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在医疗新基建“打起来了”,你见过这场面

短短两个月,主管部门已多次发出涉及医疗卫生体制变革、行业发展的政策指引,尤其对互联网、数字经济形态的服务表达了殷切期望。新基建更是对整个数字形态基础设施的肯定。这一幕,过去几年,虽也有指引,却并未快速落实,壁垒深深,路径亦不清晰。疫情危机解构了政府与民间的许多力量,倒逼出整个社会的创新力,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腾讯阿里在医疗新基建“打起来了”,你见过这场面

疫情之下,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抛开备受关注的热成像仪器和无人机病毒消杀机器人不说。近日,阿里、腾讯又相继推出健康码,热度同样很高。


腾讯的健康码是基于微信进行推广使用,目前可面向全国提供社区人员登记、复工人员登记、健康自查上报、疫情线索举报、发热门诊查询、口罩预约购买等多类服务。


腾讯方面介绍,健康码自2月12日上线,一个多月以来,已覆盖广州、武汉、福州等300多个市县,累计亮码25亿人次,覆盖9亿人口,累计访问量超过80亿,是服务用户最多的健康码。广东、四川、重庆等地的健康码已初步互通互认,民众只需进行一次健康状况认证,便可一码通行。


阿里也宣称,杭州市联合支付宝2月11日率先推出了健康码模式,实施市民和拟进入杭州人员的“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并与钉钉企业复工申请平台打通。


紧接着,阿里健康3月15日公告称,为面向未来的创新加强组织保障和投入,助力加速全社会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新基建”,将委任阿里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朱顺炎成为新任阿里健康CEO。


腾讯阿里在医疗新基建“打起来了”,你见过这场面

目前看来,阿里、腾讯相继推出的健康码模式,确实提升了效率、避免了直接接触,为基层工作者和民众提供了方便。


进一步讲,此码将会大大加速社会、城市、乡村、小区街道、企业等不同形态的组织全面在线化进程,进而有可能带来更深层次的社会数字变革。


不过,3月3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多地反馈阿里健康码无法在微信端打开。


据悉,阿里健康码在微信端识别遇阻,是因微信全面封杀钉钉的域名,但腾讯方面回应称健康码无法跳转是因该码标记了口令类信息触发了《微信外部链接管理规范》。


直到当日晚间,24省的健康码才在微信端恢复正常访问。


与此同时,阿里、腾讯因全国健康码标准制定的竞争也在加剧。


腾讯阿里在医疗新基建“打起来了”,你见过这场面


而就在两大巨头就新一轮军备竞赛正缓缓拉开帷幕之时。


风来了。


数十万亿基建项目不期而遇,以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市。


其中,新基建尤为亮眼,甚至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番风浪。


何为新基建?新基建,有别于工业基础“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属于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


一般认为包括以下领域:5G、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医疗卫生等。


这些,可谓“国之重器”。


自此,新基建再度成为经济的热门词汇,已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指出,由于疫情的催化,数字健康在2020年迎来元年,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于深度参与健康码项目,获得政府认可的腾讯将是重大利好,未来其将如何借势发展?


值得期许。


腾讯阿里在医疗新基建“打起来了”,你见过这场面

腾讯的医疗版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