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捡到古董宝剑,鉴定完被要求上交,他却打磨成菜刀气坏了专家

每一个时代的存在都是必然,无论是几千年历史中有名的乱世还是盛世,都是无法避免的。对于后来人而言,都是值得吸取教训或学习的。历史只能追溯不可重来,于是对于古代遗留的文物,人们也显得非常有兴趣。

除了考古专家之外,民间也有着不少的古董收藏家。而珍贵的文物则一般不会为私人所拥有,上交给国家才是最有价值的去处,也为专家们研究历史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如今,博物馆中收藏的文物,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民间,偶然发现后上交给国家的。

老汉捡到古董宝剑,鉴定完被要求上交,他却打磨成菜刀气坏了专家


当然,并非每一件文物都能够受到重视。重庆一位老汉,在偶然发现古代青龙剑之后,竟私自打磨后当作菜刀使用。等到专家发现时,也早已损坏得失去了收藏的价值。

老汉意外得古剑,固执认为不值钱

在古代,刀剑等兵器十分常见。古籍有言:“汉高祖仗三尺剑而得天下”,在几千年历史中,战争曾经爆发了无数次,兵器也随着一步步深化。剑之用途,虽非专供杀戮,亦为文士之饰品,是古代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

来到现代,剑这一类武器也不存在了,只有少数收藏于博物馆中。当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些就是在偶然之间,人们便发现了古剑的存在。

重庆一位姓易的老人,就是在出门散步时,在一处偏僻地方偶然发现了一把古剑。按照正常操作,在发现古代物品之后,一般都会直接找专业人士鉴定。但这位老人是出了名的不要管事,在得到古剑之后一直没有行动。

老汉捡到古董宝剑,鉴定完被要求上交,他却打磨成菜刀气坏了专家


最终促使他去找专家鉴定的,还是他的一位热心邻居。虽然不一定懂得兵器的专业知识,但既然是地里挖出来的古剑,很多可能就是有收藏价值的文物了。在邻居的多次催促下,老汉终于带着古剑出了门,不至于使古剑一直不见天日。

在专家的鉴定下,初步估计古剑为清朝时候的文物。但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专门的保护,古剑上的许多痕迹影响辨别。在原本只是初步估计,但在固执的老汉看来,专家的这番话就是意味着古剑“不值钱”。

对于一部分普通人而言,古文物的价值或许只在于值不值钱。再加上老汉先入为主,执意认为不值钱,也就没有想把古剑上交的意思了。在这样的想法之下,老汉便找个借口离开了,也没有把古剑留下。

古剑上出现篆体字,青龙剑沦为菜刀

古剑再一次被老汉带回家以后,就成为了一把菜刀。

老汉捡到古董宝剑,鉴定完被要求上交,他却打磨成菜刀气坏了专家


但实际上,老汉带回家之后,已经见识到了古剑的另一面。在最开始时,专家之所以没有办法进行明确的鉴定,是因为上面生了太多的铁锈。而在将古剑带回去时,老汉将铁锈磨掉,已看到了剑上刻着的字。

古代的字体与如今有着明显不同,老汉无论如何也看不懂,于是拿去请教别人。随后被告知剑上刻的是篆体,写着三个字:青龙剑。看到此处,大部分人已能意识到此剑非同一般。

但固执己见如易老汉,还是觉得没有什么稀奇的,于是拿回家当了菜刀。

由于已经两次带出了门,易老汉家中有古剑的事,当地的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等到五年后,有专家到达重庆时,便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但等专家激动地赶到易老汉家中寻找时,所谓的青龙剑,已成了一把老菜刀,并且已经残缺了。

老汉捡到古董宝剑,鉴定完被要求上交,他却打磨成菜刀气坏了专家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专家感到气愤又无奈。在唐代殷成式《酉阳杂俎》曾记载:“唐开元中,河西骑将宋青春每阵,常运剑大呼,……吐蕃曰:‘尝见青龙突阵而来,兵刃所及,若叩铜铁,谓为神助将军也。”可见,青龙剑也是古代兵器传奇之一。


青龙剑遇上易老汉,便成了菜刀。这也是一大文物损失,但事已至此,专家再气愤也没有用了,只能劝老人不能再如此随便地对待古物,更希望其他人引以为戒。倘若当时第一次鉴定古物时,专家能将易老汉劝下,也许就能挽救一件古物了,不至于被暴殄天物成了平常菜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