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其实苦了一些寒门学子,融不入城市,也回不去农村

在我们农村,当年一个大学生可以是“全村的希望”,会完全改变一家人的生活质量,而现在,一个农村大学生为了在城里买房,甚至会拖垮一家人。大学扩招使大学生成功的机会被严重稀释和均摊了,这对农村出来的那些即使不扩招也能考入大学的学生 是不利的,如果不能通过高考PK掉很多竞争对手,走出校门后,他们和城里的那些孩子相比,掌握太少的社会资源使他们更难成功。

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在这份建议书之中,他提出了5点扩招的理由。


大学扩招其实苦了一些寒门学子,融不入城市,也回不去农村

5点扩招的理由


建议被采纳。之后,政府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1999年初,原计划调整招生规模比1998年增加21%。而1999年6月,扩招政策正式出炉。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23.86%,2001年整幅为19.10%,2002年为14.92%。而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首次超过了1000万。扩招虽然提高了整体的国民素质、拉动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大学生难就业等等问题。直到2011年,中国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人数增长率才首次低于5%。


大学扩招其实苦了一些寒门学子,融不入城市,也回不去农村

本科增长规模

在1999-2002年这三年间,硕士研究生每年的扩招幅度都保持在20%以上。其中2000年一年就扩招了43.25%,扩招幅度堪称之最。到2020年硕士招生预估超过100万。遗憾的是,硕士招生规模的激增,并不是由于其需求所引起的。扩招一方面为了提升高层次人才规模,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本科扩招带来的后续效应。解决就业问题,也是其扩招的主要目的之一。

大学扩招其实苦了一些寒门学子,融不入城市,也回不去农村

研究生扩招

扩招看似是给于广大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机会真的增加了吗?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在,有些年轻人与他们的家庭其实负担不起不去读大学的后果,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想着读了总比不读好,因为别人都读大学,而你不读大学,会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边缘化。而且大学扩招严重压死了职业教育。当然,大学扩招产生了更多的有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但前提应该是经济规模足以支撑这么多本科硕士博士的工作和成才空间,显然国内经济条件还不完全具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