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許多成年人都認為孩子們的世界是非常純真的,但是孩子的世界其實並非想象那樣簡單。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往往會對孩子的行為感到迷惑,孩子經常做出一些容易被家長誤解的事。面對孩子一些非常奇怪的行為,家長往往會進行強烈地制止。其實對於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如果家長處理不當的話,那麼就會影響孩子智商和情商的發展。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一、喜歡重複一件事

1、重複進行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方法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當他們對件事情反覆地去做時,往往是代表著他們正在努力地進行學習。對於小的孩子來說,由於大腦發育不夠全面,對於所感興趣的事情,往往會通過重複的方式來進行不斷地強化,並且在反覆地練習中逐漸熟練。而且孩子對一件事情重複地進行練習,會使得孩子對事物的掌控能力逐漸增強。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不斷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2、孩子每重複一次都有新收穫

蒙特梭利教育方法中,把孩子的重複行為定義為“專屬於孩子們的智力體操”。因為在孩子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擁有不同的體驗以及各種各樣的收穫。而且只有孩子不斷地練習,才可以使孩子對於難以理解的事物以及知識逐步產生認知。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3、重複可以讓孩子更有創造力

其實在重複的過程中可以使孩子對陌生的事物進行深刻地認識與瞭解。只有孩子對陌生的事物有一定的瞭解後,他們才會不斷地進行創造與想象。當孩子喜歡重複讀一本繪本,玩一個玩具,模仿一個動作的時候,父母不要制止!這樣更有利於孩子“雙商”的發展!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二、撕紙、扔東西

1、大腦得到發育

在生活中孩子如果經常亂扔東西,亂撕紙條那麼從側面中則反映出了孩子大腦在進行不斷地發展。而在這一過程中,也會對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得到有效地鍛鍊,加強孩子手部精細動作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2、思維得到發育

在生活中孩子如果經常亂扔東西,亂撕紙條那麼從側面中也反映出了孩子的思維在得到不斷地發展。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可以理解為是孩子在對問題進行發現解決的一個過程。孩子發現通過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外界物體的形態!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3、感受事物的方式

在生活中孩子如果經常亂扔東西,亂撕紙條,那麼從側面中也反映出了孩子對外界事物在進行不斷的感,從而滿足孩子對於陌生世界的好奇,並且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不斷地學習。父母不要盲目阻止!

三、有“完美主義”的傾向

1、 有助於規則意識的形成

如果幼兒在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完美主義”的傾向,那麼其實這只是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往往會對一些規則有著嚴格的執行意識。例如對於物品的擺放以及起床的時間都會有著嚴格的要求。而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對規則以及秩序有著超高的要求,並且不允許家長對於自己的行為進行掌控改變。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2、有助於孩子的專注力培養

當孩子出現一些“完美主義”的傾向時,那麼他們就會對一件物品或者是一件事情產生深深的執念。在此過程中,有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比如孩子可能出現,為了搭建積木,沒搭玩就不吃飯的狀況,此時家長最好不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打擾,免得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其實在很多孩子奇葩的行為背後,卻代表著大腦的發育,孩子再日益變聰明!最後錦春為大家分享兩套讓孩子變聰明的遊戲書,一套是《專注力訓練288圖》通過遊戲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針對2-6歲的孩子,這個時候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期,父母一定要抓住。除此之外,再為家長們分享一套

《聰明寶寶全腦新思維遊戲》,通過遊戲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推理能力、空間想象力等等能力!讓孩子玩出一個“好腦瓜”!

孩子這幾種“奇葩”表現,容易被父母誤解,處理不妥影響“雙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