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会抑郁,我们会不会也“抑郁”

留下的才是瑰宝,失去的不一定失去

第一、无法突破自己

张国荣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极致的价值追求,努力活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唱歌要唱出心声,演戏要入戏,就连做人也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如果唯一让自己不满的,肯定是无法突破自我成长的“瓶颈”抑或是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么就改变自己,张国荣从来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

张国荣会抑郁,我们会不会也“抑郁”


第二、自己爱的和爱自己都已经远去

张国荣是孤独的,他从小到大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爱是有限的,原生家庭非常有钱,有地位,可都不是他想要的,张国荣对情感更敏感,他对周围环境变化有一个较深的认识。2003年是个特殊的一年,身边几个特殊的朋友都生病、离世,让他内心无所适从,自己孤单飘零的生命中陪伴他的越来越少。

张国荣会抑郁,我们会不会也“抑郁”


第三、其实很讨厌狗仔和媒体

张国荣作为巨星,他依然免不了去被狗仔、娱乐记者、以及其他小报无良记者的跟踪,明星是没有隐私的,他们的生命不属于自己,属于公共资产,他们的生活是吃瓜群众的谈资,多少当红的艺人被这些人毁了,他们作为明星清清楚楚。

第四、深度抑郁,严重影响生活

患上抑郁症的“哥哥”失眠是经常的事,吃安眠药才能睡着,可睡着了,梦中一样的焦虑和煎熬,严重影响自己生活和工作,可能说服别人只需要一个理由,可是说服自己,一个理由显然不够,况且他从来不喜欢自欺欺人。

第五、心小,气量大,气的哥哥不说话

哥哥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就像他唱的歌一样,洒脱的做人,像不羁的风,不管世俗纷扰,只要追求内心的安逸,那么便沉默是金,哥哥很少给媒体和别人讲这些,他知道没有用,显得有点故作呻吟,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第六、无法改变世界,对这个世界伤心了

其实但凡哥哥对世界还有一点点希望,不至于他从楼上跳下去,他打电话给自己经纪人,一跃而下,就是让经纪人照顾好自己的遗体,不要把不堪留给世人,4月1日愚人节,哥哥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第七、从小缺失爱,太敏感

父母对于张国荣是冷淡的,张国荣兄弟姐妹多,又生在豪门,物质生活要比一般人要好太多,但他更注重精神修养和价值追求,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到演艺圈发展的职业规划,一度和家里吵,并且创业时间挫折累累,一度唱歌不被接受,还被黑社会逼着拍自己不想拍的电影。

第八、哥哥是个哲人,愿意把最好的留给人间

哥哥的哲学修为是很高,他的死亡不是轻生这么简单,他注重的是“灵魂归属感”,他更像一个诗人,他对世俗仅有的美好都放弃了,他愿意听从内心的声音,如果给这方天地留不下美好,那么就撕碎他,他其实不想看到自己碌碌无为的自己,也不想看到狗仔口中“是是非非”的合集。他只想一个人静静。

张国荣会抑郁,我们会不会也“抑郁”


第九、抑郁通过药物治疗,容易让神经崩溃,精神错乱

后期的张国荣已经没有创作作品的客观条件,他的心安不住了,为了唱歌也是蛮拼的,告别歌坛、复出、开演唱会,他尝试过所有舞台效果和自我提升,甚至雌雄同体的存在,他不在乎别人看法,可以穿高跟鞋、丝袜、以及长发飘飘。只为追求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张国荣会抑郁,我们会不会也“抑郁”


第十、刹那芳华,终成永恒

一跃而下的张国荣,其实更多是人们对他的认知,没人想到这么一个人会以这么不体面的方式结束,也嘲讽了世人和艺人之间的虚伪,跳楼不需要的勇气吗?需要,还需要放下。

也许张国荣离开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虽然深死,灵魂和追求却是不朽,更多的人了解张国荣以及背后的故事,张国荣做人做事都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国荣的地位其实和一般艺人是有差别的,人们对张国荣最大的宽容和理解,尊重一个一生都在奉献的人,况且他创造的价值和精神价值,可能是普通人几辈子都创造不了的存在。

抑郁症是病,也是困扰人类发展的绊脚石,因为有些病无法治疗,所以生命弥足珍贵,生命太短,只争朝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