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老家的鍋臺

最老的老家鍋臺是土基(稻田裡的泥巴,用牛踩踏很多遍,木模鑄成曬乾的規則土坯)砌的,泥巴摻上截斷的稻草抹面,表面用石灰刷白,鍋臺面用瓷湯勺一遍一遍沾水研壓磨光。過細(講究)的師傅在灶壁的兩邊畫上花開富貴、吉慶有魚之類的傳統吉祥圖樣,有的還寫上對聯。看上去花紅柳綠,甚是喜慶。

一般人家的鍋臺上都按有兩口鐵鍋,一口四鍋炒菜、另一口三鍋煮飯。兩口鍋交界處有一口或者兩口井罐(帶蓋的鐵水罐)。菜熟了,飯香了,井罐裡的水自然也就熱了。喝的、洗的就不用再重新添柴燒水。現在想起來小時候最能體現節能理念的莫過如此了!

桐城:老家的鍋臺

小時候所有的生活物質都不富裕包括吃的糧食。所以每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圍著鍋臺看著母親忙上忙下的身影,聞著飯香,期待著能滿口的將米飯送入嘴中的那種急切的心情,真是現在的孩子再也體會不來了。

鍋巴是小時候很難吃到的美味。因為糧食少,母親煮飯的火候必須恰到好處,米飯剛剛熟,鍋洞裡的柴火就要熄滅,要不鍋底就要長鍋巴了,母親說一碗鍋巴能頂兩碗飯。鍋底長鍋巴了米飯就少了。偶爾母親活兒忙了,就讓我們燒把火,這時候大幾率會一個孩子分到一塊鍋巴,掰一小片放嘴裡越嚼越香,回味無窮。現在想起來,少不更事的我們興許是特地多加的一把柴火吧。每逢此時,母親就跟我們交代,燒飯火要小火,要慢燒,聞到香味了就要熄火,淘飯,燜住。也每每我們都吃完鍋巴,母親再舀半瓢水倒鍋裡,燒開,能喝到一碗不是很濃的鍋巴湯。

桐城:老家的鍋臺

小時候鍋臺上還有一樣美味是菜飯,青菜薹上市的時候。煮飯到泌完米湯的階段,用鍋蓋(木頭的)豎起順著鍋底將半生米飯趕到一側,倒下切好的青菜薹,蓋上鍋蓋,再完成餘下的步驟。飯熟揭開鍋蓋,加上鹽,舀小半匙豬油,拌勻,盛起大部分的菜,把餘下的菜和部分米飯攪拌在一起。嘖嘖,那傢伙,真能舔掉鼻子。菜飯形成大約是為了節省時間、節省柴火。

兒時鍋臺上的美味大抵都不是刻意而為。再後來隨著物質生活飛躍式發展,灶臺貼上白淨的瓷磚、推倒換上清潔方便的液化氣灶。變著方兒的尋菜譜、尋食材。做出各種風味、各種口感的菜飯,吃完就吃完了,卻再也不能叫我記得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