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資全球購:招商買手的日與夜

鼠年開局,國內突然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第一時間成立抗疫專項基金,先後啟動防疫物資捐贈、招商局“災急送”應急物流公益平臺、“防疫抗疫、社區有招”支持計劃等,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其中,物資捐贈方面,基金會依託招商局集團全球業務網絡和物流優勢,打通採購-跨境運輸-進口報關-國內配送全鏈條,多渠道擴大防疫物資採購範圍。截至目前,已通過國內外渠道採購及接受社會捐贈外科口罩約50.4萬個、專用口罩(N95/FFP2/FFP3)逾21萬隻、防護服1.45萬件、隔離服2.38萬件、一次性乳膠手套36萬雙、一次性鞋套8.5萬雙、消毒液5萬多瓶、呼吸機等醫用設備43臺,合計138.38萬件防疫物資,總值近1720萬元。

本文主人公鄧曉琳,圈內人稱“老鄧”,是招商局慈善基金會項目官員,也是抗疫全球買手隊伍中的一員,深度參與了此次物資採購。

防疫物資全球購:招商買手的日與夜

△ 本文主人公鄧曉琳(中)

  • 疫情就是命令 爭分奪秒全球採買

除夕剛過,在家陪伴家人過年的老鄧正喜滋滋地盤算著剩下幾天假期要如何安(hui)排(huo), 突然而來的一個電話直接給她安排了一場全球“剁手”之旅。

原來,由於此次疫情爆發突然,影響廣泛,且春節期間企業停工停產,導致醫用口罩、防護服、外科手套、護目鏡、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普遍嚴重短缺。國內醫療器械生產廠家由國家工信部統一組織生產調配,但遠未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為有力支援核心疫區抗疫防疫,基金會將目光瞄準海外市場,藉助招商局集團海外分支機構搭建多元渠道、多點覆蓋的物資採購網絡,積極擴大搜尋和採購範圍。

老鄧在基金會主要負責香港及海外公益項目管理,相關項目遍及全球23個國家,熟悉海外渠道,是該項工作的理想人選。

  • “過五關斬六將” 全員突擊克難關

第一關:貨源緊張採購難

一開始,海外採購進展還算順利。國外各大電商平臺顯示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還有充足庫存,老鄧迅速按照疫情一線需求下單採購。頁面顯示訂單成功,物資預計3-5天可以送達。短暫的喜悅過後,僅僅一天,就連續接到訂單被取消或者推遲一個月發貨的消息。

線上採購遇阻,疫區物資緊缺的消息又不時傳來,氣氛陡然緊張。大年初二零點17分,一個名叫“抗疫有招”的微信群很快就建好了。由基金會統籌協調,招商輪船新加坡公司、中外運馬來西亞公司、招商海通日本公司等相關同事組成了全球採買工作小組。組員們雖身處各地,卻都不約而同地開啟了“雲辦公”模式,卯足了勁通過各種渠道打聽防疫物資採購線索,不輕易放過任何機會,稍有眉目便立刻聯繫供應商和廠家查證核實,加快節奏鎖定貨源。

同事A:老鄧,肯尼亞找到一家3M公司的授權經銷商,有10000件符合醫用標準的防護衣,售價43美元/件,下手嗎?

老鄧:看產品資質應該可以,試試價格往下談。咱們在肯尼亞能找位同事或者華商去實地驗貨嗎?如果物資跟描述屬實咱們趕緊鎖貨!

五分鐘之後……

同事A:不好意思,廠家說剛才有人提著現金把那批貨買走了。

老鄧內心OS

經過幾番挫折之後,老鄧算是真切感受到了國內疫情的嚴峻及對防疫物資的迫切需要。這樣一來,採買小組全員絲毫不敢掉以輕心,一瞭解到貨源馬上跟進對接,並對物資是否符合一線醫院使用要求迅速作出判斷,爭取用最快速度落實訂單。為了不流失任何一批可用物資,大家手機不離身,全天候在線待命,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經常要同時處理好幾個訂單,真恨不得自己多長几隻手。

那段時間,最讓老鄧煎熬的事情莫過於洗澡了。看不見手機的時候,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特別漫長,生怕口罩就從指縫間偷偷溜走。

第二關:醫療物資鑑定難

對接貨源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確認物資器械是否符合醫用標準。買手們沒有相關學科背景,都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為了保證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大家一邊上網查閱各地醫院關於接收防疫物資捐贈的聲明,惡補知識;一邊積極利用身邊資源,向藥企藥廠、災害救援民間機構、醫護人員等專業組織尋求幫助。經過一段時間耳濡目染,買手們已經能夠熟練掌握相關醫療標準,甚至能幫助其他採購團體鑑別防疫物資了。

同事B:老鄧,這裡聯繫到一批一次性口罩,你看可以用嗎?

老鄧:這種沒有通過相關醫用外科口罩標準認證,只適合日常防塵使用,不能要。

同事C:老鄧,同事從德國找到一批專業N95口罩,咱們買嗎!

老鄧:

這批口罩有呼吸閥,不適合一線醫護人員使用,不能要。

同事D:老鄧,以色列有一批據說能進紅區的無菌防護服,速來!

老鄧:這一批防護服執行的是歐盟標準,通過了EN14126和Type 4B檢測,具有防血液以及生化細菌感染防護,且防濺和防滲透性能較好。應該能用,快鎖貨!

一份又一份的產品介紹和質量檢測證書從世界各地如雪花般傾瀉,英語、法語、白俄羅斯語、泰文、葡萄牙文讓人眼花繚亂。遍佈世界各地的招商買手們各自發揮自身外語優勢,高效協作,為基金會與各國供應商搭建跨溝通橋樑。

第三關:緊急採購保障難

重大疫情發生時期,防疫護具、醫療物資供不應求,需求方競相爭奪採購,十足是賣方市場。面對供應商所開出的高昂物價、先付全款再發貨、不開發票、沒時間簽訂採購協議等種種不合理要求,採買小組幾乎沒有任何談判空間。老鄧說:“前期還處於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階段,通常是我們覺得東西太貴了,稍有猶豫,過一天價格就“三級跳”暴漲。又或是,我們正為了協議的內容跟廠家軟磨硬泡,不一會兒物資就被買走了”。特殊時期下的緊急採購,如何平衡操作靈活與風險控制,是採買小組面臨的又一大難題。

防控疫情分秒必爭,為儘可能保障國內醫療防護用品供給,採買小組在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原有的公益採購管理辦法基礎上,適當放鬆採購要求,讓供應商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另一方面,也不能單純依靠供應商的良知和道德,要設定並堅守安全底線,做好盡職調查,每筆訂單預付定金控制在30萬元以內,將採購風險控制在合理、可承受的範圍。採買行動沒有時差,有時為了確認一筆訂單,採購小組拉著法務不分晝夜跟供應商談價格、磨合同條款。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持續蔓延和升溫,多個國家陸續收緊醫用防護物資出口政策,“抗疫有招”海外採買工作越來越難開展。但是讓大家振奮的是,招商局系統內有越來越多企業主動加入進來:招商大健康將成功研發的蘄艾熔噴布原料提供給多個口罩生產廠家,中外運物流、招商公路分享企業採購渠道,招商港口發動斯里蘭卡、吉布提、法國、巴西等地公司尋找貨源。同時,海外華商華僑及公益慈善機構紛紛伸出援手,基金會採購及接收的防疫物資數量一天比一天增多。

經過50多個日夜的不懈努力與堅持,特別是在全國打響肺炎疫情防控狙擊戰前期階段、在國內醫用物資極其短缺的情況下,招商局遍佈全球的買手們從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以色列、法國等地累計採購防疫用品64.18萬件,總值近550萬元。

  • 全鏈條通關接力 物資配送喜迎“高光時刻”

為提高醫療物資捐贈運輸效率,基金會得到中外運跨境電商的幫助,在全國各大口岸組建專人隊伍負責物資通關,按照“提前籌劃,實時跟蹤,零等候報關”原則開展工作,爭分奪秒完成發運、報關、提貨等一系列流程,儘可能縮短跨國貨運時間。物資到了國內後,由招商局“災急送”接力,為愛心物資提供運輸和倉儲支持,以高效而專業的物流服務實現“門到門”配送。各個環節通力合作,打通了採購-跨境運輸-進口報關-國內配送全鏈條。

防疫物資全球購:招商買手的日與夜

防疫物資全球購:招商買手的日與夜

老鄧和她奮戰的小夥伴們最歡喜的瞬間就是看到防疫物資順利抵達醫院。

1月30日11:15分

招商局捐贈的第一批物資,1萬隻FFP2口罩順利交到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手中。

1月31日晚7點

從馬來西亞採購的40.56萬件防疫物資順利通過廣州機場放行,立即送往湖北省五家醫院。

2月5日下午5點

2400個N95口罩從新加坡抵達湖北省蘄春縣衛生健康局。

2月24日中午12點

從以色列採購的3100件醫用防護服送達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蘄春縣人民醫院。

3月4日

從國內採購的23臺中高端呼吸機陸續送往武漢市四家主力醫院。

3月7日晚9點

40,000只N95口罩從法國送抵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

至今,基金會已向湖北及全國抗疫一線發出127.78萬件抗疫物資。

防疫物資全球購:招商買手的日與夜

防疫物資全球購:招商買手的日與夜

目前,國內疫情基本穩定,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海外疫情還在不斷蔓延擴散,老鄧和小夥伴們聞“疫”而動,此時已投入到緊張的支援海外防疫抗疫行動中。老鄧和她的戰友們都願疫情早日消散,看清大家摘下口罩的笑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