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騎兵軍》:從這場鮮為人知的戰爭看環境對人的改造和影響

《紅色騎兵軍.阿伯廖克先生》:無家可歸的月亮在城裡徘徊。我和它結伴而行,藉以溫暖我心中難以實現的理想和不合時宜的歌曲。———巴別爾


2020,能不能重新開啟?!

2020元旦那邊,我和絕大數朋友一樣,滿心歡喜地迎接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好的年份。可這個年份剛開始,卻讓大多數的我們害怕、焦慮、迷茫了。在這段焦慮、慌亂的日子裡,我索性拿起來了一本關於戰爭的短篇小說集。

走進閱讀,置身於激烈、殘酷、溫暖、感動的故事中,我終於脫身於周遭環境,尋得了精神上的慰藉。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和解讀這本助我走過這段宅家日子的好書--《紅色騎兵軍》。

《紅色騎兵軍》是蘇聯文學大師伊薩克.巴別爾的所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集。這是蘇聯歷史上唯一直接描寫蘇波戰爭的文學作品。伊薩克.巴別爾是博爾赫斯、海明威最推崇的短篇小說大師,被稱為繼卡夫卡之後又一位偉大的猶太作家。

小說敘述的是1920年,二十六歲的巴別爾化名柳托夫。作為戰地記者跟隨布瓊尼統率的蘇維埃紅軍第一騎兵軍進攻波蘭。戰爭歷時3個月,巴別爾親眼目睹歐洲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慘烈騎兵會戰。全篇以38個故事構成。客觀還原了蘇波戰爭期間赴波作戰的哥薩克起真實戰鬥生活。小說客觀的描寫了哥薩克騎兵的驍勇善戰,但也真實的記錄了他們在作戰期間的惡行

小說中主角柳托夫一開始是以局外人的視角觀察。逐漸因為身上的知識分子做派被哥薩克們鄙視,為了討好他們,他不斷展現出嗜血、粗暴的一面,終於獲得了哥薩克的認可。可這之後他觀察的視角發生了變化,內心也逐漸動搖,開始懷疑這些被稱為革命先鋒隊的哥薩克有沒有違背革命的初衷。

《紅色騎兵軍》看似敘事鬆散,前一刻還在描繪波瀾壯闊的美景,突然就轉而敘述戰爭給個人生活造成的創傷。其背後是巴別爾對戰爭、革命真正意義的反思和對個人又該何去何從的探索。如果不從多角度解讀,很難感受到本書真正的魅力。

由於本書的背景是歷史上真實的蘇波戰爭,因此我將從蘇波戰爭的始末,書中馬、教堂等象徵物的含義以及它所反映出的哥薩克們人性和獸性的雙面性格來解讀。最後,我將結合書中的一些內容展示我關於個人如何在群體環境裡不被同化的思考。

《紅色騎兵軍》:從這場鮮為人知的戰爭看環境對人的改造和影響

01、俄國與波蘭的世仇長達幾個世紀,期間紛爭不斷,肉食者們的雄心壯志要用凡夫俗子們的血肉堆砌

巴別爾的《騎兵軍》並非是一部完全虛構的小說,而是巴別爾親身經歷的真實戰爭故事。這裡有他的觀察、有他的經歷和反思。蘇波戰爭是歷史上最後一場騎兵之間的大規模戰鬥,要想更好的理解這本短篇小說,就要先了解蘇聯和波蘭的糾紛由來。

①從17世紀到18世紀末的蘇波紛爭,最終以俄國崛起而暫停

過去的皇帝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自己的國家強大了就總想通過吞併別國開疆拓土,達到彰顯自己功勳偉業的作用。蘇聯和波蘭兩國之間的仇恨源於17世紀初的俄國與波蘭。當時波蘭是東歐強國,歷史遠比俄國要悠久。並且,當時俄國還處於內亂之中。波蘭趁機在俄國扶持了一位偽沙皇,史稱“偽迪米特里一世”,兩國因此爆發了多次大戰,時間跨度20年之久。

可俄國人民面臨內憂外患,他們在絕境中爆發的力量強大到不可思議。雖然當時俄國內部面臨天災和政治鬥爭,外部面臨波蘭的入侵。但是逆境中爆發出的力量讓俄羅斯民族一下子逆轉了波蘭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枷鎖。俄國不僅最終打敗了波蘭,自己還一舉成為了歐洲的強國之一。

之後,俄國人的怒火繼續往波蘭境內延伸。直至18世紀末的最後一次戰爭直接讓波蘭幾乎滅亡。俄國獲得了波蘭62%的領土。至此,波蘭退出歷史舞臺123年,成為可有可無的小角色。

在我看來,戰爭勝負的天平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國實力強大與否只能在一段時間內左右天平向自己傾斜,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還是這場戰爭能否爭取絕大多數人,讓絕大多數人都願意為之奮鬥甚至犧牲生命。

《紅色騎兵軍》:從這場鮮為人知的戰爭看環境對人的改造和影響

②原本局面大好,蘇聯內部的盲目樂觀,最終葬送了騎兵軍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不想復興祖國,成為一流強國的國家也不是好國家。波蘭的民族武裝領導人畢蘇斯基乘著一次世界大戰後,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大公國先後分崩離析的大好時機。重整旗鼓重新建立了波蘭政權。這之後,在波蘭東部與俄國接壤的領土問題上,兩國產生糾紛。畢蘇斯基固執的認為只有奪回失去的土地,才能恢復過去的強盛,一雪前恥。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同17世紀初那時候一樣,當時的蘇俄剛剛經歷了革命和內戰,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還沒有站穩腳跟。因此,對於這次領土糾紛,蘇維埃不想再動干戈,他們不僅願意承認波蘭的獨立,還願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可當時由於國際形勢普遍反對蘇維埃,波蘭因此再次挑起戰爭。可能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波蘭人忘記了過去是怎麼失敗的了。蘇維埃面對外敵入侵,內部快速整合,再一次將波蘭軍隊趕出了蘇俄境內。甚至英國也出面調停,希望就此停戰。

可這個時候,蘇俄高層卻不同意了。他們經過討論之後,決定派出紅軍出兵波蘭,進一步擴大世界革命的成果。然而,天不遂人願,這次紅軍最終在波蘭境內損失慘重,10萬多名紅軍被俘虜。蘇俄被迫與波蘭議和,將白俄羅斯、烏克蘭和立陶宛的大片領土劃歸給了波蘭。

在我看來,從一開始的反侵略戰爭演變成侵略戰爭。這背後是當時的蘇維埃高層對形式的錯誤判斷。因為反侵略戰爭而團結起來的俄國人民只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保衛祖國。這種大形勢下,把蘇維埃高層之間不和睦、掣肘嚴重等問題掩蓋了。當戰爭進一步擴大時,這個問題最終葬送了無數英雄的性命。

《紅色騎兵軍》:從這場鮮為人知的戰爭看環境對人的改造和影響

02、馬、教堂與宗教、生與死的反覆出現,正是巴別爾的風格和藝術特點,背後是他對宗教信仰和人性的探尋

馬克斯洛寧曾評價巴別爾的作品風格:對大相徑庭情節的運用,正是巴別爾的風格和藝術特點:他在描寫粗魯的同時,又描寫溫柔;在描寫兇狠殘忍的同時又描寫高尚的理想;在描寫放蕩與褻瀆的之後緊接著就是英雄的犧牲。

在《騎兵軍》中馬、教堂等主題的反覆出現正是這一特色的最好詮釋。

①馬:即是哥薩克們的戰鬥武器,也是他們人性中的溫暖與善良所在

《騎兵軍》中的主角除了哥薩克還有馬,馬是與哥薩克們相伴而生的。對於騎兵來說,馬不僅僅是一個戰鬥的武器,更是自己的家人和伴侶,代表著自己的榮光與驕傲。

在《一匹馬的故事》中這樣寫道:

我們師長薩維茨基,有一次,把第一騎兵連連長赫列勃尼科夫的白色公馬搶走了。那是一匹寶媽,只是膘肥了一點,我總覺得笨。赫列勃尼科夫被強換了師長那匹血統不次,移步均勻的黑母馬。可他虐待這匹母馬,特想報仇,等待著時機,他最終等到了。

假如只是把馬當做是一個工具,那麼換一匹馬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一匹馬的故事》中為了換回自己的馬,赫列勃尼科夫在得知師長因為作戰失利被降職後,立馬去找參謀部要求物歸原主。拿到命令後奔跑100俄裡想要拿回自己的馬。這之後,因為無法換回自己的馬,他一氣之下退出了騎兵軍。

在我看來,巴別爾筆下的哥薩克們並非一如既往的殘忍嗜殺,他們也要溫情善良的一面。對馬珍惜的背後是兇悍的哥薩克騎兵們內心的柔軟和溫情所在。一匹好馬陪伴他們上戰場,陪伴他們奮勇殺敵。甚至身陷重圍時還能帶他們離開危險的地方。因此就像家人無法交換,不願失去一樣,哥薩克們也不願交換自己的同伴,更不願意失去他們。

《紅色騎兵軍》:從這場鮮為人知的戰爭看環境對人的改造和影響

②教堂背後代表的宗教信仰差異,是哥薩克們殺戮無度的潛在原因

在小說中,總共描寫了兩座教堂,分別是諾沃格拉德教堂和聖瓦倫廷教堂。同樣是教堂,但是場景卻截然不同。

  • 書中描寫的諾沃格拉德教堂陰森黑暗,充斥著死亡和白骨。

“我們的手指摁下一個又一個骨質的按鈕,但見一個又一個聖象分成兩半,移動開來,打開了一個又一個發黴的地下室。”

  • 聖瓦倫廷教堂則截然不同,一盤光明、溫暖的景象。書中描繪:

“教堂內陽光充沛,到處是一縷縷光線,一根根光柱,籠罩著令人愉悅的涼爽感”。

對於兩座教堂的不同描繪,代表的是生與死的界限有什麼是超脫於生死之外的東西呢?是藝術。在兩座教堂裡都掛著藝術家潘.阿伯繆克的畫作。文中柳托夫對於這位藝術家用繪畫展現的一個荒誕、有趣的世界心嚮往之,也十分欽佩這位藝術家。他認為阿伯繆克的生活是“美不勝收,充滿智慧的”,認為他的藝術是人人都能欣賞的作品。他認為在藝術作品裡,沒有地位和等級的區別,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品的主角。

在我看來,除了對於藝術能夠化解生與死的重壓下的神經以外。巴別爾對於這兩座教堂的描繪背後實際上是對哥薩克們殘忍殺戮的事實背後原因的反思。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因為宗教引起的戰爭非常之多。對有信仰的人來說是不能接受自己信仰的宗教以外的“異教”。蘇波戰爭中的蘇聯騎兵軍大多是東正教,而他們打仗經過的地區大多信奉猶太教和天主教,因此可以說著是哥薩克們殘殺的一大“潛在原因”。

《紅色騎兵軍》:從這場鮮為人知的戰爭看環境對人的改造和影響

03、關於個人如何在群體環境中不被同化,人云亦云的思考

在心理學領域有一本研究群體心理的書籍《烏合之眾》影響深遠,對個體在群體中的心理變化有十分精準的描繪和觀察。在《騎兵軍》中主角柳托夫也經歷了一個從被嘲笑到試圖融入到最後找尋到自己真正在意的價值的過程。

因此我將結合《烏合之眾》對於群體的一些研究和《騎兵軍》中的一些內容談談我對於如何減少被群體環境影響的三點思考。

①人無法完全不被群體影響,因此首先要做的是選擇一個好的群體加入

《烏合之眾》裡勒龐對於群體,他認為人群聚集在一起並不是群體。只有當一群人內心形成了一個共同的信念,併為之付出行動,這個時候他們才形成了群體。例如在《騎兵軍》中哥薩克們原本並不屬於一個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但是當柳托夫加入他們當中之後。這群”哥薩克“就形成了一個”群體“。他們一起看不起、嘲笑膽小懦弱的柳托夫。

對比“個個渾身是膽、永不服輸、視死如歸、一諾千金”的哥薩克們,柳托夫這個膽小鬼,雖然能識文斷字,但是的確與環境格格不入。當人被環境排斥時,就傾向於融入環境。在《我的第一隻鵝》中,主人公柳托夫為了獲得哥薩克們的認同,他不惜“把一隻鵝的腦袋踩碎,並嘗試著用土匪的口氣要求老孃煮給他吃。”

在我看來,由於人天生的群居性。當把一個人放入一個環境當中去之後,他就會忍不住自動想要融入環境。不僅從行為,還要從心裡、說話的語氣等等各個方面模仿這個群體中的人。因此,個人防止被群體同化的第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既然融入環境是無法改變的天性,那麼就要在加入之前考察一下,儘量選擇一個好的集體和環境。

《紅色騎兵軍》:從這場鮮為人知的戰爭看環境對人的改造和影響

② 脫離群體,保留獨處時間,這是觸發你做出獨立思考的第一步

勒龐對於群體的心理特徵認識有三點,其中一點是說:群體是情緒化、敏感話、急於採取行動的。人身處與群體之中,個人的理性被淹沒在情緒的汪洋大海里,根本不可能開啟獨立思考的開關。

但我們往往會在個人獨處的時候迴歸理性和冷靜。因此,保留必要的獨處時間是觸發獨立思考的第一步。《騎兵軍》中,當夜深人靜的夜晚,柳托夫冷靜下來,他的內心對哥薩克身上展現出來的殘忍野蠻的一面產生了極大的排斥,他的心“叫殺生染紅了,一直在呻吟,一直在滴血”。

從多角度解讀事件,當思考更全面時,你才能擺脫人云亦云

假如一群高智商的個人形成了“群體”,這個群體的智商會很高嗎?勒龐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群體在心理特徵上具有:主觀偏激和盲目自信的特點。

在《騎兵軍》中所有身處戰爭中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在拯救波蘭人民於水火。因此對於哥薩克們的惡行以及波蘭人民的反抗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而柳托夫之所以最終沒有變成和哥薩克一樣的嗜血殘忍的人,是因為他懂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理解這群哥薩克騎兵。一方面他看到了他們的英勇頑強,孤身一人也敢殺入敵人之中。寧願倒在敵人槍口下也不願被俘。另一方面,他也有感於哥薩克對於當地百姓造成的巨大傷害,感到心痛和不忍。

因此,在我看來,面對同樣一件事,假如僅僅從一個角度看待並解讀他。身處群體中的我們很難避免不被群體影響。而當我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時,即看到了黑暗,又看到了光明,既看到善良又看到野蠻。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的理解一個事物,從而在群體中保持相對清醒和理性的頭腦,不被同化。

總結一下:

《紅色騎兵軍》這本書曾經一度成為“禁書”。而禁止的原因恰恰是巴別爾作品的獨特之處。因為他沒有一唯的吹捧哥薩克的英勇頑強,而是客觀的向讀者

展現了同時擁有血性與獸性、溫暖與殘忍的哥薩克形象。因此,假如僅僅把這部作品看做是一部描述戰爭殘酷的作品未免不夠全面。我從這場戰爭的背景和書中反覆出現的象徵物背後的含義由淺入深的解讀了本書,並在最後表達我對於如何不被環境同化的思考。

這部作品的背後,不僅是巴別爾對於戰爭的反思,更是他對經歷戰爭後對於如何減少環境對個人選擇影響的探索。@閒談就是生產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