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文字、圖像溝通技能訓練

新的一年,在採訪報道的基礎上,除了以前廣播線性的聲音報道,又融合拓展了視頻表達的部分。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也慢慢熟悉,瞭解了新的領域。最近閱讀的一本書籍叫做《影像敘事的力量》,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是我在kindle上借閱的電子書,看完還準備還回去。默默的看著右上角的“湛廬文化”​

【隨筆】文字、圖像溝通技能訓練

看到一半的時候,結合自己現在的工作,讓我突然想起了曾經採訪過的一個文字、圖像溝通技能的訓練。這個訓練叫做“我說你畫”,要做的是兩個人,一個人手裡拿著一張紙,不給另一個人看,在這張紙上有一些圖形,比如是這樣的:

【隨筆】文字、圖像溝通技能訓練

對面的人拿著一張空白的白紙,第一個人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讓另一個人複製這個圖案,最後看看你的白紙上能否100%的複製出一模一樣的圖形,或者相似度能夠達到多少?

【隨筆】文字、圖像溝通技能訓練

作為記者來說,一開始聽到這樣的溝通訓練,覺得這有什麼難得?我們每天的工作不就是採寫新聞事實,然後在大眾心中形成印象麼。但是等待活動真正開始之後,卻覺得好像又不是這樣。圖形在紙上的位置,圓和梯形、方塊的大小,要通過描述準確的在另外一張紙上100%複製,其實並不容易。尤其是圓……怎麼去形容圓的大小呢?

一番訓練下來,讓我覺得很有收穫,但又略感奇怪。我想奇怪的點在哪裡呢?可能是我的文科生思維在作祟,就像張惠妹的這首歌《開門見山》

那是個月亮
  就是個月亮
  並不是地上霜
  那地上花瓣
  看完了就完
  沒必要再聯想
  什麼秋水
  怎麼望穿
  什麼燈火
  怎麼闌珊
  什麼風景
  就怎麼看
  何必要拐彎

開門見山 (2010-2011臺北最High新年城跨年晚會現場)張惠妹

你要讓我這樣的文科生接受一個信息:“來 左邊 跟我一起畫個龍,在你右邊 畫一道彩虹”,我腦中浮現出的大概是東北重工業基地的文藝復興吧!哈哈哈哈……

【隨筆】文字、圖像溝通技能訓練

但採訪完這個訓練讓我收穫最大的其實就是如果人和人之間有足夠的耐心一直說一件事,然後一個集體有一個正能量的方向一起努力,那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必然加強。最後學到的其實是人和人之間要花時間說細節。

而從廣播線性無限想象敘事拓展結構,向著影視化敘事學習,其實我想也是一個時代要求。


剩下40%內容歡迎關注“宋春雪”同名微信公眾號(可搜索微信公眾號:A787C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