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增强脱贫动力

曾几何时,这里山多地少,产业薄弱;

曾几何时,这里位置偏僻,交通落后;

曾几何时,这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是深度贫困乡镇。

然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特别是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犹如和煦的春风,让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南台子乡这块闭锁的土地焕发了活力,迸发出了朝气——

一片片设施农业大棚拔地而起,一座座母牛养殖圈舍建设完成,一项项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项目稳步实施,一个个活力四射的产业园分布全乡大地……一个面貌一新、精神焕发的崭新南台子乡正满含微笑向我们走来!

产业像花儿一样红正在南台子乡变成现实!

红红的柿子映笑脸

3月的南台子乡,微风轻拂,艳阳高照。该乡卡拉街村设施农业产业园内,一排排温室大棚静静挺立。大棚内一排排绿油油的硬果番茄长势正旺。赤峰市模范脱贫户秦远志正在棚里采摘硬果番茄,红通通的硬果番茄挂满枝头,与绿叶相映衬,别有一番情趣。

当被问及行情怎么样时秦远志说:“都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才有了硬果番茄这个产业。现在每市斤2.7元,比种玉米强多了。”秦志远的妻子邓婷美一边采摘番茄,一边说:“种大棚这几年,党和政府可没少帮我们,这两年效益不错,家里脱贫了,不再受穷了,以后更要好好干,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2017年,秦志远依托旗里的“产业扶贫”政策和合作社带动,种植了4栋日光温室大棚。经过两年发展,不仅自己脱了贫,还成为一个土专家,带动其他贫困户种植大棚,给予技术指导。

据了解,南台子乡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占地2500亩,坐落于在卡拉街村、官村沟村、大沟村3个村,共有日光温室386个。其中有18户贫困户自主经营日光温室20个,南园移民小区102户194人置业日光温室21个,对外出租年收益18.6万元,南园移民小区6户11人合伙购置日光温室3个,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

母牛养殖潜力大

一花独放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南台子乡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立足实际,在推动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上持续发力,在发展设施农业,促进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基础母牛养殖,使基础母牛养殖成为该乡扶贫产业的又一大“拳头产品”,为全乡进一步加快产业布局、增强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川心店村宏沣畜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场,一排排新建的现代化牛舍依山而建。牛舍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牛儿正在悠闲地低头吃草,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

据川心店村党支部书记刘福介绍,该养殖场2019年5月动工建设,同年10月完工投产。累计建设圈舍面积6000平方米,青储窖1800立方米,粪污处理厂2000平方米,现有存栏母牛200余头,总投资达1200万元。养殖场建成后,不仅带动30户贫困户共50人年均增收4000元,还为8户贫困户代养16头牛。

“依托产业扶贫政策,今年我联合村里的4户养殖大户,准备投资120万元,新建养殖小区。目前养殖小区的征地已经完成,下一步将实施基础建设,初步养殖基础母牛80头。”刘福说。

南台子乡拥有悠久的养牛历史,然而受资金、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该乡的养牛规模始终没有扩大。近年来,该乡充分发挥喀喇沁旗产业扶贫政策的带动作用,坚持在发展基础母牛养殖上做文章,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在养殖引领上花力气,不断推动产业政策落地生根。截至目前,该乡基础母牛存栏数已达1.6万头,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5处,其中仅2018年以来,累计新增1.2万头,新增产值近1亿元。

“2020年,南台子乡计划投资6600万元,新建养殖小区6处2.2万平方米,增加基础母牛1.4万头,使全乡基础母牛养殖数量达到3万头。”该乡党委书记田久军说。

多元布局产业旺

南台子乡地理位置偏僻,产业基础薄弱,多年形成的似统种植模式和观念早已在基层群众中根深蒂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困难重重。“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该乡党委、政府面对困难不气馁,始终坚定不移抓产业培育,抓典型示范,抓政府引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不断扩展产业发展覆盖面,扩大产业发展的多元布局,努力打造符合该乡发展实际的产业体系。如川心店村喀喇沁旗鑫水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动的无公害绿色芽菜生产线建设项目,占地2700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900万元,达产后年生产芽菜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40万元,安排贫困户劳力务工12人,人均年收入2.6万元。官村沟联村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日发电2.3万度,日增收1.7万余元,每年可为该乡11个村累计增收达600余万元;新建的4个土豆仓储窖,累计带动贫困群众60余人务工,年人均收入4000余元。

“我们乡除了着力发展设施农业、基础母牛养殖外,还坚持发展马铃薯、肉鸭养殖、草莓培育、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等多个产业,现在很多产业项目已经落地生根,并不断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该乡乡长李秀华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南台子乡正在多元产业的带动下,全力以赴书写着南台子的发展新篇章!(记者 宫立灵 通讯员 马文基 吴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