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团队和腾讯组建实验室攻坚"救命"AI,腾讯已站在下一个风口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隔离了人们的紧密接触,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阻断疫情传播、便捷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有效手段。特别是作用于医疗方面,人们甚至称之为:"救命的AI"。其中,腾讯救命AI为整个战疫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3月18日腾讯2019年Q4财报正式发布,2019年全年腾讯营收3772.89亿同比增长21%,净利润(Non-IFRS)943.51亿同比增长22%,高于市场预期。

腾讯在医疗方面的努力和付出,对"新基建"加速落地的作用引起了业内外的关注,更是让投行纷纷给出增持建议。


救命AI助力秒级识别新冠肺炎


2月21日,搭载着腾讯AI医学影像和腾讯云技术的人工智能CT设备在湖北方舱医院成功部署。除拥有3690张床位的武汉日海方舱医院之外,首批设备也落地武汉协和西院和洪湖市人民医院。

钟南山团队和腾讯组建实验室攻坚

通过这套设备,AI算法只需数秒即可助力医生识别新冠肺炎,将大大缓解当地CT筛查能力不足的压力。


按照一次胸部CT产生300张影像计算,医生肉眼阅片将耗费5-15分钟。而AI与人工协作的方式,将大幅提升检查效率,减轻医生工作量,并让患者得到更及时的治疗。


这是名副其实的"救命"AI!


互联网+医疗成了战疫救急方案


上述仅是腾讯救命AI的其中一个案例!面对新冠病毒疫情的传染性,互联网+医疗成了这次战疫的救急方案。


面对疫情,腾讯迅速上线了发热门诊地图、在线问诊、腾讯健康码等。"码上管理"流动人员提升了准确度和效率;AI算法和云计算缩短了疑似病例基因分析和CT影像的判读时间;在线问诊、疫情地图便利病患就诊;政府和企业的"数字防疫系统"在防疫的同时,提高了复工效率。


同时,2月5日企业微信发布3.0.4版本,新增群直播、收集表、在线问诊、在线会议支持300人、紧急通知支持1000人、疫情专区等6大能力。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通过企业微信为部分患者看病,在线问诊上线后的四五个小时内,就有超过4000名市民进行咨询。医院200多名医生请愿入驻,极大缓解了医院接诊压力,并避免患者来院就诊交叉感染的风险。


地处西部的宁陕县医院也通过企业微信搭建了在线问诊平台,仅两个小时就完成配置,上线后半天就开展50多例患者咨询。


钟南山团队和腾讯组建实验室攻坚


除文字问诊以外,企业微信还支持音视频问诊、无消息自动结束问诊、拉群集中沟通与提供建议,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救命的AI,腾讯站在了风口上

看好"救命AI"的还有钟南山。2月27日,钟南山院士团队与腾讯公司宣布达成合作,共同成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双方团队将围绕流行病筛查、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流行病疫情预测预警展开深入的科研合作。

钟南山团队和腾讯组建实验室攻坚

具体包括利用"腾讯健康"小程序等互联网平台,筛查高危人群并给予就医指引,联动线上医疗服务与线下医疗机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常见肺炎、肺结节、肺癌等全肺胸部疾病,研究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判读筛查技术;针对新冠肺炎等多种流行病,以人工智能辅助临床决策技术,建立辐射全国的疾病上报和预测预警系统。


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人们更清楚的意识到,医疗行业急需一个更优秀的"医疗 AI 助手",而腾讯不偏不倚就站在这个机会门口。腾讯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工作,正是在努力使用AI技术,将监测、早筛、分级等方法通过智能设备及互联网平台,从医院场景迁移到居家场景下,以便更加方便地获取到真实世界证据,用于相关疾病的研究。


在2019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演讲时也表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未来10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智慧医疗是腾讯关注的重点。


而本次疫情,让医疗AI无论是在用户习惯培养,还是市场接受程度都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近期国家卫健委两次发文鼓励开展互联网医疗进行疫情防控,一些省市不仅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速度,部分互联网医疗也被纳入医保支付,行业的春天正在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