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又到青梅煮酒時,古人喝酒,要用酒煮梅子嗎?


“繞屋桃花可得追,迎門猶有海棠枝。

牡丹未放荼蘼小,併入青梅煮酒時。”宋朝汪莘《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


人間四月天,又到青梅煮酒時,古人喝酒,要用酒煮梅子嗎?


青梅煮酒成了英雄的標配。一部《三國演義》,最有味的橋段之一,就是第21回,曹操邀劉備在花園的小亭聊天,曹操說起從前的往事,說有一年去征討張繡時道上缺水,將士們口渴,曹操心生一計,說前面有梅林,正好可以解口渴。如今正是梅子青青的時節,談往事不可以,沒有朋友,遂約劉備賞梅喝酒。劉備看到小亭子裡,有一小碟青梅,有一壺酒正煮著。曹操興致湍發,論起天下英雄,劉備在旁邊是一個很好的捧哏,不斷地拋出話題,袁紹,劉景生,孫策,劉璋,原來曹操縱談天下人事,最後曹操,不知道是酒後胡言還是酒後真言,說玄德啊,這天下就是你和我是英雄。這時候天上忽然打了一個雷,劉備嚇得連手上的筷子和勺子都掉到了地下。

都說曹操心機深,以此來考量劉備的膽量,並找由頭殺掉他,更有人說是劉備的心機深,大丈夫裝慫一套一套,免了曹操的猜忌。

但是自有天意,劉備真英雄。

於是青梅煮酒,因這個迴環曲折的故事,和英雄聯繫在一起,甚至是一種知己朋友在一起放飛的高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定要用上青梅煮酒的典故,來表示相見恨晚,惺惺相惜。


人間四月天,又到青梅煮酒時,古人喝酒,要用酒煮梅子嗎?


望梅止渴的典故,出在南北朝時的宋朝的劉義慶所編撰的《世說新語》裡。雖然離曹操的年代也有幾百年,假古董也可以當真古董看。畢竟能夠撰出這樣的故事的,還是有著軍事理論和實踐的。這個我們不好打假。

但是曹操青梅煮酒的橋段,卻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寫在《三國演義》小說裡的,於之前的正史野史都無有出處。

且青梅煮酒的流行,是在宋朝。宋朝是怎樣的一個王朝呢?簡單的來說是一個重視農業,尋求安定富庶的朝代。和唐朝的外放不一樣,宋朝更注重精細化的農業生產,那是立國之本。宋朝的所有當官的進士必須要下放一段時間去做縣長,直接由朝廷分派領導考核,有政績者才往上升。

這極大提升了農村各種經濟作物的品質和產量,挖掘經濟作物的附加值。比如成熟的桃李梅杏,不光要賣還要貯存,還要提升成時尚的賣點。

雖然我們知道梅是五味之首酸味的原料,在原始社會就用來作為助消化的重要調料,但只有多到吃不完,才會深挖它的價值。

在宋朝的初年就開始流行,青梅煮酒這一時令吃法。


人間四月天,又到青梅煮酒時,古人喝酒,要用酒煮梅子嗎?


“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這是宋朝初年的大丞相晏殊的作品。這裡寫清楚了,青梅煮酒是一道時令的新鮮的喝酒方式。或者唐朝也有,但是唐朝的青梅煮酒不廣泛流行,因為梅的種植不如宋朝這麼普遍家常。

那麼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就來了,宋朝人難道是將青梅放在酒裡煮?我們知道梅是酸的,唐盛時期的酒,酒精度數不高,由水果或者糧食發酵成的,酒的甜度比較大。而且宋朝的農業發達,遇到豐收成熟的季節,應該是村村釀酒,這個春節時間釀的酒,喝不完就打蠟密封。

立夏之後天氣和暖,這個時候,是喝低度數酒最好的時節,可以去除身體內的濁氣。這是應時之酒,彷彿雄黃酒之於端午節。當然對於喜歡喝酒的人來說,天天都是好日子。

酒為什麼要煮呢?很簡單,古代的人通曉養生,煮過的酒,更加香暖,和胃順肝,加快血液循環。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宋朝煮酒成了社交習慣,彷彿唐朝人的煮茶,都是圍在一起,或者煮酒水,或者連瓶一起煮,讓瓶口的封蠟融化在水裡。

荼蘼花開的時候,在荼蘼花下煮酒,或者將花瓣飄在酒上。宋朝人真會玩。

荼蘼花謝了,又正是梅子青青,採梅的季節。梅子成熟的時候是酸甜的,但是不耐儲藏。所以梅子青轉黃的季節,就把它摘下來。

清明穀雨之後氣溫升高,而雨水多,溼氣重,梅子以酸生津開胃,正是用它養生提神的時候。所以我們在這個時節的宋朝的酒桌上,看到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堆放新鮮梅子,並撒點鹽。稱之為時令鮮品。

能夠花生米都可以下酒的人,酸梅也就不例外當成佐酒開胃的好點心。反正宋朝的酒度數也不高,真是越酸越喝,越喝越有口舌生津,酒性湍飛,家中日月小,壺裡天地寬,更何況一起吹牛的又有那麼多。


人間四月天,又到青梅煮酒時,古人喝酒,要用酒煮梅子嗎?


那麼這就解決了青梅煮酒是怎樣的一種吃法,青梅是青梅,煮酒是煮酒。

“煮酒青梅次第嘗”,這是陸游關於青梅煮酒的寫實,先嚐一嘗煮酒,然後再嘗一嘗青梅。

“謾摘青梅嘗煮酒,旋煎白雪試新茶。”就是宋朝謝逸的詩,採摘新鮮的青梅,去喝煮酒,去找清冽的山泉,燒茶吃。

“紅泥煮酒嘗青杏,猶向臨流籍落花。“這是誰寫的?這是歐陽修寫給晏殊的。可見在這樣的一個季節裡,不見得是青梅煮酒,連青杏子也要吃口下酒。

要是羅貫中,寫青杏煮酒論英雄,那麼就沒青梅什麼事了。

所以說青梅煮酒,不是將青梅放在酒裡煮。是一一口青梅一口酒,就像我們現在的一口蘋果,一口可樂,一杯可樂一個火鍋。


人間四月天,又到青梅煮酒時,古人喝酒,要用酒煮梅子嗎?


那麼青梅煮酒是什麼時候呢?確切的說是農曆的立夏前後。一般是指江南的四月,這正是梅子欲黃還青時節。當然,也可以算到晚春,如果你想喝酒,而且梅子又正好青圓的時節。

“牡丹未放荼蘼小,併入青梅煮酒時。”這說的是晚春的牡丹和荼蘼準備開放,但這已經是春暮了,馬上就是青梅煮酒的初夏。這好日子無痕對接。

但是青梅下酒,對於現代的人來講,真不是一件可口的事情。首先釀酒的技術,讓酒的濃度和口感都和宋朝不一樣。如果你一口話梅一口白酒的喝,最大的可能是你失意加失戀,瘋狂買醉,且刻意傷胃。

不過你要是喝家釀的米酒,順帶吃一個酸酸的水果,可能這種口感,類似青梅煮酒。但你肯定是找不來論英雄的那種感覺的。

在羅貫中所生長的明朝,青梅煮酒也不是主流。他和我們一樣都是活在了英雄的想象當中。


人間四月天,又到青梅煮酒時,古人喝酒,要用酒煮梅子嗎?


不過讓我到底想知道曹操他們當時喝酒,到底是用什麼下酒?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