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厭奶”了,怎麼辦?

看到有寶媽留言,“我家崽四個多月了,這兩天感覺她不喜歡喝奶了,餵奶的時候喝幾口就東張西望一下,然後再喝幾口就不喝了,哄著再吃點還不樂意哼唧哼唧的,真是人小脾氣倒不小,她這是“厭奶”麼?要怎麼辦啊,經常這樣會影響生長髮育吧,有些擔心~”

“厭奶”?

所謂的“厭奶”,其實並沒有出現在醫學教科書上,只是寶爸寶媽和一部分醫生對寶寶吃奶量下降或吃奶時多時少、不規律的一個說法。

“厭奶”大都見於一歲以內的嬰兒,四個月左右的寶寶比較多見,寶爸寶媽也會在這個階段比較焦慮,擔心寶寶營養攝入不夠,從而影響生長髮育。

寶寶”厭奶”了,怎麼辦?

寶寶為什麼會“厭奶”?

“厭奶”有“病理性厭奶”與“生理性厭奶”之分。

所謂的“病理性厭奶”,是寶寶由於身體出現某種疾病,影響了奶量的攝入或規律。這時寶寶除了厭奶,還會表現出其他的異常症狀,比如睡眠質量差、精神差、易哭鬧、發熱、嘔吐、腹瀉等。

應對法:這類厭奶是很容易得到寶爸寶媽的重視的,及時就診,病好後自然就能緩解厭奶問題。

“生理性厭奶”,是寶寶生長髮育過程中會出現的現象,並不是說明寶寶生病了。

1.寶寶生長速度減緩

一般寶寶出生後頭三個月是體重的快速增長期,主要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的狀態。大部分寶寶在3月齡時體重能達到出生時的2倍。3個月後發育速度逐漸減緩,一般1週歲時體重為出生時的3倍,2週歲時體重為出生時的4倍。

生長髮育速度的減緩,是寶寶奶量減少的一個主要原因。

寶寶”厭奶”了,怎麼辦?

2.寶寶神經發育逐漸成熟

寶寶出生後其神經和感知覺就在逐漸向更成熟的方向發育。除了吃奶外,開始關注周圍環境及家人,吃奶時若周圍有聲響,會分散ta的注意力;尤其是4月齡左右乳牙萌出,牙槽發癢發脹,也會導致喝奶時專注力下降和(或)奶量下降;4-5月齡味覺發育逐漸成熟,添加輔食後會不再單純滿足於奶的味道,會表現出不愛喝奶。

3.母乳量或口味變化

有時寶寶不愛喝奶還有寶媽的原因,寶媽乳汁分泌不足或是寶媽吃了某些可能會改變乳汁口味的食物等,都可能導致寶寶奶量減少的原因。

寶寶”厭奶”了,怎麼辦?

寶寶“厭奶”怎麼辦?

對於“病理性厭奶”,需要寶爸寶媽及時帶著寶寶就醫,病好了厭奶情況自然會好轉。

對於“生理性厭奶”,寶媽們需注意:

給予寶寶充足高質量的母乳,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心情舒暢;

哺乳時確保環境安靜,不要有嘈雜聲分散注意力;

寶寶萌牙期間可以給寶寶磨牙餅乾、磨牙棒緩解牙齦不適;

添加輔食循序漸進,從少到多;

注意不要強迫餵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