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計劃及願景

事實上,在汽車市場從“增量競爭”向“存量競爭”轉型的今天,傳統4S店的弊端日益凸顯,經銷商門可羅雀,廠商矛盾頻頻爆發,零售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汽車新零售所倡導的“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已然成為備受關注的新模式。

隨著信息流、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承載著線上線下緊密結合、互通互聯的重要使命。打造大數據精準營銷汽車互聯網平臺,為中國汽車用戶提供專業、豐富的互聯網資訊服務,併為汽車廠商和汽車經銷商提供卓有成效的互聯網營銷解決方案。鎖定百萬、千萬終端用戶數據,拉動銷售,推動中國汽車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康正好車成立之初,便依託康正汽車集團佈局全國渠道網絡,瞄準渠道下沉,互聯網+的創新汽車行業營銷模式,旨在打造多位一體的汽車新零售生態體系,優化汽車交易流通,提升康正好車汽貿合作商運營水平,提升效率及保障客戶體驗。康正好車,惠及中國,推動中國汽車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

01

康正好車網線上平臺免費推廣:

康正好車萬店連鎖店面導入康正好車網,客戶可以通過導航界面搜尋到線下經銷商。客戶資源導入線下,免費直推店面,提升知名度,創造更多豐厚收益。

02

互聯網+小店模式:

最能體現“互聯網+小店”精神的是康正汽車推出的“眾籌”策略,把眾籌中的“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項目作為眾籌對象,吸引投資人投入資金的方式參與康正小店的股權融資,並獲得經營分紅。

03

選址容易、當月開業:

小商鋪、小門市店都是我們的目標。原來選址至少半年以上,現在完全可以做到當月選址、當月開業。

04

房租少、投資少:

房租一年10-20萬,輕輕鬆鬆開店,無壓力。

05

人員少、運營管理成本少:

單店配置2-3人,運營起來井井有條,解決人員開支問題,節約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06

裝修簡單,快速開業:

店面面積小,縮短工期,減少費用,快速開店營業。

07

風險小、利潤高:

投資少、運營成本極低,投資風險小,當月產品銷售收入即刻轉化為利潤。

08

萬店連鎖化模式優勢:

康正好車線下門店數量基數大、利益直接,有利於調動積極性和創造性;連鎖系統集中管理指導,有利於提高門店的經營管理水平;統一進貨,有利於各門店降低成本,享受規模效益的好處。

09

集中採購車輛:

全國的超市店和小店統一康正品牌效應,由集團公司與汽車主機廠洽談車輛集中採購,節約成本,提高利潤。

10

管理風險低:

當地的法人具有直接運營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等相關權利,可以根據店面運營及時調整,保持最佳運營狀態。

11

店面經營優勢:

同等銷售量,場地租金低,人員成本少,風險小,盈利能力強。

12

200+實體店及500餘家正在籌備中的店面輻射全國彰顯品牌價值。

“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計劃及願景

13

康正好車擁有多重強大的進貨渠道共享、資源共享:

擁有業內領先的汽車經營銷售模式,八大進貨渠道,海量優質車源,全國聯保,滿足消費者的購車需求。

14

汽車主機廠品牌合作:

主機廠品牌合作:以量取勝,連鎖店面,訂單式銷售能夠集中進貨,節約成本;

新能源汽車交付門店&店中店經營&新零售交付中心&網約車線下交付門店&雲出行車輛交付門店.

“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計劃及願景

15

拿貨成本低、銷售利潤高:

“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最低的進貨價。在同樣零售價前提,提高銷售利潤。

16

複製速度快、店面數量多:

“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選址、落地、開業速度提升10倍以上。原來一年增長50-100家,現在可以做到500-1000家。

17

真正做老闆:

經營權、人事權、管理權、財務權都交給合夥人,真正翻身做老闆。

“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計劃及願景

18

康正汽車迎戰上市,萬店連鎖共享市值回饋:

康正汽車符合企業高標準上市的5個要求:商業模式 ; 營業流水 ;營業利潤 ; 行業發展空間 ; 增長率 。

19

集團全面支持:

集團公司建店支持,招募合夥人費用的70%用於店面的選址、裝修、人員成本、運營費用,30%用於集團公司品牌使用費、管理費用。

店面籌備期,集團公司頒發“康正好車”品牌授權,所屬地域店面招募合夥人完畢,當月選址,當月營業。

集團公司為開業店面免費提供:

Ⅰ:店面VI設計支持

Ⅱ:店面財務管理支持

Ⅲ:店面人員培訓支持

Ⅳ:車源、客源雙向支持

20

汽車圈中連鎖大鱷:

康正汽車集團將成為中國汽車連鎖店面最多、汽車連鎖企業最大,創造上百萬臺的銷量,拿到更多的優勢車源,和更多的主機廠進行合作,年銷售利益會達到上百億,真正成為汽車圈中連鎖大鱷。

汽車新零售“康正好車互聯網+萬家連鎖小店”開創汽車行業新紀元,必將書寫中國汽車發展史上的商業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