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平江医共体惠民记

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平江医共体惠民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张脱冬

“微创手术创口小、恢复快,不易感染。以往我们一年做的微创手术不超过100例,医共体建成后,县一人民医院向我院派驻骨干力量,去年一年做了300多例。”3月22日,平江县二人民医院外科主任方杰告诉记者。

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平江县自2018年开始探索医共体建设,组建以县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四人民医院和五人民医院为龙头,覆盖全县3个区域、30余家成员单位的医共体。

去年,平江县被列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县卫健局副局长李中元说,医共体建设旨在整合县域医疗资源,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

村民不出乡镇,享受优质服务

战“疫”期间,平江医共体建立“村医排查,乡镇监测、预检分诊,疾控机构处置,县级医院诊治、转诊有序”的分级防控应对机制。医共体医务人员全力参加,共登记涉湖北人员10541人,流调搜索确诊病例8例、密切接触者224人。2月21日,省卫健委发布消息,平江县成为岳阳市首个由中风险C类地区下调为低风险地区的县(市、区)。

去年6月,平江县安定镇卫生院增设泌尿外科,请来医共体成员单位专家坐诊,村民不出乡镇就能享受到县级优质医疗服务。目前,该院已做泌尿外科手术121台。

“手术快,效果好,就诊方便,医疗费报销比例比县城的医院还高哩!”安定镇54岁的村民曾救枚在镇卫生院做胆结石手术后,对治疗效果很满意。

去年,平江县实行药品集中采购配送,药价平均降幅达12.41%;老百姓留在县内住院,较2018年县外住院费减少500多万元;个人自负医疗费减少320多万元。

城里专家下沉,乡医水平上升

记者走进上塔市镇卫生院,从发热门诊到公共服务区,再到住院部,储物间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医务人员个个精神抖擞。每个角落都一尘不染,处处透着温馨和舒适。

建立医共体后,平江县五人民医院派刘佳玉下沉到上塔市镇卫生院担任执行院长。“通过医疗资源整合,医院、患者都受益。”刘佳玉说,“去年5月,卫生院增设远程诊疗,病人在乡镇医院就能享受三级医院的诊断服务。”

每周一至周三,平江县五人民医院都会派专家下沉上塔市镇卫生院,跟随卫生院医生下乡、到住院部查房、对卫生院医生进行培训。在镇卫生院工作了2年的护士陈珊珊说:“现在工资提高了,学习机会也多了,学习氛围更浓了。”

平江县还投资9.6亿元支持县级医院建设,每年安排1200万元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去年,共引进省市三甲医院专家教授120余人轮流下沉平江;330余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下沉乡镇卫生院;通过5个固定课堂培训乡村两级医务人员5000余人次,医疗机构硬件、软件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

实行分级诊疗,实现资源共享

春风习习,杨柳依依。记者在长寿镇中心卫生院看到,“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的牌子特别醒目。卫生院负责人对记者说,两家单位联手后,病患转院治疗方便快捷很多。

2月24日19时50分许,84岁的方某某因消化道出血导致昏迷,长寿镇中心卫生院立即对他进行诊断、抢救。患者半小时后恢复了意识。

20时52分,卫生院向县一人民医院提出转院申请,对方立即联系急诊科,开辟绿色通道, 8分钟内一切准备就绪,方某某到位后顺利接受治疗。3月5日,方某某治愈出院。

“一站式服务,节约了时间;辅助检查资料共享,节省了费用。”长寿镇中心卫生院主任医师李立新说,“救治患者就是和时间赛跑,若不是分级诊疗使得抢救、上转及时,方某某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平江县出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医共体内部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机制。以病种为抓手,通过分级诊疗,让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在基层得到解决;疑难重症在大医院得到诊治。去年,县内上转1.6万余人次,下转乡镇500余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