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動搖的意志、敢戰敢勝的精神—明末袁崇煥堅守寧錦

當十六、十七世紀之際,中國東北地區政治形勢發生著一種新的變化,那就是,居住在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的女真族,通過他們傑出的領袖努爾哈赤的組織和領導活動,逐漸壯大起來。努爾哈赤一方面積極發展農業生產,使用所俘遼東漢人從事推廣耕種,並借與明互市,以土產東珠、人參及貴重獸皮進行交換,從而物質基礎達到鞏固。另一方面,以所降附的各部落擴編成“八旗”部隊,到明萬曆末,已擁有武裝齊備的慣戰精騎六萬人之眾。

在1616年,努爾哈赤放棄所受明朝建州衛都督,建元稱尊,做起皇帝。清朝的紀元,即開始於此時,即“天命元年”,這時它的國號還不叫“清”,叫“後金”。


不可動搖的意志、敢戰敢勝的精神—明末袁崇煥堅守寧錦

一、遼東的當時形勢

1618年(天命三年、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對明開始作試探性的進犯,理由為“七大恨”,內容主要講他父和祖父無故遭到明軍殺害,要興師問罪。這時,明朝腐朽不堪已達極點,皇帝推病三十年不臨朝,政府陷於癱瘓狀態,各處缺官不能提補,大臣辭職掛印可去,以致邊備廢弛,兵馬懦弱。努爾哈赤沒費力氣即奪取了撫順、清河二城,獲得“人畜三十萬”,勝利而歸。

明朝接到軍報,雖然大吃一驚,但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地之患,不難鎮壓。在第二年(1619)春,徵集大批軍隊,誇稱47萬(實際不出20萬,相當於當時後金全部兵力的三倍),派楊鎬為統帥,誓師遼陽,分四路向後金都城赫圖阿喇進攻。楊鎬對敵方的情況、兵力以及地域等條件,事先均未加以調查研究,即貿然進軍了。並且由於紀律不嚴,把出師日期也洩露了,這樣就給了後金以從容佈置應戰的機會。

努爾哈赤採取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在短短五天的時間內,以少對多,打垮了明朝三路大軍,餘一路不戰而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把分散的女真人民給以嚴格的約束並武裝起來,而統兵將官都是他的子侄,這一支新興起的子弟軍,表現了極為強勁的戰鬥力。而軍紀廢弛,號令不一的明軍,儘管人數眾多,根本打不過努爾哈赤。接著努爾哈赤乘勝奪下了開原、鐵嶺,作為明朝遼東的防禦線被突破,直逼遼瀋。


不可動搖的意志、敢戰敢勝的精神—明末袁崇煥堅守寧錦

二、明朝兩種不同的防禦後金策略

薩爾滸一戰,揭開了明和後金戰鬥的序幕,從此在東北地區形成為一種對峙局面。這時明朝的態度漸漸由傲慢疏忽轉而進入恐慌緊張的階段。在群臣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應付後金問題的方針和辦法,因而其策略戰略及一切具體措施也都大相徑庭。

一種是不做實際準備,只想運用手段,依靠外力,企圖僥倖取勝。

一種是積極整頓軍備,加強本身防禦力量,沉著應戰,等待時機進攻。

但第二種主張的人卻佔少數,再加上宦官魏忠賢及其黨羽把持朝政,排除異己,於是此少數人不得不離職而去。他們之中有三個主要人物,為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這三人為遼東防禦戰都建立了功勳,尤其袁崇煥更是獲得了輝煌勝利戰果。

從薩爾滸明軍潰敗後,遼河平原這一廣闊地區成為後金進行爭奪的目標。在多次的戰役過程中反映著明朝兩種不同策略的對立和交替,同時也給哪一種錯誤,哪一種正確作出了實踐證明。明朝用熊廷弼代替楊鎬主持遼東軍事,當時的防守重點為瀋陽和遼陽。熊廷弼釆取積極防禦的戰略,一面嚴肅法紀,堅守要隘。《明史》記載:

一面派出精銳“為遊徼,乘間掠零騎,擾耕牧。”意在待敵疲憊,再以大軍“相機進剿”。

如此經過了一年多,努爾哈赤不敢興師進犯,顯然是取得了戰略效果。而熊廷弼竟被朝議排擠離職。換上來的是袁應泰,他反對熊廷弼的嚴肅緊張作風,放棄積極防禦,漫無戒備。他看到蒙古正在鬧饑荒,便想招撫其眾。他們偶然獲一小勝,即以為有恃無恐,而敵方間諜乘機混入,裡應外合,不到十天,遼瀋俱失,袁應泰自縊遼陽城樓。

明朝再度起用熊廷弼,可是情況不同了。實權在巡撫王化貞手,《明史》記載:

“廣寧(遼東巡撫駐此)有兵四十萬,而廷弼關上(山海關)無一卒。”

王化貞取得兵部的信任和支持,說要發動進攻,實際卻專靠蒙古林丹汗,對自己的軍事一概不過問。另外還想暗結降敵明將作內應,結果弄巧成拙,自己部下反而響應了敵人,以致廣寧失陷,遼西大亂。王化貞踉蹌逃命,並連帶熊廷弼一同下獄治罪。

接著明朝又派了王在晉,是一個膽小鬼,害怕戰爭,索性想把關外全部防禦任務交給蒙古;自己在山海關外八里鋪坐在那裡看守。等大學士孫承宗來視察,駁斥了王在晉的這一種荒謬辦法,把他調開,由承宗擔任督師,練兵築城,製造戰具,積極防禦,遼西地方漸趁穩固。此時努爾哈赤雖已定都瀋陽,兵精糧足,在四年之間,不敢輕動。後來孫承宗以不肯附合魏忠賢又被撒職了。

替代孫承宗的是高第,他和王在晉走著同一路線,並且辦法比在晉更加徹底,下令盡棄關外城堡和守具,軍民全部撤退。努爾哈赤看到這是一個進兵機會,就迅速集合大軍渡河來攻。

袁應泰和王在晉這班人在戰略上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們既不知照顧全局,又不能知已知彼,一味依賴外援,輕於進退,導致連遭慘敗。


不可動搖的意志、敢戰敢勝的精神—明末袁崇煥堅守寧錦

三、袁崇煥敢於戰鬥敢於勝利

一方在處心積慮謀圖進攻,得寸進尺;一方卻力避衝突,步步後退,不敢迎上前去戰鬥,這樣下去,勢必到退光才能停止。高第認為放棄關外,隨即提倡“薊鎮急於關門”;兵部尚書王永光則忙於“防禦京師”;而薊遼總督王之臣更說需要守備鎮定。由此可見,這已不是關門的守不守,而是北京保不保了。

就在這種危急存亡之際,明朝一箇中級職官寧前道袁崇煥,挺身而出,誓死不離開自己的崗位寧遠城,堅決要同後金作寸土不讓的戰鬥。

1622年,努爾哈赤奪取廣寧後,高第要關外軍民全部撤退,《明史》記載袁崇煥力爭說:

“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

結果,在關外就留下了他和一座寧遠孤城。這對袁崇煥確是一次嚴重的考驗同時也是給予他表現軍事長才的一個好機會。

1,集中兵力團結將士

當時能集結的軍隊只有二萬人,即選派能戰將領滿桂、祖大壽等統率分守四門。崇煥刺血作書,對將土下拜,激以忠義,全軍感奮,願為效死。接著發動居民參加戰守。

遼東自後金佔領以來,掠奪土地,驅殺人民,從而反抗情緒日益激化。努爾哈赤雖然收買了一部分遼東豪門,為他開門迎降,可是人民卻堅持抵抗,東山礦徒的崛起,十山難民的拼鬥,都反映了這種強烈的鬥爭形勢。因而,袁崇煥能得到遼東人民的一致擁護和支持。寧遠城內居民以及商人、武生(習武的官生),都踴躍爭先參加到戰鬥行列。民夫編成隊伍,擔任給戰士送飯;武生手持武器,把守巷口,盤查奸細。憑此軍民精誠團結,把一座寧遠城裝備得猶如“銅牆鐵壁”一般。


不可動搖的意志、敢戰敢勝的精神—明末袁崇煥堅守寧錦


2,寧遠之戰

袁崇煥部署才定,第二天―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即率兵抵達城郊,努爾哈赤滿以為高第已退走關門,乘虛而入,必能一舉席捲遼西,直衝山海關,打開進圖中原的大道。據《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所記後金軍容是:

“渡遼河,於曠野布兵,南至海岸,北越廣寧,大路前後如流,首尾不見,旌旗劍戟如林。”

可見是發動傾國之師了。

二十四日,努爾哈赤的八旗精銳及裹鐵車牌、勾梯等攻城武器,一齊擁上。袁崇煥先命擅長炮術的家丁羅立施放西洋式大炮轟擊,果然收到戰果,可是敵兵仍冒著濃烈火焰前進,直抵城下。用車牌掩護,在城的各角、臺間施行鑿掘,有數處被掘二丈餘,城牆即將崩塌。城上明軍竟以棉木摻油合藥製成的火把火球,投下燃燒,並派敢死勇士縋城拼戰。結果,敵方攻城武器大量被焚燬,人也傷亡慘重,只得收兵退下。二十五日再戰,連夜持續戰鬥,受創愈大,死傷更多。經此兩日鏖戰,努爾哈赤無計可施。

他自以為起兵以來,二十五年當中,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卻沒想到今天碰上扎硬寨,打死仗的勁敵,最後落了個“大懷忿恨而回”。

袁崇煥在外援斷絕,兵力單薄,環境條件極度困難的情況下,能打退數倍於己的強大敵人,實出乎明朝君臣意料之外。因此,勝利的消息傳到北京,朝野震動。原來同意高第退守關門的兵部尚書王永光,此時也講出:

遼左發難,各城聞風奔潢,八年來賊始一挫。

又誇讚袁崇煥說:

蓋緣道臣袁崇煥平日之恩有以懾之維之也,不然,何寧遠獨無奪門之敵(指哀應泰),內應之圻細(指王化貞)乎?

的確不錯,袁崇煥打敗了後金的長勝軍,並且在團結軍民防範奸細上面做得十分成功。但卻不是因什麼恩威,而主要是由於袁崇煥具有敢於戰鬥,敢於勝利的大無畏精神。八年來明朝官員,特別是高級官員,絕大多數都害怕後金,而袁崇煥獨獨不怕,從而在他的堅定勇敢的感召和激勵下,寧遠的軍民同樣也都不怕起來。人人挺起胸膛,朝著敵軍展開“戰則死戰,守則死守”的拼鬥。他們凝結成一個不可撼動的整體力量,所以能夠打走了氣焰高漲的後金軍,保衛住孤單無援的寧遠城。

袁崇煥的獲得勝利,尖銳而有力地回答了節節後退的怯戰者,同時也充分證明了他的堅持戰守,寸士不讓這一戰略的正確性。


不可動搖的意志、敢戰敢勝的精神—明末袁崇煥堅守寧錦

3,關於寧遠一役,人們多認為靠的是西洋式大炮。根據史實來看,這種論點是極為片面的,也是不夠正確的。

在當時,大炮只是在雙方距離較遠時可以取得戰果,可是它並不能阻止敵軍迫臨城下。我們不難設想,當寧遠城被掘鑿即將崩陷的時刻,如果沒有城上將士的堅決抗擊,以致冒死縋城火拼;如果沒有居民的參加戰鬥和嚴查奸細,維持地方;單憑几口大炮,能夠打退敵軍,保住危城嗎?絕對是不能的。

戰爭勝負的主要不是武器,而是人,而是由人們的覺悟和團結所發揮出的無敵的戰鬥偉力。寧遠城的戰鬥,完全證明了這個真理。當然,這決不是說,戰爭不需要具有破壞力較強的銳利武器,恰恰相反,一個傑出的軍事家,不但不排斥它,而且要充分利用它,以它裝配部隊,增強作戰技術。袁崇煥平時培養家丁熟練炮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除此之外統帥正確的戰略部署和高超的指揮藝術,也應計算在內,這也是決定勝負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袁崇煥在這方面確是一個表現得極為出色的人物。

寧遠戰後,袁崇煥升任遼東巡撫,權位提高,於是他對保衛關外,恢復遼東作出一套精密而全面的軍事規劃。他的戰略主導思想是:戰守結合,穩紮穩打,一步步進圖恢復。這是他根據當時雙方現實形勢,經過深刻分析研究而後決定的。


不可動搖的意志、敢戰敢勝的精神—明末袁崇煥堅守寧錦

4,皇太極攻城

後金雖然遭到了一次大敗仗,可是,其進攻遼西的野心意圖並未因此而打消。1626年秋天,努爾哈赤死去,由第八子皇太極繼續其業。袁崇煥想借著他們內部發生變動,假意作出可以和談的表示,以便延緩衝突時間,完成築城工程。而皇太極也以初掌大權,並且後金沒有固定的皇位繼承製度,兄弟之間尚待調處,又想用兵朝鮮,因而對袁崇煥也虛與周旋,這樣維持了一段時間。等皇太極發覺對方築城屯田這一戰略措施的嚴重性,就決不再容拖延,在1627年(明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五月裡,冒著炎暑,親率大軍來攻。

此時只有寧遠和錦州二城已修築堅固,其餘尚未竣工。袁崇煥自己擔任保衛寧遠,另由總兵官趙率教負責錦州。在此停戰一年多的時間內,通過嚴格的軍事教育和訓練,以及袁崇煥以身作則地對將士鼓舞策勵,明軍已一變過去怯戰畏敵的儒態,而成為硬骨頭的勇悍部隊。後金軍先攻錦州。

皇太極同其三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也即當時後金的最高統治者,親臨陣地督戰。皇太極以為錦州城新築,應比寧遠易破,並想借此樹立威信,因而戰鬥情況異常激烈。雙方相持近一個月,“大戰三次,小戰二十五次,無日不戰。”

皇太極親自指揮攻打錦州城的南面,戰鬥持續了十六小時,最後還是敗退下來。據沈國元《兩朝從信卷》記載:

“敵軍以傷亡過重,敗回營去,大放悲聲。”

後金軍在寧遠同樣也遇到他所意料不到的強硬對手。這時寧遠明軍不只是如上次戰役那樣堅守城垣,而是出城和敢人進行短兵相接的白刃戰。據袁崇煥的報捷文書說:

十年中盡天下之兵,未嘗敢與奴戰,合馬交兵;即職去年也從上而攻城下;今始一刀一槍而下拚命。

又道:

“職復憑堞大呼,公路進追。”

不難想象,這場戰鬥是多麼勇猛,多麼壯烈!


錦州一役,其重要將領如濟爾哈朗、薩哈廉、瓦克達等均受重創,牛錄厄真陣亡。也可以證明戰鬥之激烈程度。《清太宗實錄》載皇太極憤慨地說:

“昔皇考攻寧遠,不克;今朕攻錦州又未克。若遇此野戰之兵,尚不能勝,其何能張我國威耶!”

然而,儘管如此悻悻,終於無可奈何地偃旗息鼓而退兵了。


不可動搖的意志、敢戰敢勝的精神—明末袁崇煥堅守寧錦

結束語

從袁崇煥堅守寧錦這一歷史事件當中,清楚地揭示給我們要有敢於勝利的大無畏精神。袁崇煥在對敵鬥爭中所表現出的意向堅決,鬥志昂揚,大家後退他不走,敵人威嚇他不怕,正是這種可敬可貴的精神。並且他認識到,必須號召和團結遼東人民共同進行抗戰,才能打敗敵人,保住疆土。所以,後金軍縱然兩次攻勢都極為兇猛,而結果還是歸於失敗。

袁崇煥的全部戰略方針和辦法是極其周密穩健的。通過了築城、屯田、用遼人、聯蒙古等,佈置成一個強固的陣容。他決不冒險輕舉,也不放鬆進取。然後憑此基礎,向前推進,從而實現他的恢復遼東大計。袁崇煥對保衛遼東是具有極大信心的。他說:

“所守之地即信也,信之不可渝而死生以之也;所司之事即其業,業若素之而身命親焉者也。”

這是何等純粹切實而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

因此,經過寧錦兩次大戰,皇太極不敢直窺關門,其多次侵擾中原,都是由長城潛入,而且掠奪完就回,不敢久留,無疑這就是袁崇煥的戰鬥成果。當然腐朽無能走著下坡路的明朝很難抵擋住蓬勃新興的後金勢力,特別是其內部官吏和地方勢力的相繼背明投金,更促進了明朝的崩潰。但正因如此。袁崇煥所表現的高貴品質和卓越戰績更應予以肯定和讚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