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叔医话∣ 揉揉“三太”穴,咽痛不再犯

前情提要

李女士今年40岁,是一名外企主管,常常因为工作繁忙而加班到深夜,平时总会觉得喉咙有异物感,使劲清一清嗓子才舒服些,有时还会咳嗽,偶尔有粘粘的白痰。起初她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没放在心上,只是泡些蜂蜜柚子茶或罗汉果茶润一润。这些天因为手上事情多,李女士便又开了几天夜车,结果老毛病又严重了,还伴有咽痛,声音嘶哑,随便吃了些家里的备用药没见好转,于是丈夫带着她来找到了德叔。


情景再现

李女士才刚进门,便噼里啪啦讲个不停:“张医生,您快帮我看看,最近喉咙痛的厉害,连说话都费劲,吃了好多药都没好……”

德叔:“好的,有话慢慢说,不着急。平时做事情是不是也急匆匆的?脾气大不大?”

李女士:“是有些容易急躁,工作上和家里琐事太多了,有时觉得心烦气躁,情绪很难控制。”

德叔:“口干不干?会不会觉得疲劳?”

李女士:“口干,每天都要喝几大杯水,有时喉咙像火烧一样;的确最近都没什么精神,所以工作效率也比较低。”

德叔解谜

气阴耗损、虚火上扰致咽痛反复不愈

德叔:“你的这些症状是由于经常熬夜,导致气阴耗损,虚火上炎所导致的。长期熬夜,会损耗人体的阴液,此时阴阳失去了平衡,肝脏得不到濡养的同时,肝阳偏于亢盛,气机便出现了紊乱。中医认为肺主气,气机逆乱不畅,肺就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就出现了咳嗽;另外,肝气郁滞久了会生内热,继续耗气伤阴,便有脾气急躁、疲倦、口干等症状。

治疗上,德叔认为应在清肺利咽的同时,兼以降虚火,补养肝肺之气阴。

服用第一剂药后,李女士便觉咽部清爽了许多,七剂药吃完,咽痛、咽部异物感都没有了,讲话声音也一如往常。


日常预防

揉揉太溪、太白、太冲穴,调养肝脾肾

德叔建议像李女士这类经常熬夜的人,每天可以揉一揉太溪穴、太白穴、太冲穴,来调养肝、脾、肾。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可补养肾脏,位于足踝区,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白穴属足太阴脾经,可健脾和中,位于足内侧缘,足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太冲穴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可平肝息风,位于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另外,德叔还建议李女士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如“卧则血归于肝”,能够使精神得到彻底得放松。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无论是听音乐还是读书,或是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操,学会放松自我。

德叔医话∣ 揉揉“三太”穴,咽痛不再犯



养生药膳房

对号入座:咽干、咽痛、干咳少痰或无痰、声音嘶哑者。

冰糖萝卜梨饮

材料:白萝卜100克,百合(干品)20克,梨1个,冰糖适量。

功效:清热生津,润燥化痰。

烹制方法:将梨、白萝卜洗净去皮,切块,百合洗净稍浸泡,与白萝卜、梨一起放入锅中,加5碗水(约125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3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德叔医话∣ 揉揉“三太”穴,咽痛不再犯



专家简介

德叔医话∣ 揉揉“三太”穴,咽痛不再犯

张忠德,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岭南甄氏杂病流派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呼吸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肺结核等,尤其在久咳、顽咳、久喘的中医辨治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对痹症、痛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小儿疳积、小儿咳喘、外感高热、汗症、湿疹、唇炎等各种疑难杂病有较好疗效。同时喜用药膳,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体质善用个体化药膳进行预防与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中医流派门诊;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特需门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