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變現?對不起,你就是那個“變現”

流量變現?對不起,你就是那個“變現”

  流量思維、流量紅利、流量變現、自帶流量、流量池、流量井,還有人延伸出“流量思維”,從2018年開始“私域流量”又火了,由此也對應產生一個詞,叫“公域流量”。

  大小實體企業、創業者、電商運營、市場部、銷售部、媒體、資本、廣告公司、技術服務等,誰都逃不開談“流量”。

  去年十月,科特勒大師來中國開峰會,就有媒體問他對“流量思維”怎麼看。提問的人大概想,這麼火熱的詞,估計要被老爺子寫入下一版的“營銷聖經”中吧!但如果你真的要問:到底什麼是流量?它為什麼重要?如何使用更加有效?反倒沒幾個人能說清。


  “流量”為什麼這麼熱?

  這一波全民談“流量”是互聯網企業帶動起來的,而互聯網企業喜歡談“流量”是早期互聯網種下的根兒。

  20世紀90年代末,在經歷了最初的挫折,也倒下了一批互聯網先烈之後,不管是三大門戶網站還是做社交的騰訊,以及做商務的阿里、做遊戲的盛大、做搜索的百度和做殺毒的360,都摸索出這樣一條道路:用免費的內容或者服務,吸引大量的注意力,然後把這些用戶的注意力打包賣給廣告主。這些被打包的注意力就被稱為“流量”。它可能是一個點擊、一個瀏覽、一個點贊、一個評論,也可能是一次成交或者一次互動。

  隨著這些互聯網企業成為巨頭,“馬雲們”成了全民偶像,“流量”一詞也作為一個商業概念被推上了神壇。

  現在的商業,沒有點“流量思維”,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電商平臺的拼多多、外賣平臺的美團、二手車平臺的瓜子、叫車平臺的滴滴都有自己的流量模式;樂視、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也都是流量思維下的生意。

  在這些有強大影響力企業的高壓勢能下,大批企業下跪唱著“征服”,不管合適不合適,紛紛拿起了流量思維,到處追逐著流量紅利。

  小程序出來就紛紛跟進小程序,抖音熱了就跟直播帶貨,聽說某某引流方法好就一頭扎進去。更慘的就是“買+刷+高佣金+低價衝”,就是讓很多老闆心有餘悸的“戰略性虧損”,以為前期通過高投入把流量做起來,生意就起來了,結果是隻見“虧損”,不見“戰略”。

  為什麼別人的“流量思維”那麼光鮮,而自己用起來卻頻頻掉坑呢?


  想靠電子商務掙錢,那都是糊塗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些用“流量思維”取得成功的,基本都是平臺型企業,比如BAT、京東、美團、拼多多、三大門戶網站。而那些用流量思維做實體產品或針對消費者服務的,基本都不行甚至掛了。樂視如此,共享單車也是如此,大批指望流量的電商企業更是如此。

  《大腕》裡說:“靠電子商務掙錢,那都是糊塗蛋。”

  最搞笑的是某二手車企業,打著“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旗號,號稱是直賣,本意是提供賣家和買家的直接見面服務。但運營的結果就是,賣家發佈信息多,買的人少,成了線下二手車經銷商找車源的好地方了。在連續多年燒錢都無法贏利之後,該二手車企業開始轉向給二手車商提供資訊和服務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變成了“幫助中間商賺差價”。

  這是個細思極恐的事情。

  也就是說,被很多人奉為商業至尊的“流量”,平臺自己是很難拿它到用戶那裡變現的。他們變現的方式就是把流量包裝好,讓你掏真金白銀“買流量”。

  這有一個美麗的說法叫“賦能”。用馬雲的話來說,我們不是做電商的,我們是培養做電商的。

  當你買了流量想變現的時候,豈不知你早已經就是那個“變現”了。所以,上百萬電商的利潤總和還不如一家電商平臺,再正常不過了。

  流量不是沒有價值,而是在流量主義大行其道、大部分人都在追求短平快的“流寇主義”道路上狂奔的時候,流量通貨膨脹,價值被高估得畸形了。


  流量的本質一戳即破

  科特勒大師關於流量思維的回答,一針見血。

  流量其實是注意力的問題,注意力增長不一定能帶來銷售增長,而銷售增長也不一定能帶來利潤增長。

  也就是說,你通過什麼方式獲得注意力比你獲得了多少注意力更重要,你通過什麼方式實現銷售增長比實現了多少銷售增長更重要。

  一個傳統的線下流量,至少是一個顧客到店,相對而言,線上的流量獲取太容易了,一個點擊、一個搜索,任何一個操作,都能被看作一個流量。

  十萬閱讀、百萬在線、千萬播放、億萬點擊,網上非常容易出現一派欣欣向榮的熱鬧景象。但實際價值卻遠遠沒有那麼高,這些流量可能跟你的產品、品牌完全沒有關係。

  另外,由於線上流量易得,也就非常容易造假。瀏覽、點贊、評論都能造假,粉絲能造假,連銷售也能刷。

  某群友這樣比喻:線下客流量相當於黃金貨幣,價值高,造假成本高;電話顧客其次,相當於銅錢;而線上流量相當於紙幣,造假成本低,而且造得越多,成本越低。

  事實上,網絡市場上的流量數據造假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產業。

  據稱,各類刷量平臺超過1000家,從業人員累計超過900萬人。這個數字有多恐怖呢?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們拿專業市場人員數量傷害一下。

  國內號稱營銷人員有8000多萬,其中絕大部分是一線銷售和渠道業務,在剩下的小部分人中,又有一大半是活動、促銷推廣、媒體投放等市場執行人員。我跟一些同行估計過,能夠做營銷規劃、產品品牌渠道策略的專業市場人員,不超過1%,國內大概只有幾十萬人。

  “硅發佈”的一則數據是,全球互聯網範圍內,至少有40%的流量是假的。而中國市場這個數字應該只多不少,而且可能多很多。

  由此還延伸出另外的智商稅產業,隨便一個什麼人就可以製造點簡單內容,放到網上把數據刷爆。然後大肆炒作,說自己擁有某某秘笈,就可以開班授課了。

  很多人作為“流量”,又被變現了一次。


  車站旁的館子最難吃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一旦企業陷入唯流量思維,一定會忽視價值塑造,像一隻逐臭的蒼蠅,到處飛來飛去,最後因競爭力喪失而被淘汰。

  如果我問你,什麼地方的館子最差,你腦子裡一定會蹦出這麼幾個地方:火車站周邊、汽車站附近、大型醫院附近、大型旅遊景區、商品批發市場。又貴又難吃,監管不到位的還髒亂差,客流量越大,飯菜越糟糕。

  它們做的就是流量生意,傍著一個大型流量平臺,熙熙攘攘的人群就是它們的生意本質。它們爭取的是讓更多人看到,跟車站的管理人員、周圍的社會人員搞好關係,至於飯菜是不是可口,食材是不是新鮮,衛生是不是達標,有什麼關係?

  一旦你習慣了流量生意,一旦你有了根深蒂固的流量思維,就很難再去調整。

  一定是出現問題先想去找流量,一定是看到有貌似的流量紅利就心癢難耐,一定是看到有刷流量的空子就無法自已。

  你去看周圍那些靠著流量做生意的,不管是傳統的經銷商還是電商,還是最近又炒作的社群社區電商,有幾個不是在被割韭菜,又有幾個能夠轉型成功?

  對於這類企業來說,流量已經不是流量,而是“流毒”。

  做正規軍,堅持長期主義,堅持專業主義

  注意力是重要的,但遠不是營銷的全部,更不是生意的全部。只追求流量,而忽視價值創造、忽視用戶需求、忽視價值鏈管理等更根本的商業要素,不僅僅是揮刀自宮,而是自斷經脈,任人擺佈。

  所幸2019年是“流量主義”開始崩潰的第一年,大批之前沉迷流量的企業在走投無路又被人反覆“變現”的情況下,開始尋找自己的價值迴歸。

  2019年的“雙11”,新上任的天貓總裁蔣凡,已經不像以往那樣強調GMV(交易總額)了,而是強調“新消費”。“雙11”從追求銷售數量的狂歡日,轉向品牌發佈新品的節日。而那些發佈新品的品牌,那些在“雙11”各個品類銷售排名頭部的品牌,已經不再是傳統那些流量導向的淘品牌,而是蘋果、華為、波司登、歐萊雅、海爾、耐克等長期深耕市場的品牌。

  流量明星再熱鬧,作品也幹不過老戲骨啊。

  正規軍下場了,唯流量思維的“新商業流寇”被剿滅的序幕已經拉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