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基站最多,為何4G網絡卻逐漸變“龜速”?

嘌送o8fi4010


中國移動基站數、用戶數在三大運營商中都是最多的,但隨著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不斷髮展,用戶的衣食住行都與移動網絡息息相關,對無線數據流量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因4G基站帶寬、頻率資源等客觀因素限制,數量龐大中國移動的基站仍難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容量需求,

容量不足是當前4G網絡面臨的瓶頸之一,也是4G網絡變慢的主要原因。

圖:裝滿各制式網絡天線的通信杆

當前中國移動4G基站數量約為280萬座,4G用戶數量為7.58億戶,基站數量和用戶數都相當龐大

近幾年來,每年兩會上總理都對運營商“提速降費”作出要求,用戶流量費用相對得到降低,並且運營商也推出一些“不限流量”或“定向免流量”卡,同時在國家大力推廣互聯網數字經濟的背景下,很多新新行業應運而生,如雲辦公、電商+扶貧、共享經濟、新媒體等,這些新事物不斷產生並深度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相關的各類APP應用也層出不窮,4G流量呈現爆發式增長也就在所難免;

而中國移動不管是4G基站數量、4G用戶數在三大運營商中都是最多的,而4G流量增長也是最快的,面臨的4G容量壓力相對也是最大的;

經過將近8年時間的建設,中國移動共建設了280萬個左右的4G基站,當前4G網絡覆蓋率達到96%左右,整體網絡覆蓋已經算比較高的了;

圖:某地移動基站分佈

而據中國移動公佈的年報顯示,2019年移動業務用戶數9.5億,其中4G用戶7.58億戶,每用戶4G流量月均使用量達到7.7GB,較2018年增長了79.07%,而4G用戶數較上一年僅增長6.36%,可見當前中國移動4G網絡的壓力並不在於用戶數量的增長,而是來自於流量的增長;

圖:2019移動4G用戶數及月均流量數

小結:中國移動的4G基站數量雖然比其他兩家運營商都多,但是用戶基數遠高於其他運營商,雖然當前4G新增用戶數量較少,但在用戶人均流量增長時,總流量仍會呈幾何倍數增長,所以中國移動4G網絡面臨容量壓力是非常大的。

每個4G基站小區的物理資源是有限的,用戶數越多,每個用戶分配到的資源就會變少,網速就會變慢

4G基站小區帶寬有1.4M、3M、5M、10M、15M、20M共6種,雖然3GPP標準規定每個20M帶寬支持的最大用戶數要在400個以上,但實際上僅有10個以上的用戶同時在做大包業務時,資源利用率已經非常的高了,網速也會變得很慢;

圖:部分4G網絡特點

4G基站小區物理資源用PRB表示,每1M帶寬可利用的PRB資源數為5個,以此計算,最大為20M帶寬的小區,其PRB資源可用數量為20M*5=100PRB,而每個PRB在同一時間點,一次只能供一個用戶調度使用;

以TDD小區為例,TDD小區的理論最高速率是100Mbps,要想達到理論最高速率,除了需要考慮終端能力、無線環境等因素之外,還要把20M帶寬TDD小區的100個PRB資源都全部調度給同一個用戶使用,只有這種情況下,下行速率才有可能達到100Mbps;

假如PRB資源數可以平均分配的情況下,當有10個用戶同時在做大包業務時,每個用戶平均分配到的PRB最大資源個數為10個,理論上每個用戶平均能達到的速率為最大速率的1/10,即100Mbps/10=10Mbps,如果再考慮信號強度、信號質量、傳輸損耗等因素影響,平均速率是遠低於10Mbps的;

而實際上4G小區PRB資源調度算法,並不是把PRB資源進行平均分配,而是需要根據手機終端等級、信道條件、QOS服務等級、用戶業務類型等等因素綜合判斷,然後進行調度,所以不同用戶之間,上網速率並不一定是相同的,但多用戶同時使用的情況下,速率變慢是肯定的;

圖:用戶PRB資源調度管理

小結:受技術標準、小區帶寬資源等客觀因素限制,每個4G基站小區的物理資源有限,同時承載數量流量能力有限,不能保證多用戶同時使用時的高速率。

基站數量越多,信號覆蓋會比較好,但信號質量可能會下降

在我們的固化思維中,都是認為基站數量越多越好,但是實際上4G網絡受基站小區間信號干擾非常嚴重,在小範圍內基站數量越多,信號重疊覆蓋度越高,信號干擾越嚴重,信號質量、小區吞吐量會嚴重下降;經測試驗證表明,重疊覆蓋區域與無重疊覆蓋區域相比,小區吞吐量下降可達70%,嚴重影響上網速率及用戶感知;

圖:重疊覆蓋對速率和SINR的影響

重疊覆蓋是指,與服務小區信號強度差值小於6dBm的小區總數大於3個(含服務小區),並且信號強度都大於-105dBm,即稱為重疊覆蓋;

運營商的一個4G基站,最少也有3個扇區,多的達到15個以上,在小範圍內建設多個站點的情況下,信號覆蓋控制相當困難,很多區域內會出現多個小區信號重疊覆蓋的情況;

4G基站組網還需要考慮模3干擾的問題,模3干擾即同頻小區間主同步信號之間的相互干擾,主同步信號僅有3個(0、1、2),主同步信號相同的小區之間不能交疊覆蓋,否則會導致SINR(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降低,網速會大幅度降低;

圖:網絡測試中MOD3干擾小區

雖然目前中國移動可用於LTE宏站組網的頻段(F+D+FDD900/1800)較多,但同時需考慮重疊覆蓋、信號質量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在小範圍內建設多個站點,在高校、商圈這種人流量密集的場景,用戶佔比相當高,在窮盡頻率後,並不一定能滿足容量需求,所以當前運營商大力推進5G網絡建設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分擔4G網絡容量暴漲的壓力;

小結:受頻率、模3干擾以及重疊覆蓋等綜合因素影響,在保證用戶感知的前提下,不能在人流量比較小的區域範圍內建設大量基站來進行容量分擔,而中國移動用戶的佔比又實在是太高,所以出現容量不足、網速變慢的問題。

結束語

總之,中國移動的4G基站數量是最大的,4G用戶數量同樣非常的龐大,在4G用戶不斷增長的流量需求下,面臨的容量壓力也是最大的,而因頻率資源、重疊覆蓋等客觀原因限制,在用盡頻率資源後,仍難以滿足部分區域的容量需求,所以出現網變速慢的問題。


通信汪汪


感謝您的閱讀!

中國移動的解釋:我也很無辜,是因為用移動的人太多了,因此網速變差了。我們絕對沒有降低網速!雖然如此,我現在經常性4G網絡的打開速度類似於龜速,之前每個月20G的流量都不夠用,現在一個月用10G都算多,網速太慢了,用移動的網,還不如用WiFi。

為了測試我的網速,我專門進行了測試軟件的實驗:

我們在看看在2019年三季度,我國平均的網絡速度,看看我和平均值是不是有所差異:

很明顯,我經過的幾次測試,已經很好的證明了,我的網速確定下降了,原因是什麼?我們試著解釋:

  1. 移動所說的那樣,來自於移動的用戶比較多,因此我們的網速會受到很大影響,這種影響確實是在用流量高峰期的影響

  2. 來自於消費者對於網絡的需求的增多,我們使用的是智能機,打開一個網頁的內容是增多的,所以導致網絡的速度的下降

  3. 移動是不是進行了降速呢?這是一種猜測,5G時代的發展,讓移動可能有了降速想法等等

  4. 你所在的區域,基站覆蓋不好,也會導致網速下降

我們其實已經能夠感受了網速速度的變化,至於網速到底是不是運營商為之,還是我們其他因素,我覺得這事不好定。但是,運營商有責任給我們的網速做好維護,這是一定的。

LeoGo科技


4G網絡速率整體而言並沒有下降,而是有所上升的。這一點,工業和信息化部專門做過澄清。說建設5G導致4G變差,沒有依據。

以下是我對這事的分析,敬請指正:

一、為什麼不少人感覺4G網絡速率在下降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因素影響:

1.熱點區域網絡負荷過大,導致用戶所能分到的網速下降。

近一兩年來,4G用戶每月所使用的流量成倍增長。為了讓用戶有更好的網絡感知,運營商實際上在不斷加大投入,擴充4G網絡的容量。

但容量不是說擴就擴的。

有時候,是並不具備施工的條件。比如地鐵車站等地方,人流非常密集,運營商想擴容,但地鐵運營商基於自身考慮,對配合擴容並不積極。

有時候,是擴容已經擴到極致了。容量不斷加,但仍然無法滿足用戶需求,還是不夠用。所以,中國移動在獲得建FDD的允許後,快速建FDD制式的4G網絡,通過增加一張網來吸收用戶流量。

2.局部區域基站等網絡設備出故障或者被逼遷,無法提供優質服務。

網絡並不是建完就一勞永逸了。運營商有一支龐大的隊伍,任務就是時刻盯著網絡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障用戶上網的好感知。

有時候,一個基站出了故障或遭到了破壞,附近用戶的網絡服務就得靠更遠地方基站來承接,離得太遠,網絡速率就打折扣了。

上面兩個因素疊加,導致用戶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上網感知變差

二、5G網絡建設不僅不會讓4G變慢,反而會讓4G體驗更好。

中國移動建設的5G站點同時支持4G/5G,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靈活的分配資源。

在5G起步階段,使用5G手機的用戶很少,移動5G基站可以反向開啟4G,擴大容量,讓4G網絡效果更好。這樣的好處在於,不必專門為4G投入資源。

在5G大發展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用戶轉到5G網絡上,4G網的負荷就會下降,4G的速率自然也會增長起來。

這些都是移動的優勢。聯通則不同,當初不限流量卡衝的太猛,用戶4G上網體驗變差,2019年不得不大量投入建4G。等用戶轉到5G上,這些投入可以說就打了水漂。

5G建設速度比想象中快。今天突然發現小區也有5G信號了。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大家要有信心!


通信贏家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中國移動的基站最多,但是同樣的是中國移動的4G用戶也更多,在現在運營商的"不限量套餐"衝擊之下,中國移動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

中國三大運營商之中,中國移動的基站更多,但是在城市範圍之內,中國移動的4G基站數量也沒有絕對的數量優勢。

根據最新的數據,中國移動已經建設了280萬的4G基站。聯通半年報宣佈的是聯通有135萬4G基站,中國電信半年報官宣是建設152萬的4G基站。

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移動的基站數量佔比是有比較大的領先優勢的。不過現在的三大運營商在城市區域的基站密度都比較大,基站其實也不是可以無限度的密集建設,在城市中心區域,其實三大運營商的4G基站密度差距並沒有非常明顯。

三家基站數量的不同,主要還是在郊區、農村等區域基站數量差距比較大。

中國的人口現在主要集中在城市區域,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之中,中國移動的4G用戶數量更多,在城市區域,單個基站的用戶承載也就會更多一些。

基站其實本身也是屬於共享型寬帶,單個基站下中國移動的4G用戶數量遠超過電信和聯通,也使得中國移動的用戶,平均4G下載速度要更慢一些。

中國聯通開始的4G價格戰,對中國移動的影響會更大一些。

原本的4G資費價格比較貴,用戶使用的流量也沒有那麼高。中國聯通第一個推出了"騰訊大王卡"拉響了三大運營商的4G價格戰,後來還率先的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之後電信和移動入局,使得中國單用戶數據流量激增。

回顧一下2016-2017年,單用戶數據流量只有現在1/6不到。

同樣是4G用戶激增外加上單用戶流量激增,很顯然的是有更多4G用戶的中國移動受到的衝擊更大一些。

世事無絕對,在現在一些偏遠區域,中國移動的網速其實是要快於電信和聯通的。

現在在城市區域,相對的中國移動的4G網速要慢一些,而在一些偏遠的區域,在面積更大的農村區域,中國移動的基站數量優勢就比較明顯了,相對的4G網速反而會快於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

總而言之,現在中國移動的4G網速下降,主要的原因是4G用戶增長過快,以及4G單用戶流量增長過快,基站負荷過重造成的。其實現在三大運營商在城市區域的4G網速,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也不僅僅是中國移動。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移動的基站最多,但是用戶數也最多,用戶數在增加,用戶的數據流量在增加,而移動基站沒有相應增加,所以4G網絡變得越來越“龜速”。

    基站數和用戶數

    從基站數量來看,移動有240萬個基站,電信138萬,聯通的基站數是最少的,有100萬個基站。

    從用戶數來說,移動有9億用戶,電信和聯通只有3億多用戶。

    平均算下來,移動每個基站對應的用戶數是最多的,所以信號差也是很好理解的。

    基站的容量

    每個基站的容量是有限的,連接的用戶數也是有限的,一個4G基站,在20M的帶寬下,最多可以容納1500個用戶,如果超過限制,那麼所有人的用戶體驗就會急劇下降,所以,在火車站、學校等人口集中的地方,手機網速很慢。

    打個比方,基站容量相當於一條馬路,用戶相當於馬路上的車子,車子多了,馬路自然會擁堵,所以移動信號會變差。相比來說,電信每個基站對應的用戶數是最少的,所以電信的網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快的。

    給5G網絡讓路?

    5G網絡即將普及,未來5G時代會給很多行業帶來變化,為了商業化考慮,為了能夠讓用戶感受到4G和5G的明顯區別,運營商可能會“有意”讓4G網絡變慢,就像以前3G轉4G網絡一樣。當5G真正開始普及時,大量的用戶可能迫切需要轉換到5G網絡。


    總之,現在的4G網速越來越慢了,與當初開始普及4G網絡時,4G網速可以說大打折扣,平時使用很難跑到20Mbps,前幾年可以輕鬆跑到40Mbps以上,堪比寬帶的網速。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在4G網絡方面,所有運營商中中國移動的基站數是最多的,用戶量也是最大的。但如今的移動4G慢如“龜速”,其中原因是有多種的。

1、運營商之間的競爭,無限流量卡增多

國家對運營商提出“提速降費”,於是各運營商都相繼推出了無限流量卡。隨著費用的降低,使用網絡的人就會增多,對無線網絡的肆意使用也增多了。曾經我們使用4G網絡的時候,還需要考慮自己的流量是不是不足的問題,如今使用了無限流量後,很少有人會考慮這個問題,大不了4G流量用超了限速罷了。這也就帶來了網絡資源嚴重浪費的問題。

2、移動4G用戶仍在不斷增多

移動的4G網絡好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都會來使用移動的4G網絡,隨著不限流量卡的推出,使用的人就更多了。要知道網絡資源是有限的,而使用人數卻是無限的,對於網絡資源的消耗更是無限的,那麼以用有限的資源去服務無限增長的用戶,以及滿足他們對網絡資源無限的消耗,終究會在使用體驗上和網速方面帶來負面影響。時間長了自然用戶體驗就差了,網速也隨之變差了。

3、移動4G基站的建設弱化

隨著5G時代的開啟,運營商都搶著加緊5G建設,移動也是如此。儘管移動4G基站數量是最多的,但面對用戶的增長和和對網絡資源的無限消耗,若對4G基站疏於建設,那麼網絡肯定會出現問題。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網絡信號看似很好,網速卻慢如“龜速”。

所以說,如今移動4G網絡慢如“龜速”的原因,一方面是來自於不斷增長的用戶數和用戶對於網絡資源的大量消耗,另一方面就是面對5G的來臨,對於4G基站的建設方面顯得不足,從而無法滿足用戶對於網絡的需求所致。


碼農聊科技


網速變慢不僅移動一家,就連我使用的電信網絡也存在網速變慢的情況,估計絕大多數網友都遇到了這種狀況,那麼網速變慢到底是怎麼回事,難不成運營商在限速推廣5G網絡呢?

要想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基站的構成部分。基站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移動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接口設備,也是無線電臺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移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

注意其中一個重點知識,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域,也就是說一個基站的信號覆蓋面積有限,基站的基帶和射頻處理能力,決定了基站的物理結構由基帶模塊和射頻模塊兩大部分組成,這就決定了一個基站的容量,它的通信能力是有限的,不是說可以無限的接受發送信號。

範圍和容量就有侷限性,而現在使用4G網絡的人越來越多,如果是4G剛普及使用4G手機的人少,那麼信號是非常充足的,上網速度也快,但是隨著用戶越來越多,一個基站承擔的通信壓力猛增,平均到每一個用戶的資源就有限,上網速度變慢也就是在情理之中。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跟5G多少有點關係,這個怎麼說呢,今年5G開始大爆發,超快的網速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當然運營商從中獲得的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套餐價格最低也要128元,比4G套餐貴了許多,這就讓運營商把精力都放到了5G的建設上,而4G總會被5G所取代,因此4G的建設已經放緩,網速變慢或多或少跟4G基站建設放緩有關。

而移動是國內用戶最多的運營商,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5.9億戶,其中4G用戶規模為12.64億戶,而移動4G客戶總數達到7.47億,前3季度淨增4G客戶3,433萬戶。

龐大的用戶群體需要巨量的基站來維持,而現在移動正向5G建設發力,4G基站雖然多,但是也經不住高速增長的用戶數量,因此網速變慢顯得十分正常,估計會比聯通、電信更緊張。


黑暗科技世界


聯通所用FDD-LTE制式,其下行速率可高達150Mbps。對比移動TD-LTE的100Mbps峰值速率,聯通在網速上是有一定的優勢的。但實際使用過程因各種影響因素都遠遠達不到理論值,而各運營商網速所體現的差異大概也是因用戶群體基數的影響和其它原因。

移動用戶體量大是影響平均速率的原因之一。

目前的數據來看(2019年12月):中國移動4G基站288萬餘座,其4G網絡在全國覆蓋率高達97.8%。4G基站數量是聯通、電信的總和還要多。基礎硬件措施過硬,因而移動信號好也是共識,特別是它的2G信號,從都市到山村都能穩妥接受到移動信號。

不過,移動用戶數量也是非常龐大的。截止到11月份的數據,聯通有3.2億4G用戶,電信有3.3億。兩者的總和也與移動的總4G用戶9.4億差距明顯。

即便是攜轉業務落實了,攜入攜出中和下,移動還仍然實現了用戶增長。4G用戶在不斷增加,在4G基站總量基本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網速變慢其實也是必然。

基站建設重心偏倚到5G上,這是其二。

其實不僅僅是移動4G網絡變差,聯通、電信大體上也是如此。之前就有群眾質疑是運營商為推行5G而刻意限制4G速度?

其實並非如此,運營商沒有必要採取這樣激進的方式來推進5G發展,而揹負罵名。實際上是它們的建站工作重心放到了5G建設中來。短期內運營商是不可能會放棄4G的,但4G基站的建設工作會越來越少,可能更多隻是循例性維護。只有維護而沒有加強4G基站建設,但4G用戶還是在不斷增長的,人均分配到每位用戶的網絡和信號就變少了。

5G建設正火勢鋪展開來,像目前而言,中國電信在廣州地區已建成了2萬個5G基站。未來還會繼續擴大重點區域建設,更好實現5G網絡連續覆蓋。運營商的重心放在5G建設上,誰更快更好鋪墊5G網絡,在未來5G上就有更多的話語權,是策略也是發展需求所在。


IT小眾


雖然中國移動的基站最多,但是4G的用戶數也是最大的,並且隨著5G時代的到來,4G網絡必然要讓位給5G,4G網絡變慢的的主要原因如下:


1. 4G用戶數越來越多

截止到19年2月底,中國移動用戶總數達9.28571億戶,淨增用戶109.1萬戶。4G用戶數為7.19063億戶,當月淨增214.6萬戶。4G用戶數已經佔到中國移動用戶數的78%左右,並且每月還有100萬原來移動用戶升級到4G網絡,這是4G網絡變的越來越慢的主要原因,4G網絡一開始,下載速度可以達到40M每秒,現在基本維持在9M每秒左右,甚至還可能更慢。比方說當初有1萬個人使用4G網絡,現在有10萬個人同時使用,4G網絡肯定會變的越來越慢。


互聯網應用對4G網速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現在高清視頻APP、直播網站越來越多,很多應用對網速要求非常高,這樣就使得我們感覺上4G變的越來越慢。


為5G網絡讓位

隨著5G網絡的到來,今年已經有部分城市可以正是商用,那麼運營商後期肯定是大力建設5G基站,而不會再對4G基站進行擴建,以及5G時代的到來,4G變慢也是能夠引導用戶自主升級到5G網絡,這也可能是運營商的一種營銷策略。


總 結

移動4G網絡變慢的主要原因還是4G用戶人數越來越多,不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對網速的需要,隨著5G時代的到來,運營商不會在4G網絡上投入更多資源,以上幾個方面就導致4G網絡變的比較慢了。


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多多關注哦,謝謝!

瑞弘嘉


關於4G網絡速度逐漸變“龜速”的問題,看了下各位答主的精彩解答,大家比較傾向於基站數量與用戶數量方面影響了,筆者且補充一下關於基礎資源方面的情況吧。

眾所周知,移動通信業務是依託光傳輸網進行信息傳送與交互的,4G網絡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礎資源的分配狀況。

4G網絡的理論速度可達到100Mbps,但實測網速大多在50Mbps左右,假設每個5G基站分配800-1000M帶寬,那麼,承載業務的光傳輸網負荷有多大呢?相當於一個10G傳輸系統只能帶動10個基站左右的業務,實際上,運營商傳輸網單環路建議節點網元為7-8個,在加之鏈路網元,預計接近20個左右,顯然傳輸資源相當緊張。

當然,城域波分系統的上線緩解了傳輸網資源緊張的現狀,實現傳輸環網數倍帶寬的提升,然而,面對熱點區域覆蓋及優化擴容的需要,傳輸資源仍然並不寬裕。

近年來,寬帶提速的勢頭越發突出,小區寬帶單用戶動輒100Mbps的業務需求,若假設某小區有100戶寬帶用戶,那麼也意味該小區就會產生8-10G的傳輸帶寬需求。

由此可見,儘管運營商不斷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但面對移動與寬帶用戶雙重的業務需求壓力,基礎資源現狀實在不敢樂觀。

而今年以來,5G建設可謂是熱火朝天,當前全國已經建成的5G基站數量達到15萬個以上,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由於5G網絡將在4G基礎上提升100倍,即達到10Gbps,當然目前實測網速大概在1Gbps左右,即便如此,那對傳輸網資源也是個極大的挑戰。

因此,不管運營商有多少基站,4G網絡速度的變化,應是基礎資源與新業務需求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一方面需要在接入及匯聚層面優化、釋放資源滿足新業務的需求,另一方面為了明年的5G發力,資源調配與優化必然會提前部署與持續實施。總之,在用業務的體驗變化,應主要源於運營商的網絡建設與資源調整。

【信息走進生活】持續聚焦信息科技,聊聊信息生活的感悟,歡迎評論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