同樣如此。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近日,汽車頭條APP從外媒路透社披露的消息得知,日產汽車已向有關部門遞交註冊了全新的品牌LOGO標識,同時針對下一代開發的日產Z系列跑車也申請了全新的標識。

從已知的這張LOGO圖來看,日產汽車新標識整體仍保留了上一代設計的元素,二者設計風格均採用近年來所掀起的“立體變扁平”的二維化處理。從兩年前的大眾開始,到如今寶馬、日產等多名老牌勁旅,紛紛在換標這件事上不甘示弱,而“變臉”對正切身感受水深火熱的日產汽車而言,究竟能否如願達到其明志的效果?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日產換標寓意劃清過去

在討論日產能否藉此機會讓業績翻身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車企換標的意義與前後發生的變化。前有標緻、大眾、豐田,後有寶馬、起亞、日產,不論老牌車企還是後來居上的自主品牌,“車企換標”這樣的操作早已在汽車圈司空見慣。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從現代經濟和市場傳播的角度來看,品牌的LOGO能起到對公司的識別和市場推廣的作用,通過各類形象的徽標設計則可以令消費者對公司主體和品牌文化產生記憶聯想,並最終由品牌力引導的綜合價值產生市場消費。

那麼,車企們究竟為何會不約而同地掀起換標潮呢?最直接地來說,在每次車企換標的背後,實則都即將開啟一場企業的變革。簡單來說,無非有這三個主要的原因:區分產品線、追隨潮流、品牌升級。再言之,便是車企需要去迎合時代和更多的消費者。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拿在今年日內瓦車展線上發佈的寶馬i4舉例,這款傾注品牌在電氣化戰略上多年心血的產品,自然將肩負著擔起品牌電氣化先鋒的重任,而搭載在它身上的車標,便是寶馬品牌對外釋放的信號:換標後,寶馬必須適應新的客戶群,即年輕的數字化買家群體。而新Logo和品牌設計便象徵著寶馬對未來移動出行和駕駛樂趣的重要性與關聯性。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日產全新Ariya概念車

車企從產品的根本出發,開啟全新的局面無疑是日產汽車CEO內田誠目前爭分奪秒所準備的,如同寶馬換標的意義一樣,內田誠和日產汽車想借換標展開對旗下所有產品從頭開始的新氣象。但與寶馬不同的是,日產汽車如今面臨著業績與銷量雙虧的局面,再加上車市寒冬與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日產汽車所面臨的困難在與日俱增,此時近乎進退兩難的形勢也已迫使日產不得不加快企業全面變革的腳步。與過去劃清界限,換標則是再明顯不過的舉措。

日產“變臉”制敵但也會傷己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日產汽車公司代表執行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內田誠

如之前所提,如今日產汽車在這個節骨眼上提出更新車標的方案,是出於全面改變產品戰略提升競爭力和企業明志為目的。要知道,2月日產汽車在全球範圍內的交付量伴隨疫情的影響已深受重創,眼下距離內田誠約定在5月發佈復興戰略細則的舉措也已近在咫尺,而本已將成本壓縮視為解決問題最大途徑之一的日產汽車,再在全球範圍內對產品車標進行快速更迭,這一方面在控制成本輸出,一方面卻成了成本新的輸出點。

也就是說,日產汽車此時的“變臉”是在提升競爭力的同時,對利潤也持續進行著瓜分。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另外在這裡還需注意的是,僅通過簡單的車標更換並不是說日產將就此開啟新生活,新的車標意味著新的體系與方向,成功與否車企定已在敲定方案前做足了準備工作。就拿近兩年變化及變標次數較多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車來說,從帝豪、英倫、全球鷹到統一的盾標,再到如今更為扁平化的盾牌標誌,曾經的三大品牌換標匯聚成一個“新吉利”絕對是自主品牌一大的典範,全新的品牌LOGO讓吉利以更清晰的佈局示人,也將吉利汽車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改頭換面的一汽奔騰也同樣通過全新的產品戰略與“世界之窗”車標一舉攻克了此前不溫不火的市場狀態,T33、T77、T99家族更是接踵而來。自主品牌的變臉,背後實則詮釋了更多的商業哲學。

此外與包括寶駿汽車在內的諸多自主品牌一樣,車企在發展起步階段往往是靠價格和性價比等特點打入消費市場,而隨著企業的日益壯大,單一的產品線已不能夠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通過更換全新品牌標識,是試圖走向高端路線的一次嘗試,也是與此前產品的一次劃分。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換代奇駿渲染圖

如今日產也悄然打開換標魔盒後,除了能向外界顯示其對未來的全新佈局趨勢外,並藉此契機去塑造企業全新品牌形象,加大市場的營銷力度外,如若手裡沒有更新穎的技術與產品體系當槓桿,僅通過一次“變臉”來充當支撐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石,從根本上是無法撲滅日產所燃身的急火。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事實上,就未來出行新驅動路線的研究日產已先後亮出了成績單。除了可變壓縮比VC-Turbo燃油發動機外,新能源路線中e-POWER智充電動技術也在不斷得到完善,並計劃在2021年正式落地中國,另外全新Ariya概念車預演著日產未來的設計風向標,IMk純電動概念車則預示著日產在電動化上的體現,以及對Z系列性能車的保留等,再加上未來與雷諾、三菱盟友的全新合作框架助力下,新的規劃或許還將陸續助力日產進行提速。

日產“變臉”吐信號,扭虧從第11次換標開始?

總的來說,在越發嚴峻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及時止損和回血是內田誠與日產汽車眼下的當務之急。儘管日產在華的相關工廠已復工復產,但全球範圍供應鏈階段性的斷裂仍在拖慢日產革新的腳步,未來日產或許還將從更多方面入手來及時扭虧。依託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全球戰略基底,全新的框架聯盟協議或許將在這樣的環境下對日產及盟友帶來正面的效益,未來汽車頭條APP還將持續保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