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从杨过的瘦黄马中领悟人才使用真谛

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从杨过的瘦黄马中领悟人才使用真谛


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都记得,《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杨过身边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黄毛瘦马。黄毛瘦马本是一匹千里马,但和杨过初遇之时,没有一个好平台,困于乡村莽汉之手,虽有日行千里、驰骋天下之能,干的却是屈居微贱、拖车运柴的活计。原文这样描述:

“转过身来,只见一匹黄毛瘦马拖着一车山柴,沿大路缓缓走来,想是那马眼见同类有驰骋山野之乐,自己却劳神苦役,致发悲鸣。那马只瘦得胸口肋骨高高凸起,四条长腿肌肉尽消,宛似枯柴,毛皮零零落落,生满了癞子,满身泥污杂着无数血渍斑斑的鞭伤。”

韩愈在《马说》有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才和瘦黄马一样,由于缺少机会、没有平台,空有才华而无用武之地,沦为沧海遗珠。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当好“伯乐”,拿出“千金买马骨”的魄力和举措,善于发现和引进人才,畅通人才选拔渠道,激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聚天下人才而用之,避免人才在“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叹息声中老去。试想,假如瘦黄马没有遇到杨过,不知道还要风尘困顿多久,会不会还有驰骋天下的机会。

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从杨过的瘦黄马中领悟人才使用真谛


瘦黄马遇到杨过之前,因为没有用到合适的平台上,和普通马无异,拉车还不如一匹普通马,“一名莽汉坐在车上,嫌那马走得慢,不住手的挥鞭抽打。”由于无法适应、融入所在的环境,导致主人嫌弃,自己留下“无数血渍斑斑的鞭伤”。遇到杨过,有了新平台之后,就变了一个模样:“洒开大步,驰得犹如颠了一般,道旁树木纷纷倒退,迅捷无比。”人才以用为本。有了人才,关键还要看怎么用,要根据人才所专所长,量体裁衣,用其所长,方能才尽其用,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事业兴旺。用不恰当,大材小用,用其所短,不仅会埋没人才,甚至会让人才成为废材。

“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千里马离不开充足的食料,人才创业创造少不了必要的保障。人才成长需要环境,创业需要政策,革新需要平台。各地应该拿出诚心诚意,出台优惠政策,投入真金白银,为人才搭建创业平台、解决好后顾之忧,不能“只要马儿跑、不让马吃草。”瘦黄马刚和杨过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吃不饱喝不足,“脚步蹒跚,不是失蹄,就是打蹶。”但经“食料充足、加意喂养”,连让人匪夷所思的好酒之嗜好也得到了满足,“那马一口就将一碗酒喝干了,扬尾踏足,甚是喜悦”,瘦毛黄马一连喝了十余碗后,乘着酒意,就“精力充沛,竟步履如飞。”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培养使用,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并不简单。面对那些“瘦黄马”现状的“千里驹”,不仅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而且要有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只有把更多“瘦黄马”现状的“千里驹”用到能发挥其专长的平台上去,充分撬动和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才能把更多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事业周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从杨过的瘦黄马中领悟人才使用真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