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奶——經歷過才知道什麼一級恐怖

在媽媽的眼裡,孩子的人生第一大事,莫過於“吃”!

每每看到小娃急吼吼往懷裡鑽的時候,就忍不住母愛爆棚,彷彿自己正在做的,是這天底下最光榮的事。

可是,某天開始,從前看見奶就兩眼放光的娃,突然看見奶頭就哭,硬塞進去還會吐,此情此景哪個當媽的不會受到一萬點傷害?

最後,喂個奶搞得跟做賊似的,還得趁著人家快睡迷糊了偷著喂。好像喂得不是奶而是藥;好像不是愛他而是害他一般,咱這奶牛當得也著實委屈了些。

委屈到也不怕,就怕委屈受盡娃還是不吃啊。

厭奶這件事,沒遇到過的人毫無感覺,只有經歷過的才知道什麼叫生不如死、度日如年、步步驚心。

不吃奶,簡直比哭鬧、耍賴更讓媽媽有挫敗感!

何為厭奶期?

一般寶寶長到3、4個月的時候,會有某一個階段開始討厭吃奶,具體表現為:

1、進奶量減少,時間變短;

2、吃奶習慣變差:從前吃奶大於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吃眼前奶。現在呢,任何風吹草動就停止吃奶,吃吃停停,什麼都比吃奶有意思。

3、嚴重者只要跟餵奶相關就拒絕:比如看見奶頭、奶瓶哭;抱著轉成餵奶姿勢哭;直接塞過去哭。

厭奶期可長可短,大部分寶寶持續2-3周就會調整過來,也有的會持續一個月以上,還有媽媽留言寶寶已經厭奶2、3個月。

為何只是聽了聽就覺得生無可戀了??

厭奶——經歷過才知道什麼一級恐怖

為什麼會厭奶?

生長髮育因素

1.身體生長的自我調節

首先我們得知道,孩子的生長速度是有節奏和週期的。

寶寶不會一直長那麼快:

  • 0-3個月,4周約長600-800克是正常;
  • 3-6個月,4周約長460克-600克是正常;
  • 6-12個月,4周約長280克-360克是正常。

新生兒時期吃得特別多或吃奶粉的寶寶,前期增長過快,臟器需要調整休息,厭奶屬於身體的自身調節。

在寶寶出生的頭一年裡,他的生長速度是逐漸減緩的

,所以生長所需要的耗能自然也就減少。

為什麼4-6個月最容易出現厭奶?

因為這段時間生長所需要的耗能減少,而相應的活動量卻沒有跟上來,所以需求量自然會減少。

等6個月之後,坐、爬、走這些大運動相繼跟上,即便生長速度仍在減慢,但是由於體能消耗大,寶寶的食量也不會太少。

還有一個原因,隨著寶寶的生長,他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會增強。

比如從前吃600毫升奶才能吸收的營養,現在吃400就可以滿足,奶量自然會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媽媽想不明白的,為什麼寶寶明明吃得少了,卻貌似一點也沒受影響,難道他就不餓?

任何時候都不要懷疑孩子忠於身體需求的本能。

你心心念唸的厭奶,有的時候僅僅是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真的不需要喝那麼多

2.精神發展的自然結果

過了三個月後,寶寶的視力和聽力都變好了,這個階段,寶寶對外界的動靜格外敏感,更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專注力不再集中於進食。

爸爸走來走去在擦地,瞅一瞅;奶奶叮叮噹噹在炒菜,聽一聽。

總之,啥事都比吃奶有意思。

當年CC厭奶期,我都是鑽進臥室喂,最怕誰不小心開門,保準看一眼就再也拉不回來,不管吃了多久,這頓奶就算是結束了,做為親媽也是恨的牙癢癢啊。

關於這點,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等著他習慣這個新鮮的世界吧。

當新鮮變成習以為常,甚至麻木之後,不管外頭啥動靜,都不會再是吃奶的阻力啦。

厭奶——經歷過才知道什麼一級恐怖

餵養方式因素

1.被強迫餵食

寶寶不想吃奶的時候強迫他進食,是造成厭奶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長期厭奶的寶寶。

這一點奶粉寶寶更明顯,因為奶嘴更容易強塞。

不美好的進食體驗會讓寶寶把“喝奶”和“不愉快”聯繫起來。

處理厭奶,最忌硬來,他不想吃的時候千萬不要強喂。

比起對寶寶造成的心理傷害,哄著、騙著、硬塞著多喂的那口奶真的太不值得。

其實不只是餵奶,只要是涉及“吃”這件事,最有用的作為就是“無為而治”。

沒有願餓著自己的孩子,除非他是故意用“跟家長作對”的方式表示他對餵養方式的抗議。

2.輔食添加時機不合適

4個月後寶寶的味覺開始發育。

如果輔食加的過早,刺激了味蕾,尤其是吃到味道較重的果汁、菜汁之類,寶寶就會覺得奶水或配方奶的味道過於平淡,從而失去興趣。

如果輔食加的過晚,寶寶可能會厭倦口味一成不變的奶,導致喝奶的興趣下降。

所以,在合適的時機添加輔食也是寶寶發展的自然需要。

不宜過早也不能過晚。具體添加可看這篇《添加輔食之前,你應該知道的一切》

正常添加輔食之後,奶量下降屬於正常現象,只要不少於600ml就可以。

3.流速不合意

總的來說,3個月之後的寶寶,多少有那麼點“矯情”

了。

本來此時吃奶就算不上最想做的事NO.1了,如果再趕上奶嘴流量太大或太小,媽媽的奶陣過強或者出奶速度太慢,這種體驗不合朕意,自然就更不寵你了。

有的寶寶被奶陣嗆過之後,就不願再吃了;有的嫌奶嘴流速太慢,吃起來費勁,也就不願吃了。

但是,這個問題也只是一個階段,慢慢的,孩子就能學會如何處理各種情況。

比如對於奶陣:

  • 3個月之內的孩子可能就是,硬上,被嗆也要接著吃;
  • 4-6個月的孩子可能就是,你嗆我我就不喝你了;
  • 但6個月之後,奶陣上來你再看,人家嘴一撒、臉一別,沒事兒人似的優哉遊哉的等著你這廂噴泉噴完,再掛著一頭一臉的奶水尋回來接著喝。

還是那句話,吃是生理需求,寶寶才不會因噎廢食。

厭奶——經歷過才知道什麼一級恐怖

病理性因素

1.缺鐵性貧血

一般缺鐵性貧血會導致食慾不好。

4個月後部分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會出現缺鐵。

不過,足月生產的健康寶寶,在6個月前鐵需求還不大,可以等6個月添加輔食之後,通過添加高鐵食物(比如強化鐵米粉或肉類)補充,也足以保證健康。

2.胃食管反流

如果寶寶一吃奶就大哭,幾乎每頓都吐奶,而且體重增長曲線大幅掉落,要考慮是不是胃食管反流。

有些寶寶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發育不太好,流進胃裡的奶就很容易反流回食道,讓寶寶有燒心感,嚴重的還會灼傷食道,導致厭奶。

胃食管反流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只能等待寶寶自己發育完善。但可以通過豎抱、墊高床墊、拍隔、少吃多餐或服用一些修護食道、減少胃酸的藥物緩解。

厭奶——經歷過才知道什麼一級恐怖

除了等待,還能做什麼?

對於寶寶厭奶,除了順其自然等待恢復,還可以做這些。

保持環境安靜

比較敏感的寶寶,媽媽們可以重視一下環境,交代一下家人,保證餵奶期間安靜不被打擾,

保證吃奶過程的連貫。

延長吃奶間隔

他越是吃得少,怕他餓著,越是塞得勤。

殊不知,你越是塞得勤,他越是厭的厲害,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最好的方法是拉長餵奶間隔,3小時不想吃就4小時,4小時不想吃就5小時,餓了總會吃一點,不想吃就是不餓。

增加活動量

飢餓欲是刺激進食的唯一方式,4個月的寶寶可以多趴。

現在天氣暖了,也可以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東瞅西望也是很耗神的哦。

讓餵養更合意一些

奶粉餵養的可以更換合適大小的奶嘴;

母乳餵養奶陣太強的,在餵奶時用剪刀手或者躺喂幫助減緩流速;出奶過慢的,可以用吸奶器泵出來瓶喂。

C媽說

大部分“生理性厭奶”(寶寶雖然吃奶減少,但沒有影響生長髮育)一般都可以自行調整過來。

而且大部分孩子在經過一個“瓶頸期"之後,緊接著會迸發出一個"惡補期"。

厭奶這事,別大驚小怪慌了手腳,但也別大大咧咧沒心沒肺。

對於自然的原因該等待咱只能等待,對於人為的原因該改正咱也得改正。

但C媽也要提醒,如果是病理性厭奶,或者厭奶的同時伴有精神不佳,或是厭奶時間過長影響了正常發育,最好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