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焦麗芳!人民日報都關注了!

疫情襲來

不知道有多少戰士

不顧安危

奔赴一線

在面對鮮豔的黨旗時

莊嚴地許下自己的諾言


護士長焦麗芳

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

我是共產黨員

在此國家危難之際

一定要奔赴武漢抗擊疫情一線

履行自己入黨時誓言

召必戰


她的故事還登上了

人民日報客戶端


晉城焦麗芳!人民日報都關注了!


晉城焦麗芳!人民日報都關注了!

晉城焦麗芳!人民日報都關注了!


初進方艙:“我不能讓別人笑話”

“2月13日,今天是入住武漢第四天,也是進入戰場的第一天,早7:00集合,工作時間是8:30,提前穿防護服要一個小時,早飯是8:00集中供應,所以都沒趕上吃早飯,要工作到14:30,算上交接班時間,脫放防護服要一個小時以上,怎麼也到了16:00多了,心裡咯噔一下,能堅持下來嗎,況且怕中間上廁所水都沒喝。比較幸運四位女同志排在一起上班,相互有個照顧,一路上還在回憶穿脫流程。”


走進礄口方艙,全區域共分ABC三個區,一個區55張床。焦麗芳分配在A區,一個區一個醫生兩個護士。


因人數較多交接班就要半小時,和她同伴的男護士交接完後護目鏡已經模糊看不見了,出現喘氣,不舒服,說眼睛特別疼,就準備上手去動護目鏡,焦麗芳趕快制止了他,但是他實在疼,沒辦法,認真執行了手衛生最小範圍調整了一下繫帶,但是仍然難受。大概12時左右,焦麗芳自己突然出冷汗,噁心想吐,腿往下滑,她努力進行調整,自己緩一下就行,第一次上崗,她不能夠讓別的團隊笑話。忍著眼罩面罩壓的疼痛感、呼吸費力、身體發虛等不適,她一一核對病區53個病人的信息,一一測量體溫、指氧,一一回答病友的問題。


13:00她突然聽到B區呼叫有人不舒服,一聽壞了,B區是張瀟瀟和張琳倆人,不一會機動人員扶著一個人進入通道,趕快看是誰,衣服上的名字閃了一個字瀟,叫了一下,對方已經無力回答。瀟瀟在通道里稍微緩解一下又趕快回到崗位,她不能丟下張琳一個人。


“在單位每個人都是護士長們,表面都表現的好堅強,誰也不服誰,在家裡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都是丈夫嬌慣的媳婦。回到駐地,都在自責自己第一天上班沒出息,心裡都在偷偷流淚。但是大家還是出色的完成了不尋常的第一次,走到哪裡都不會為是澤州縣人民醫院的代表而丟臉。”在回到宿舍當天的日記裡焦麗芳寫道。的確,每個人都是父母的乖女兒,丈夫的嬌媳婦,孩子的好母親,但在艱難大疫面前,她們更是一名堅強的戰士,一名優秀的白衣天使,病患心中的希望。肩負祖國母親的囑託,牢記南丁格爾誓言,義不容辭。


晉城焦麗芳!人民日報都關注了!


方艙的守護:“用心去安慰”

“今天是早班,方艙醫院病人屬於輕症,但是事情雜且多,一日三餐全靠護士發送,全靠溝通技巧和體力還有睿智的大腦管理一個病區,說服患者配合自己的工作,溝通尤為重要,病區50多個人挨著詢問一遍看病人有什麼需要的,一一記錄下來,再一次循環測量體溫、指氧,再一次發口罩,再一次發中藥、常規的口服藥,今天七個出院患者的終末處理,一整套床單元都要進行消毒處理,接待新入院患者,待所有的護理工作做完,發完一次餐後自己的體力已經耗得差不多了,工作還沒結束,還要組織病區所有的人員宣教給予“心靈雞湯”,放鬆心情集體活動,這就是我一個班的工作流程。沒有大的豐功偉績,但是我做到無愧為最美逆行者的稱號,將這段珍貴的歷練永存回憶!”


3床和23床有口服藥,藥名,劑量;20床體溫情況;40床有哮喘;28床有高血壓史…在入倉前領隊就強調過,一些病人會有情緒上的反應,最重要的是要關注病人心裡。作為一名病區護士長,焦麗芳在單位病區每天要面對50個腫瘤患者,很多人化療週期沒結束就永遠的去了,樂觀的心態,鼓勵的話語是她的基本功。在巡視病人時她看到一位阿姨情緒有些激動,瞭解來的時候沒帶換洗衣物,她就把自己的秋衣秋褲襪子毛巾送給阿姨讓她安心配合醫護人員等待結果,阿姨緊緊的握著她的手一直說謝謝。遇到一位年輕的媽媽拿了一個吸奶器,瞭解她有一個十個月的寶寶擱在家,還未斷奶,做了一次咽試紙陰性,她趕緊給年輕的媽媽加油,很快就能見到你的寶寶了。


2月22日後夜班,她一個人要管理55人,走到42床時一位病人突然坐起來,是一位大叔,血壓高,怎麼都睡不著,很急躁。怕影響其他人休息她把大叔帶到護理站,試著和大叔聊天,家長裡短。大叔說,和你說說話感覺好了,一下午了都沒說話也不知和誰說,謝謝你姑娘。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與許多戰友一樣,每次入倉前焦麗芳也在防護服上寫下自己名字和武漢加油幾個字,就是想隔著防護面具拉進彼此心與心的距離,告訴他們你們不是孤單的,我們和你們連在一起,一起加油、一起度過難關,一起平安回家。在艙了她和大家一起給病友過生日,一起和病友談心,一起跳廣場舞,打太極,艙裡的每個人都在努力著和病魔抗爭,正是因為堅強樂觀的精神,生命才可以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晉城焦麗芳!人民日報都關注了!


艙外生活:疫鄉義情

“723公里,是澤州醫院到武漢方艙醫院的距離,一紙詔令,連夜奔赴,咫尺即到。3米,是武漢老鄉和我之間的距離,中間是老鄉給我們緊急採購的生活物資,送到樓下,就在眼前,彷彿隔了一個春天,我卻不能給他一個感激的擁抱。”凌晨1:30接到電話到緊急開拔只有六個小時,澤州縣第一批6名隊員很多需要攜帶的生活必需品沒有帶到,出現了物資短缺的狀況。


迷離之際,一個電話送來了溫暖,是她的晉城老鄉健民,在新聞裡看到了焦麗芳的名字,得知了她們的情況,住在武漢的他趕緊找單位開證明, 2月11日,滿載愛心的生活物資送達江灣一號。不能近距離接觸,就只能在3米的距離,互相招一招手。


青山一道共雲雨,明月何曾照兩鄉。看到滿滿當當的愛心,聽著溫暖的話語,異鄉的她們瞬間一股暖流湧上心頭。遠在武漢,卻仍有家鄉人的幫助以及家人朋友的關懷,焦麗芳說道: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病人,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也請家人朋友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做好防護,一起等風雨後的陽光。


“如果我愛你,而你也正好愛我,你頭髮亂了的時候,我會笑笑地替你撥一撥,然後,手還留戀地在你發上多待幾秒”。喜歡村上春樹的焦麗芳,熱愛生活,喜愛跳舞,每年情人節都會和丈夫選擇看場電影,吃頓燭光晚餐。


“很抱歉今天不能和你一起相伴,這是一個艱難的開春,也是最團結的春天。在武漢抗疫一線,你要照顧好自己,多保重,家裡你放心……”2月14日情人節,焦麗芳收到了來自同樣值守在鄉鎮抗疫一線的丈夫--晉城市生態環境局澤州分局執法大隊巴公中隊長姚會軍的“情書”,一份貼心關懷,為彼此鼓勵加油。

作為一名基層環保人員,他的丈夫姚會軍帶領全隊工作人員,每天“逆行”於醫療廢棄物邊,對澤州二院、陳溝衛生院醫療廢物處置廢水收集、分類、暫存、轉運、處置和醫療廢水的消殺處理工作,堅決做到醫療廢棄物日產、日清,醫療廢水達標排放。每天“逆行”於轄區福盛鋼廠等6家化工廠,排查汙水處理廠排水情況,為巴公鎮的生態環境保駕護航。


3月1日,焦麗芳所在的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成為武漢首家“關門”的方艙醫院。短暫的休整,3月3日,焦麗芳和她的戰友們又轉至另一所醫院繼續戰鬥。


3月10日下午5點,武漢方艙醫院休艙儀式在洪山體育館南門廣場舉行,武漢14家方艙正式休艙。出院的治癒者與醫護人員一起高唱《歌唱祖國》,嘹亮的歌聲在廣場上回蕩。14家方艙醫院在運行的30余天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諾亞方舟”上的一個“艙位”,這種在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發揮關鍵作用的特殊醫院,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


晉城焦麗芳!人民日報都關注了!


作為澤州縣支援湖北第一批人員

焦麗芳和澤州縣的13名同事

和山西的諸多戰友一道

依然奮戰在湖北的疫情一線

她們居住的賓館門前的白玉蘭已經盛開

武大的早櫻也已綻放

英雄的江城春天已經來到了

期盼她們早日凱旋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