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四貝勒弘曆登基,都為滿漢兩族做出了哪些貢獻?

攝影師屋頂


歷史長河,源遠流長,這個問題讓我來!


歷史長河中,封建時期的每一位皇帝都有他的功與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乾隆執政時為滿漢兩族做出的貢獻。

乾隆皇帝是雍正之子,他執政時有許多佳話在天下流傳。他是世界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二十五歲登基,八十六歲退位,之後又了三年掌握實權的太上皇,整整把持朝政六十四年。

乾隆登基時,國庫僅有6000萬兩白銀。但是到了乾隆四十二年,整個國庫存銀總數高達8182萬兩。乾隆在位期間,政治安定,經濟繁榮,還擴大了版圖,帝國的疆域由此鞏固。威震遐邇,口碑爆棚。以前從來和清朝沒有交往的國家也紛紛遣使來朝。如此盛況實在少見,而這些自然就歸功於他實行的那些制度和策略了。

一、自己本身有管理天賦和能力

乾隆皇帝語言能力超群,不但掌握著滿語、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和維吾爾語也能達到他們民族的中等水平,乾隆通常五點起床,洗漱、更衣、用膳、讀書,七點準備在早朝接見群臣。此外一天內大部分時間要處理各項國家事務,要對大量的奏摺和公文進行批覆。處理完公務還要召見一些官員,如果發生重大軍事行動,乾隆及其軍機重臣會比往常更加忙碌。

這些日常表現對安撫各位大臣的心,對穩住百姓的心都會有奇效,而且乾隆帝精通各種語言,可以在處理事務時巧妙使用語言,來讓各民族達到團結的作用。

二、國家版圖擴大,維護了民族和諧

大家都知道,新疆本就屬於清朝。但一直以來,有一部分民眾不服清朝的統治,而且一些地方不屬於清朝版圖。康熙也打過葛爾丹,當時準格爾正準備開創一個新的帝國,而且想和中亞各國家聯合起來,反抗清朝。

朝中大臣們認為,西北地方經濟價值不大,沒必要爭搶,而且遠途徵兵消耗也大,但是乾隆不這麼想,他有一個很嚴密的邏輯,也正是因為這個邏輯和他打的仗,才開創了整個中原王朝萬世太平的局面,為日後的新中國和改革開放奠定了安定團結的民族和地緣基礎。他的強大邏輯就是:

要真正的佔領西北,西南,和北部,並且控制宗教和權力。要讓每個地方都漢人居多。這樣就可以維護民族團結,推進民族融合。

於是乾隆不惜花費巨大的代價去打敗了準格爾,還在那裡設置了伊犁將軍,讓管理變得更有效了。還打了大小金川之戰,將四川的一些地方收入了囊中,之後也遠征西藏,恢復了對西藏的有效管轄,至此,成功地管理了新疆西藏蒙古等疆域。

這些戰役為中國以後的民族大團結和融合奠定了基礎。可以想一下,乾隆之後的皇帝,都沒什麼作為,而且沒過多久就有列強侵略了。如果乾隆沒有對這些地方進行一個統一,可能在清朝末期或者民國時,這些地方就會離我們而去,可能就沒有川軍來支援抗日,珠穆朗瑪峰也可能在不屬於中國。因此,這些都歸功於乾隆皇帝。

三、乾隆時期中國人口由1億出頭增長到3億

這個人口增長真的可以說是飛速,當時的經濟可以養活這麼多人,那肯定是發展的非常好。而且,他鼓勵民族之間通婚,相互融合,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戰爭和矛盾。

總結:古往今來的歷朝帝王都有他的優缺點,權利不受約束的帝王不可能不任性,不胡鬧,但是那不重要,能解決一定的歷史遺留問題,那就盛世明君了,如果能給未來開創局面,那就是聖人之君,顯然乾隆都做到了,可謂千古一帝,古往今來第一聖主。


仰望歷史長河,尋覓一份純淨。喜歡就點個關注唄!


歷史長河緩緩淌


乾隆皇帝在歷史有一定的貢獻,但是也做了不少違背歷史規律的事情。

一、乾隆的歷史貢獻

1、統一整個新疆。新疆作為中國神聖不可分割領土的一部分,乾隆功不可沒。準格爾汗國和大清為敵多年,康熙、雍正兩人用兵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乾隆趁準格爾汗國內亂,發兵一舉平定準格爾,收復新疆。幾十年的大清和準格爾的戰鬥,在乾隆手中完美落下帷幕。

2、完善對西藏的管理。西藏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領土的一部分,乾隆皇帝設置駐藏大臣和西藏駐兵,並完善了對西藏活佛轉世的靈童轉世制度。這標誌著中央政府對西藏地區的統治力大大加強,意義深遠。在這之前,歷朝歷代對西藏都是名義上的統治。

3、治理黃河,修浙江海塘等工程,並且多次制定措施救濟災民。古代各種自然災害頻發,救不救底層百姓看統治者的心情。

二、乾隆給後人的爭議舉措

1、修《四庫全書》。本來這是一件清理、修繕書籍的文化工作,但是乾隆出於統治需要,對不利於自己的書籍刪、改、減、毀、禁,。有資料顯示,乾隆毀書約3000餘種、多大六七萬部。

2、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小題大做,窮兵黷武,耗費銀錢無數,卻沒什麼太多的意義。還給自己臉上貼金。

3、乾隆皇帝喜歡寫打油詩,自我感覺良好,把自己的詩彙編成冊。自我陶醉就罷了,乾隆還喜歡隨便在一些文物古蹟上“塗鴉”。這種破壞文物的行為,乾隆不以為然,反正也沒有人敢說三道四。

青年乾隆,塗鴉,打油詩,不亦樂乎

三、乾隆的歷史“汙點”

1、大興文字獄,禁錮人們思想。乾隆時期的文字獄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不僅文人寫錯了幾個字要家破人亡,哪怕是瘋子,寫錯了字,照砍頭。

一時間,文人謹言慎行,對於現實問題噤若寒蟬。這給中華民族日後的積貧積弱埋下了致命的種子。

2、大航海時代堅決“禁海”和禁止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輸入。

此時的世界已經是工業革命時代,歐洲的科技發展迅速,美國也建立,西方世界都在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科技方面,還是人文方面。此時的大清王朝卻故步自封,自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和西方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

3、重用貪官和珅等人,朝政日漸腐敗,民不聊生。乾隆中後期,吏治越來越腐敗,百姓生活越來越困頓。

和珅能力超群,可惜是個禍國殃民的鉅貪

乾隆皇帝最後幾年的歲月,“白蓮教”起義爆發,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雖然乾隆已經退位,做了太上皇,但是起義的根源就在乾隆統治的時期。

總之,乾隆皇帝漫長的統治,既有對歷史的貢獻,但是其對歷史發展的負作用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我們不能一味歌頌“乾隆盛世”,也不能全盤否定乾隆皇帝。

可以肯定的是,清朝的全面衰落就是起始於乾隆皇帝統治的中後期。乾隆對於中華民族是過大於功




玉潤萬古


四貝勒弘曆也就是清乾隆皇帝,都知道“康乾盛世”,在乾隆皇帝時期最為繁榮昌盛。並且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執掌國家最高權利,時間最長的以及最長盛的國家之一。

乾隆帝剛繼位後,首先就緩解了統治集團的一些內部矛盾與弊端。並且他還調整了雍正帝的錯誤的政策與措施。

他收攬人心,確保統治階級各人員的一致性。之後又平定邊疆叛亂、苗疆叛亂、清緬之爭等等多項戰役。進而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版圖,使得這一地區最終結束了混亂相爭的局面。

乾隆中期,全國的農業、手工業大力發展,整個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社會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那時候,國庫充盈,文化事業發達,社會繁榮。

那時候的清朝,在強大的中國屹立於東方不到。

但是,乾隆帝到了後面可能是驕傲了吧,好大喜功,由於六下江南,並且大興土木。清朝由盛轉衰,社會奢靡,末期也爆發了許多農民起義。


山顛一壺清酒r


滿漢通婚,讓彼此更親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