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控制過程中的誤區,在照顧血糖的同時也要顧腎、護心!

糖尿病會導致多種併發症,例如腎臟病變、心臟衰竭等,有更多患者的死因能夠與糖尿病扯上關係。以腎臟衰竭來說,患者需要終身洗腎,最終可能死於相關併發症,而在洗腎患者中約有四至五成是因糖尿病造成的腎臟病變。

根據統計,在60歲的族群中,有糖尿病及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壽命會比一般人少12年。越年輕患糖尿病,損失的壽命也會越多!

糖尿病血糖控制過程中的誤區,在照顧血糖的同時也要顧腎、護心!

血糖超標,問題多多

葡萄糖是血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能供給我們身體運作所需要的能量,但是當血糖超標時,便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當血糖過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雖然吃很多,體重卻持續減輕。但是要提醒大家,許多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驗血才驚覺血糖超標。

繼之而來的神經病變,讓人手腳發麻、刺痛,甚至走路不穩。超過六成的第二型糖尿病患有視網膜病變,導致視力模糊、持續惡化,更是20-65歲人口中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亦讓傷口癒合愈來愈差,由於糖尿病足而必須截肢的患者不在少數。

因為糖尿病導致腎臟病變的患者很多,可能以蛋白尿來表現,很多人會認為尿尿有泡泡才算蛋白尿,其實不盡然,初期的微量白蛋白尿不一定會看到明顯泡泡,往往需要驗尿才會發現,此時腎臟早就已經有損傷。蛋白尿愈多,代表腎臟受損愈厲害,也愈有機會進入腎臟衰竭而洗腎的階段。

血糖超標對心臟的影響更不該忽視,畢竟腎臟衰竭時還能夠仰賴血液透析,而心臟衰竭時,就很容易導致死亡,根據研究顯示,心臟衰竭的五年死亡率甚至高於某些癌症 ,故有心臟癌的俗稱。我們的心臟需要持續跳動推動全身血液循環,過高的血糖可能使心肌產生病變,心臟功能愈來愈差,患者容易疲倦、容易喘、運動耐受力每況愈下。糖尿病患族群中約有15-20%合併有心臟衰竭。而伴隨有心臟衰竭的糖尿病患,死亡率更增加十倍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糖化血色素(HbA1c),對糖尿病患而言,糖化血色素每增加1%,心臟衰竭風險就增加8% 。

糖尿病血糖控制過程中的誤區,在照顧血糖的同時也要顧腎、護心!

幫助控糖

我們體內的血糖主要由胰島素來調控,每當進食後,血糖上升時,胰臟裡的β細胞便會分泌胰島素,胰島素能促使血糖進入細胞。有部分藥物便是透過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例如磺醯尿素類藥物,使用上要注意低血糖的發生。

然而,有許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可以分泌胰島素,只是身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對胰島素反應較差,所以可以使用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的藥物。

很多人可能不曉得,我們的腎臟也能發揮控制血糖的作用。腎臟中的腎絲球每天會過濾出約160-180克葡萄糖,這些葡萄糖會在近端腎小管被吸收,回到血液循環。吸收腎絲球過濾液中葡萄糖的任務主要由第2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負責。瞭解這個機轉,便能使用藥物幫助控糖。

控制血糖,照顧心腎

大家已經曉得,血糖超標會對心臟、腎臟造成危害,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腎臟衰竭,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減少心臟、腎臟相關併發症亦是醫生們相當關注的議題。

糖尿病血糖控制過程中的誤區,在照顧血糖的同時也要顧腎、護心!

一:糖尿病控制只需要注意HbA1c就好了?

糖尿病患除了積極控糖,也要定期驗尿及注意心臟狀況。時時牢記控糖321原則,才能遠離心臟衰竭、腎病變等大小血管併發症發生。

血糖監控3指標:HbA1c、餐前(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

腎臟功能2注意:定期驗尿確認蛋白尿(UACR)、腎絲球過濾率(eGFR)指數變化。

心臟衰竭1預防:莫因尚未發生心血管疾病或沒有相關症狀而輕忽高死亡風險的心衰竭併發症發生。

二:吃血糖藥會傷腎?

很多糖尿病患會進展到腎臟衰竭而需要洗腎,主要原因是血糖超標傷害腎臟,所以要規則服藥把血糖控制好才能保護腎臟。如果遇到家人抱持這種疑惑,一定要認真告訴他,不控制血糖,最容易傷腎!

糖尿病血糖控制過程中的誤區,在照顧血糖的同時也要顧腎、護心!

貼心小提醒

血糖超標已經是極為常見的問題,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卻會悄悄侵蝕心臟、腎臟、眼睛等器官,奪走我們的健康。做好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遵照醫生指示服藥,在照顧血糖的同時,也應該要顧腎、護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