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原本热闹的城市变得安静。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全民战“疫”。西青医院日夜奋战,驰援武汉、支援一线不断调兵遣将、不断培训上阵。

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而自疫情发生以来,西青医院“院感人”首当其冲的同一线医护人员一道投身到感控前沿,并一刻不停的忙碌着。张松丽身为院感工作的骨干力量,从疫情之初就积极投入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无论是全院培训、上报数据还是参与流程制定等等,样样工作都有她的汗水。其后,当她接到支援海河医院“红区”的感控工作任务时,又毫不犹豫、立即前往。

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疫情即命令,防控刻不容缓。自疫情开始,张松丽在医院加班加点,已成了她们科里的家常便饭,张松丽年幼的孩子因无暇照料也只能托付给他人。每天都要有全院培训、统计上报数据、参与流程制定等大量工作要做,在王智杰科长带领下,她忘我奋战、不知疲倦。多日连续工作后,在2020年2月16日,又接到了天津市卫健委紧急通知,她作为感控骨干被抽调到海河医院支援定点医院感控工作,张松丽二话不说,立即奔赴。

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业的研究生、一名共产党员的张松丽,在西青医院公共卫生科已有6年的工作经验。她想,到海河医院深入“红区”开展感控工作,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和考验!到那里继续履行一名院感人、一名党员的职责和使命!

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分配给她的主要任务,一是对预备进驻海河医院的外院医疗队医护人员进行防护用品穿脱的培训与考核,二是到脱污区现场监督指导工作人员出污染区脱掉防护用品的过程。培训考核对她来说轻车熟路,但现场“红区”督导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工作。“熟悉”是因为防护用品穿脱方法早已熟烂于心,“陌生”是因为真正穿上防护用品进入红区工作,对她来说这是第一次。虽然心中忐忑,但没有太多恐惧,更是没有退缩。她一下子成了红区医护人员安全最后一道关卡的守护者,工作起来万分小心。

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在十四天的工作时间里,她每天都要进出红区两次。在那个1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待上三到四个小时,每次脱下防护用品时,自己的汗水会不由自主地从脸颊上淌下来,脸上、手臂都是压痕......有人问疼不疼,她摇摇头说跟那些穿的更多、工作强度更大的医护人员、保洁人员相比,自己这点儿辛苦不算什么,反而更能体会到这些医护人员的艰辛和伟大。

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因疫情需要,时常会有新的医护人员加入战斗,每个班次张松丽都会询问有没有新来的,对这些人会重点关注,一步步详细指导。一开始还担心别人会烦,但是很快这个顾虑就被打消了,在这里不仅没有人嫌弃她的唠叨,反而有医护人员不止一次地对她说:“谢谢老师,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每每听到这些话,她的心里都感到无比满足和自豪。张松丽想,口罩虽然遮住了彼此的笑容,却挡不住互相的信任,再累都值了。十几天下来,她所在的脱污监督小组共督导了440余人次脱污过程。经过持续督导,大多数医务人员脱污技能、手卫生意识及依从性均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肯定。

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除了要督导脱防护用品,张松丽还主动承担起脱污区的消毒工作。每个班次医护人员离开之后她都会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封扎医疗废物并喷好消毒液,然后自己再脱防护用品,以节约下一班次护士的时间。她总是最后一个回到清洁区、最晚吃午饭的那个人。

西青医院支援海河医院的公共卫生科骨干工作点滴

张松丽说:“疫情当前,院感人必有担当,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莫大的成长和收获,虽累犹荣”。她勇敢精心地在红区为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把关十四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光荣任务,为抗疫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