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成大事者,逆商比情商更重要。

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格外注重培養孩子的情商,與人交往,接人待物,確實都離不開情商。但是現實卻告訴大家,很多孩子情商很高,但依然扛不住事兒...

說到底,還是因為這些孩子的逆商不夠!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挫折商又叫逆商,

是美國著名教育大師保羅·斯托茨提出來的。挫折商的概念非常寬泛,也許你沒有見過因為挫折而自殺的,但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他們因為一點小事不如意,而到處發脾氣,他們因為遭遇一點小挫折,讓整個生活都變得亂糟糟的。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是抗挫力,因為在中國,每年年輕人的自殺數字是在25萬,其中很多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們大都經歷過一些人生挫折,但是他們沒扛過去。



馬雲是智商情商雙高的生意人,每一次拯救他的,是逆商。


馬同學讀大一的時候,被一個朋友邀請去澳大利亞旅行。他的情況跟我一樣,從來沒出過國,白本護照,簽證肯定不好搞,不過他還是要來北京試一試。他沒啥錢,來北京住下後,第二天就趕緊去辦簽證。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結果,真的不好搞,他被拒了。他不服,再去,又被拒。還要去,結果還是被拒,他在北京待了一週,連續被拒了7次,身上的錢也快要花光了,可他還要去第8次,結果第8次他拿到了簽證。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8次面籤之後,29天的澳大利亞之行,改變了他的一生,2017年2月3日,馬雲回到澳大利亞給當時邀請他去旅行的朋友Ken帶他去且常常提及的紐卡斯爾大學捐款2000萬美金。

很多沒有意識到,阿里巴巴,是馬雲的第四次創業。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馬雲創辦阿里巴巴時,都35歲了。很多人沒意識到35歲是啥概念,這麼說吧,程維創立滴滴時29歲,張一鳴創辦頭條時29歲,王興創立美團時也才31歲。

人們熟知的大佬,彷彿他們天生順風順水,一生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但扒開他們的人生,你會發現,每個人的一生都充滿逆境。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逆商比情商和智商更為重要


人活一輩子,你不可能總是順風順水,尤其是一些大人物,老天爺給了你很多的才能,一定會給你設定一條不平凡的道路。

說如果人人都失敗一次都要死要活,一蹶不振,那整個世界都得倒退到原始社會當中。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精英雲集的三國時代,那麼這種失敗就更加的司空見慣。這提到三國得提到逆商最高的一個人物,曹操,這是三國一大巨頭。曹操這輩子呢,贏了很多次,你像重大的像“官渡之戰“。他也輸過很多次,更著名的“赤壁之戰”。

可是他老人家這心理素質太好了,尤其是逆商極高,不論經歷什麼樣的失敗,他從不放大挫敗感。


培養孩子“逆商”,刻不容緩


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挫折手足無措,被挫折打敗。每個人一生中會面臨無數的挑戰:學生面對試卷的難題,老師面對學生難以提高的成績,醫生面對未曾見過的病症、工匠面對從未使用過的技術……

這些都是生活對我們的考驗,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面對挫折,怨天尤人、臨陣脫逃,都是懦弱的表現,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不要逃,不要躲,必須要學會正面應對挑戰,把失敗轉變為成功的前奏。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正如楊瀾所說:“現在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了也贏不起。”

其實關於逆境教育,尤其是小孩子,父母可以藉助一套《逆商教育繪本》,十本書分為十個主題,通過有趣的文字和吸引人的插畫,能夠牢牢抓住孩子的內心對其進行逆商教育。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生動有趣的故事,能夠帶給孩子很強的代入感,故事中人物的做法,也會深刻的印在孩子的腦海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行為,這比家長講道理管用得多。

輕鬆幫助孩子培養面對挫折擺脫困難超越困難的能力。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別光培養寶寶的“雙商”,“逆商”才是成功的法寶,6歲前要重視

書上都帶有益智遊戲和哲理知識,可以讓孩子勞逸結合,愛不釋手。

10冊書就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心力,未來更容易有出息,比其他還能更能抗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