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說——人間四月天

披一路風塵,數千載風流,看青山依舊,唱大江東去。文脈,是斬不斷的聯繫,是歷史長卷的濃縮,是藝術筆墨寫就的史詩,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是串聯古今的鏈環。而唐宋文學,則是從遠古奔來的中華文明長河中,千迴百轉,千淘萬漉後留下的一顆明珠。徜徉在這座珍寶館,目不暇接,流連忘返,邀明月至花前,引詩情到九重。隨著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離這座珍寶館漸行漸遠。但時間又是輪迴的,一樣的春夏秋冬,一樣的風花雪月。最是人間四月天,在不同時期的同一季節,讓我們走進這座珍寶館,穿越時空,來品鑑詩韻雅意的春天。


詩說——人間四月天



  • 春花爛漫

對於春天的想象,往往從一朵花開始。由一朵花,便可想到整個春天。可能是“千朵萬朵壓枝低”的繁花似錦,也可能是孤芳自賞的遺世獨立。這樣春意盎然的日子,怎麼可少了花的點綴。讓我們來看看宋代詩人葉紹翁筆下的春天的花朵的樣子。


《遊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譯文:也許是院子主人怕我的木屐踩壞他愛惜的青苔,輕叩柴門卻遲遲無人應答。可是這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一枝盛開的紅杏從牆裡探出頭來。


詩說——人間四月天

這首絕句描繪了詩人春日遊園所見所感,情感一波三折,由最初對遊園的期待,到柴門未開的失落,再到紅杏報春的意外之喜,即渲染了春色,也表達了哲理。在我看來。這個“出”字用的極佳,將紅杏擬人化,彷彿花知道人們在期盼春天,特地探出牆外將春天報告給大家。而一枝紅杏也以少總多,集中體現了這滿園春色,牆內百花。而與前句的“關”形成呼應,一出一關,更突顯這關不住的春意盎然。


詩說——人間四月天



  • 春雨初霽

關於春天,春雨如同販賣春天的精靈,踩著古老節氣的鼓點,悄悄然來到人間。《春夜喜雨》中描寫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彷彿知道節氣和時候,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正是由於春雨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才有了韓愈所描述的“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樣朦朦朧朧的一年伊始,彷彿一位豆蔻年華的少女,從一片朦朧的煙雨中,緩緩走來。而我們今天要品鑑的這首,便描繪了春雨的美好模樣。


《臨安春雨初霽》

【宋】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譯文:這些年來做官的感覺,興味慘淡人情涼薄如同薄紗蟬翼,誰讓我來京作客沾染繁華呢?小樓外春雨下了一夜,而我聽了一夜,清早便聽見了巷子深處傳來杏花小販的叫賣聲。我在鋪開的小紙上漫無目的的寫下行行草草,晴日的窗前細細的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嚐名茶。不要感嘆京都的塵土會弄髒衣服,等到清明時節應該可以回到故鄉老家。


詩說——人間四月天

這首詩以疑問開頭,首聯表達了世態炎涼的無奈和客籍京華的蹉跎,直抒胸臆,全詩是我情感在開篇達到高潮。後三聯逐漸衰落,更有一種無奈之後的灑脫。官場人情冷暖,壯志未酬和這爛漫的春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二句中描繪的失眠聽一夜的春雨是真,深巷賣杏花則在我看來半真半假。這一句我的理解可能是詩人在春夜聽雨的時候,心裡對於第二天清晨的一個預測。假如明早天晴,這樣的春雨過後,應該有人販賣杏花了吧?而事實也如此,第三句詩人描繪了自己閒來無事在窗前寫字品茶的情景,而最後一句則是詩人的自我安慰,“清明可到家”。在我看來,後三句都是第一句的註腳,描繪出厭倦官場卻又客籍京華的遊子形象


詩說——人間四月天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僅看詩作,可能不會發現是出自陸放翁之筆。陸游詩作多半是“金戈鐵馬”、“氣吞殘弩”之勢,而這首詩卻以綿綿的春雨為意象,寫盡無奈傷感的意味。雖有杏花般的春色,更隱藏著人走茶涼的無奈和閒而無事的悵然。這正反應了陸游的仕途坎坷。陸游自淳熙五年被孝宗召見後,並未得到重用,即便如此,卻也深刻的體會到了宦海沉浮和世態炎涼,才使得一個一心為國的才子發出如此感嘆。全詩第二句是詩眼,也是名句,描繪出滿眼盪漾的春光,更凸顯出在這樣的春光下,卻閒來無事,烹茶寫字的無聊之舉。這首詩沒有豪唱,沒有悲鳴,沒有憤憤之詩,也沒有盈盈酸淚,有的只是淡淡春日裡結腸難解的鬱悶和淡淡然的輕嘆,別是一番滋味。


詩說——人間四月天



  • 春江月夜

嫩綠的春色,宛轉的江流,半開的花蕾,皎潔的月光,靜謐的夜晚,大自然設計瞭如此良辰美景,愉悅心靈,陶冶情操,只需其一,便可令人浮想聯翩,心曠神怡,而盛唐之初卻有一位詩壇俊傑將這五種景色寫為一篇詩作,成為“孤篇蓋全唐”的曠世佳作,他就是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詩說——人間四月天

這首詩,即使在千年之後,吟誦它仍然覺得齒頰生香。這首詩描繪出一幅朦朧而空靈的水墨丹青,月夜裡的江花,江花下的春水,春水邊的遊子,遊子心中的怨婦,詩情畫意、兒女情長與歷史滄桑融為一體,水乳交融,如同一首清新而委婉的江南絲竹,以哀而不傷的淺吟低唱,讚美自然,歌唱愛情,感嘆人生。全詩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寫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江面月夜的感慨,第三部分寫出遊子的離愁別緒。要說最好的,我認為是“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這一句寫出了“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灑脫與悵然。詩人雖有對於生命短暫的感慨,但卻不是頹廢和絕望而是對於人生的美好追求才有如此感慨。

景、情、悟交融,成為響徹歷史的盛唐之音,詩中之詩。


詩說——人間四月天



春天帶給我們的感受,可能由於境遇和環境的不同,感受大有不同,但是我們沿著文脈溯游而上,總能找到能夠產生共鳴的詩篇,產生心靈上的聯繫,彷彿超時空對話。2020年的春天可能不如往常一樣爛漫,由於疫情籠罩著沉重的氛圍,但隨著各地逐漸清零,

春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春天不會被辜負,以前如此,現在亦然。和我一起品讀古詩,期待春天,來感受這最是人間四月天。


詩說——人間四月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