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縣博物館藏楚國金質貨幣郢爯金鈑

公元前632年,楚國於城濮之戰中敗於晉國,楚國的疆土開拓方向便開始由主要向北改為向東和向南。公元前622年,

楚穆王滅六(今安徽六安)。公元前615年,楚穆王伐巢(今安徽巢湖)。公元前447年,楚惠王滅蔡(今安徽壽縣)。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遷都鉅陽(今安徽阜陽),並於公元前241年又遷至壽春。直至楚國滅亡的公元前223年,壽春一直是其活動中心。

蚌埠地區與楚文化的關係,也是隨著這一步步的擴張而愈發緊密的。以郢爯、郢爯金鈑,殊布當釿、蟻鼻錢為代表的楚系貨幣在蚌埠地區多有出土,今天我們就來走近珍貴的楚國金質貨幣。

懷遠縣博物館藏楚國金質貨幣郢爯金鈑

懷遠縣博物館藏郢爯金鈑

懷遠縣博物館藏的這塊郢爯金鈑,2007年發現於蚌埠市懷遠縣龍亢鎮。該金鈑長8釐米,寬7.7釐米,厚0.2釐米,重277.8克。正面有21個“郢爯”印戳,完整印文13個,殘缺印文8個。該金鈑兩端凹入,四角外伸上翹,呈不規則正方形,如龜版的下端形狀,薄厚不一。幣面鈐印,陰文“郢爯”二字,為鑄造時印模戳記。印的作用在於彰顯信譽,故而儘量使金鈑的每一處均有印記,以避免使用過程中切割出無印記的小塊。

對於郢爯金鈑的產生時間,研究者意見分歧很大,春秋早期、中期、後期、晚期,乃至戰國晚期,均有學者持論。然而,郢爯金鈑的演變還是合乎早期稱量貨幣的演變規律的:大體上形狀是由不規則趨向規則,由曲版趨向平面,由厚變薄,同一金鈑各部分由厚薄不一趨向均勻,印記由疏變密,由少變多,每一印記平均的黃金由重變輕,含金量則由低到高和由不一致到一致,幣文寫法由古樸、獨特趨向戰國時期較為通行的篆體。

懷遠縣博物館藏楚國金質貨幣郢爯金鈑

“爰”與“爯”字體的演變

那麼印文上的“郢爯”二字作何解釋呢?

對於第一字“”,其位於今湖北江陵,為楚國最鼎盛時期的國都。但在公元前278年為秦將白起攻破。公元前241年,楚國遷都壽春,仍然用郢的名稱,郢已成為楚人國都的代名詞。

對於第二字“”,該字早年被普遍釋讀為“爰”,表重量單位。但是隨著古漢語專家將“爰”字與“爯”字的寫法從甲骨文、金文到漢代的碑文隸體的演變形態成功排列,並配合新出土文物中的“爯”字,故而得出金鈑上的文字應為“郢爯”,而非“郢爰”。

“爯”字本意雖亦表計量單位,但是郢爯與郢爯金鈑為稱量貨幣,隨需而取,無固定值

,所以“爯”可能是一個純粹的貨幣名稱。除了“郢爯”之外,還有“陳爯”、“專爯金”、“盧金”、“鼒”等多種印文。第一字多為地名,可能表示該地所鑄或經該地政府允許鑄造的楚國金幣。

懷遠縣博物館藏楚國金質貨幣郢爯金鈑

五河縣博物館藏郢爯

1998年蚌埠市五河縣劉集鎮的一處戰國時期窖藏,出土了七塊楚國郢爯,均色澤金黃,大小形狀不一。懷遠縣的整塊郢爯金鈑與五河縣的七塊方形郢爯,不禁讓人疑惑其流通的方式。相較於流通廣泛的蟻鼻錢,作為貴金屬貨幣的郢爯,黃金價值高,要求重量準確。因此,為適應楚國黃金貨幣的流通與使用,用以稱重的天平與銅環權便出現了。

一套稱重設備基本由一根天平杆、兩個銅盤以及若干個大小不等的銅環權組成。在郢爯的流通過程中,應當是將所需的黃金數量由金鈑上鑿下來,經過天平權衡,方知其重量。作為貴金屬稱量貨幣,郢爯的實際價值還與其成色相關。郢爯的含金量差別很大,即便同時間、同地點出土的同一印文的郢爯,含金量也不完全相同。總體而言,郢爯的含金量高的達99%,低的僅70%,對於大量流通的貴金屬貨幣,已實屬不易。

懷遠縣博物館藏楚國金質貨幣郢爯金鈑

湖南省博物館藏戰國楚“鈞益”銅環權


懷遠縣博物館藏楚國金質貨幣郢爯金鈑

用天平測不同大小金鈑重量示意圖

郢爯,作為國家貨幣制度的組成部分,隨著楚國滅亡而終止鑄造。

然而,黃金有其自身極高的價值,且相較於蟻鼻錢這種計枚使用貨幣,郢爯稱重使用,在流通中無須改鑄。所以,郢爯在楚國滅亡後繼續流通於市,直至漢文帝至漢武帝年間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