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艾滋病患者更容易患上結核病?

孫雪涵


在世界範圍內,結核病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死於結核病。即使在歐美國家,醫療條件好而營養充足,但是結核病仍然影響著這些國家的許多艾滋病毒感染者。

結核病是一種機會性感染,只對免疫功能弱的人群造成威脅。結核桿菌進入免疫功能正常的人體後會受到免疫系統的有效反擊,其中巨噬細胞和T細胞構成的細胞免疫能力是對付結核桿菌的主要力量。

艾滋病人發展到一定階段,細胞免疫功能被HlV病毒摧毀,隨著CD4T細胞計數的減少,尤其當CD4T細胞計數小於300時,結核病感染的風險就會增加。

這樣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艾滋病患者更容易患上結核病了。同樣的道理,艾滋病患者更容易遭受機會性真菌感染和機會性腫瘤(如卡波西氏肉病)的侵襲。


柳葉泉醫學博士


什麼是艾滋病

相信大家對艾滋病一定不陌生但是要讓大家陳述出艾滋病的全稱相信有一部分朋友可能陳述不出來。艾滋病在醫學中的全稱叫做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也就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縮寫簡稱AIDS,中文諧音艾滋。

在回答為什麼艾滋病患者更容易患上結核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確艾滋病的病程進展以及,在進展中哪一個病程更容易患病。

HIV與AIDS的區別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也就是我們說的艾滋病AIDS,是指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英語: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縮寫為HIV)侵犯人體之後導致的人體免疫缺陷。我們日常說的HIV是指侵犯人體的病原體,而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疾病,這點需要大家明確下。

艾滋病的臨床階段

無論是普通的細菌入侵還是簡單的病毒感染在人體內不會立刻引起疾病發生,病原體在我們體內都會經過一個潛伏一個較長或者較短的時間。同樣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侵犯人體之後引起人體發病均需要經過一些階段。而在臨床階段中艾滋病的過程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 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垂直傳播以及性傳播。在日常生活中不潔的性生活,不衛生的醫療過程以及患者分娩過程均有可能使HIV病毒進入人體。

HIV病毒進入人體之後病毒病毒會迅速繁殖,每毫升血液最多可含有數百萬個病毒。同時HIV 的狡猾可怕之處在於他會主動識別並攻擊人體免疫細胞上面帶有CD4+表示的免疫T細胞其中包括。此時人體的免疫T細胞並不只有帶有CD4+標誌的細胞,其他帶有CD8+等T細胞會承擔免疫系統的主要工作會殺死感染HIV病毒的細胞。

(HIV病毒症從淋巴細胞中散播出來)

此時人體會產生HIV病毒的抗體,大部分的病毒會被清除但是並不能清除所有的病毒。此時病毒攻擊的CD4+T細胞開始逐漸恢復戰鬥力。在此過程患者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症狀例如:

發熱、全身不適、肌肉關節疼痛、腹瀉、皮疹、淋巴結腫大等與其他常見疾病類似的症狀。CD8+細胞清除大部分病毒後CD4+細胞逐漸恢復過程症狀大概會持續10-14天后恢復,而此時的病毒卻悄悄潛伏在體內等待下一次的暴發。

  • 潛伏期

由於CD4+以及CD8T細胞的作用,免疫系統將大量的病毒清除,病毒不敢太過造次便開始在人體內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策略潛伏在人體淋巴結內。除了直接殺傷CD4+細胞之外還會改變包括輔助型T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等,免疫細胞的運作模式,混餚視聽使我們的監察細胞喪失對HIV的監控,在人體內逐漸瓦解以CD4+細胞為主的細胞。

(下圖為病毒釋放瞬間動態圖)

  • 艾滋病期

而CD4+細胞是辨別人體外來物質的主要細胞,一旦人體內每微升血液中CD4+T細胞數量低於200時,人體免疫系統的內靠細胞免疫監視的免疫功能就幾乎完全失去。此時的病人常出現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全身出現無故的發熱、疲勞、食慾不振、消瘦、體重下降、睡眠時冒汗等症狀。免疫系統的崩潰導致平時不易感染健康人類的細菌、真菌、病毒都可以輕易感染人類。

其中最常見可被界定為艾滋病發的併發症依次序為肺囊蟲肺炎、結核病、真菌感染、馬爾尼菲青黴菌、卡波西氏肉瘤、分枝桿菌、鉅細胞病毒等。

結核病便排行第二位是艾滋病最常見的併發症。

結核病

我們先看一下一組數字,2014年全球大約有960萬開放性肺結核患者,150萬人死亡。在結合病患者人群中接近有13%的患者是艾滋病患者。可見艾滋病與肺結核的關聯性是多麼的密切。那麼到底為什麼艾滋病患者更容易患上肺結核呢,首先我們要明確:

  • 結核桿菌感染的一般流程

結核桿菌在患者咳痰、咳嗽、噴嚏在飛沫上達到一定感染的濃度後,才能達到感染的效果。隨著飛沫飄蕩在空中,直徑小於5um的飛沫會躲避人體呼吸道中纖毛的防禦作用,會直接進入人體的肺泡被肺泡內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吞噬。對於吸入菌量較少,毒性不強的宿主的吞噬細胞是完全可以應付的感染並不會發生。

  • 艾滋病患者的特殊體質

結核桿菌是細胞內感染,主要靠T細胞與感染的細胞發生反應,後清除細菌。但是因為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統在艾滋病的第三階段發病期,細胞學中的CD4+T免疫細胞數量過低,無法承擔人體的免疫防衛作用,增大了細菌入侵、逃逸人體的幾率。

結合桿菌強大的生存能力在乾燥的環境中可存活6-8個月,即使在消毒劑的作用下依然可以以孢子的方式存活數個星期。即使被人體內強大的吞噬細胞吞噬後,在面對吞噬細胞內溶解酶以及活性氧成分時結核桿菌蠟狀的厚層酶菌酸結構也可輕易的保護自己防治自身受到傷害,並大膽到在巨噬細胞中複製繁殖最終殺死巨噬細胞,惡性循環,感染全身的各個部位包括肺部、心臟甚至是骨骼。

總結

艾滋病患者在艾滋病臨床的第三階段機體免疫防衛層面弱,結核桿菌生存能力強是使艾滋病患者的更容易感染結合桿菌發展成結核病的根本原因所在。



艾滋病病人會容易患結核病。艾滋病病毒攻擊的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人體免疫免疫缺陷,合併各種機會性感染。因此艾滋病患者一旦感染結核菌就很容易患有結核病。一些調查顯示正常人感染結核菌後,一生中患有結核病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十,而艾滋病患者感染結核菌後患有結核病的可能性一年就佔百分之十,所以艾滋病病人容易患結核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