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人類的自我意識,是從鏡子中認識自己的臉開始的。當海面化作了鏡子,我們看到了什麼......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有人在照鏡子的時候,總是被這個問題折磨。在我們中間,有的人一照鏡子就是幾個小時,在不同的光線下,用不同的姿勢反覆照,越看越驚恐;有的人在商店試穿衣服的時候,要站在離鏡子10米遠的地方,否則就會焦慮不安;有的人在開車的時候,不停地用後視鏡查看自己的臉,因此出了車禍;還有的人因為太討厭自己的樣子,於是用打碎的鏡片自殺。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這些人的外表實際上完全正常,他們之所以感覺自己丑,是因為得了“軀體變形障礙”,又被稱為幻醜症、美麗強迫症。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在《美國醫學會雜誌面部整形外科學卷》上發表研究表明,頻繁使用濾鏡美顏可能誘發心理問題。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你可能覺得言過其實了,照個鏡子P個美圖有那麼嚴重嗎?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根據歐美的研究數據,軀體變形障礙的患病率,在一般人群中為2%左右,比厭食症、強迫症以及其他很多心理疾病更為普遍而患上這種疾病的人

99%的人社交功能受到干擾,94%的人感到抑鬱,90%的人無法正常工作和學習,80%的人曾考慮過自殺,有過自殺行為的佔25%。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所謂接納就是不僅喜歡自己的優點,更要接納自己的缺點。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面對外面,用窗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面對自我,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汙點。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並不是所有喜歡在意外貌的人都是“身體畸形恐懼症”患者,如何來區別呢?可以用四個步驟來自查一下: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雖然軀體變形障礙與普通的對外表的擔心有本質的差別,但它們都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們對外表越來越焦慮。而這種焦慮,實際上是一種關於自我的焦慮。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利提出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鏡子就是認識外界和認識自我的“窗口”,它能夠提供我們觀察事物的方向和光亮;同時,鏡子也有“邊框”,邊框就是我們自己想象出來的障礙。

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角度,當我們攬鏡自照,破碎的不僅是鏡子,破碎的還有自我。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心如窗,就看見世界;心如鏡,就觀照了自我。

洞見內心,轉化積極能量

洞見內心的有效前提是“

瞭解自己”,轉變自我思維方式;洞見內心的堅強後盾則是“欣賞自己”,轉變自我行動力。

學會多鼓勵和讚美自己吧!它不僅能改變你的行為,更讓我們保持耐心和希望。拒絕低自尊和不自信,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積極的能量。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外貌的改變可能一副美顏相機就足夠,但是內在的改變卻需要長年累月甚至是一輩子的堅持。


我根本就不醜。也許,在下一次不經意看到鏡中人,你能看到我暖暖的笑容。


破碎的鏡子|其實我一點也不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