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爹、爸,意義不相同

父、爹、爸,意義不相同

關於父愛,明代王廣洋曾以

“虎為百獸尊,罔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喻之,老虎雖為百獸之王,對孩子卻依然溫情脈脈,每走一步就要回頭看一眼。

與母愛的溫柔細膩相比,父愛是靜水流深,含蓄而深沉。“父”字,也我們最熟悉的字之一。但是應該很少有人思考過,為何“父”字會被祖先造成這般模樣?今天就來趣解一下。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上圖是父字的甲骨文,這就是父字4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是會意字。

有人說這個“父”字像一個人手裡拿根棍,這是準備打頑皮不聽話的孩子嗎?還是說抵擋野獸,保護自己的家人不受侵害?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其實,父字為合體會意字,一男子持斧子,省斧頭,僅保留斧柄,從又。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上古時代,石斧最初作為農具使用。到了氏族社會,也用作戰時武器,手持石斧,馳騁沙場,或保衛家園,或開疆拓土。石斧是有力量的,是有創造能力的,是主導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也代表著,權力,責任,傳承與未來……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良渚文化出土的石斧

於是,“父”也就成為男性中心社會的標誌之一。《說文解字》:父,是規矩的代表,是一家之長,是帶領、教育子女的人。自家族制度形成始,便將一家之長稱為“父”,讀作fù。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到了隸書時期,“父”字的變化比較大。

作為手延伸出去的工具這部分,不再是小篆中向上的形態,反而寫成向下的樣子。表示手的圓弧線出現向右的折筆。

並且折筆的部分,漸漸分離!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看過隸書時期的演變,再看楷書時期的“父”字,也就覺得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爹”是形聲字,從父,從多。“父”指父親,“多”指“多個子女”。“父”與“多”聯合起來表示“有三個以上子女的父親”。這意思是,嚴格說來,被稱為“爹”者,一定是生育了三個以上孩子的父親,只是現在就沒這麼古怪的要求了。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相對於“父”和“爹”,爸爸的稱呼就更口語化,也更親切。做了父親的人都能品味出這個字的味道,因為父親一生最幸福的時光就是小孩粘在自己身上、爬到自己背上要親親要抱抱時的感覺。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所以,“巴”意為“附著”、“黏著”。“父”與“巴”聯合起來表示“孩子附著在父親身上”,如爬到父親背上、黏著在父親腿上的意思。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今天“父”的字形中再也不見當初舉石斧以表權威的形象,因為父親在我們心中的權威,並不來源於那一柄石斧,而是我們人生的榜樣。

父、爹、爸,意义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