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得奖了,奥斯卡还是那个奥斯卡么

寄生虫得奖了,奥斯卡还是那个奥斯卡么

熬到现在才敢碎碎念几句奥斯卡,怕说蹭热度,怕说标新立异,其实想到底,不过是因为对电影的执念。

奥斯卡颁奖过去一个半月了,《寄生虫》获得了非美国本土影片在历史奥斯卡上前所未有的待遇,铺天盖地的赞誉之词,让没看过的人都觉得自己是不是错过了啥,看过的人迫不及待再看一次以矫正自己的审美是不是有所偏颇。


寄生虫得奖了,奥斯卡还是那个奥斯卡么

之前,朋友极力推荐,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看过了影片,但真的直到它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有点错愕,倒不是说片子不够好,也不是觉得异国的得了奖就看不过眼。对于我,对韩剧没啥特别的情感,但是对奥斯卡,那可是从会看《看电影》那会开始就年年必追的。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从1929年到现在,92届了,这么多年的积累使得它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虽然偶尔被政治挟持,但是它的权威性还是有的,他的权威并不单单是电影界的,如果单讲光影,讲摄法,哪怕就是讲电影本身这门艺术,奥斯卡都不一定是最权威的,威尼斯,柏林,戛纳,这三个A类电影界哪一个不是把这个本土电影奖项吊打。


虽然奥斯卡是美国国内的,可是她超强的国际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世界上所有非英语影片角逐一项最佳外语片,即便只是被提名也会在电影院被醒目标注。他代表着主流的审美,某种程度上奥斯卡叩击的是时代的命脉。


第一届1927年的《翼》,1930年的《西线无战事》,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1975的《飞跃疯人院》,1982的《甘地传》,1985 的《走出非洲》,哪一部不是在那个年代紧紧抓住了时代的呼吸,每一个影像都打着那个时代的七寸。


寄生虫得奖了,奥斯卡还是那个奥斯卡么

1985 的《走出非洲》


还记得让《肖申克救赎》都让位的《阿甘正传》,那句“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哪个跑的动作,那样的精神总让我觉得那是代表奥斯卡最深的底蕴。

那就是——希望。

寄生虫得奖了,奥斯卡还是那个奥斯卡么

作为美国自己孕育的奖项,它就像他的国家精神(当然从现在的形势看,也可以说是曾经的国家精神),那就是用最大的能力去发掘希望,走向未来。

阿甘代表着希望,迈克·墨菲(飞越疯人院)代表着逃离桎梏,玛吉(百万美元宝贝)代表着坚韧不息……这里的每个人都代表着正能量,我们不介意看不到最艺术的影片,不介意看不懂大师们的故弄玄虚,但我们需要那些将run,keep run的精神植入到内心的影像。


可《寄生虫》放弃了。

他的人物性格饱满,他的故事行云流水,但是他放弃了对生活的态度和抗争,他用富人的伪善,穷人的奸巧,来展现两个常态人群的状态。

然而我们看不到他们两个阶层的人,有想去谋求改变的趋力——就好像导演想要呈现一种浮世绘,这里面,虚伪,自私,厌世,贪婪,冷漠。

像极了真实的人生,更令人丧气的是,这种态势无力改变,也无人要改变。


寄生虫得奖了,奥斯卡还是那个奥斯卡么


影片讲述住在廉价的半地下室出租房里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无业游民。在长子基宇隐瞒真实学历,去一户住着豪宅的富有家庭担任家教后,一家人的生活渐渐起了变化。全家人都傍上了“有钱”的工作,甚至慢慢“主管”了豪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计划,再也回不去了,既回不去现实生活中地下室的房间,人性,心态也回不去了。


用坑蒙拐骗的基调骗来的生活,最后也因为富人流露出的不仁义,而手起刀落。


他也许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他不应该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那个最优秀的电影。


寄生虫得奖了,奥斯卡还是那个奥斯卡么

1994 的《肖生克的救赎》


小津安二郎说过“电影以余味定输赢”,但是电影之所以有余味,是因为他拨撩了你的心,鞭策了你踟躇的步履,而不是像《寄生虫》一样,要我们认命。

我们,已经有无数个现实的理由让我们垂首,听任命运对我们的摆布,不需要电影再来掺和。


当我们被生活被现实压得透不过气,我们只希望有一扇16:9的窗给我们一个呼吸的出口。

就像奥斯卡遗珠,《肖申克救赎》一样,当完成自己内心的救赎后,自由和希望是挡不住的。


寄生虫得奖了,奥斯卡还是那个奥斯卡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