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科研攻關成就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3月20日,首批志願者正式接種了新冠肺炎疫苗,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期。此前,經過集中力量在疫苗研製方面的應急科研攻關,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所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

  戰疫是一場人類與病毒的較量,亦是一場科研與時間的賽跑。

  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綜合多學科力量,統一領導、協同推進,在堅持科學性、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上加快研發進度,儘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的背後,離不開科研攻關的持續推進。從科學救治到疫情研判,從藥物篩選到疫苗研製,從病毒溯源到臨床技術創新……疫情防控中科研攻關的強力支撐,無時無刻不在體現。

  多學科聯合攻關

  疫情發生後,科技部迅速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和單位組建科研攻關組,李蘭娟院士、王辰院士、張伯禮院士、陳薇院士、王福生院士等傳染病、中醫藥、藥物研發領域專家出席科研攻關組第一次會議,並對第一批應急項目進行諮詢論證。會議宣佈,成立以鍾南山院士為組長、14位專家組成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

  在綜合多學科力量全力支持下,科研攻關在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穩步推進。

  在藥物篩選研發方面,武漢大學發揮多學科優勢和完整的醫學學科體系優勢,以科研攻關服務醫療救治。學校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藍柯團隊,藥學院劉天罡團隊、洪學傳團隊發現8種藥物或化合物在體外試驗中,對新冠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

  在檢測技術方面,針對CT影像依靠人工鑑別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的情況,復旦大學科研團隊加緊攻關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從1月29日起,由復旦大學副校長張志勇牽頭,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和大數據研究院聯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放射科,啟動新冠肺炎影像學AI智能輔助診斷相關研究工作。

  “影像科醫生診斷一個病例要看400層左右的影像,加上前後對比,最快也需要5-10分鐘,而算法只需要幾秒鐘。”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薛向陽介紹,這背後的“最強大腦”就是算法模型。

  對新冠病毒瞭解的逐步加深,同樣有賴於多學科聯合攻關。以病毒傳播路徑研究為例,科研攻關組從一開始就作出重點部署,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的病毒、呼吸、傳染病等多領域研究人員參與其中。

  從最初的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明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並增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再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增加“由於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汙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正是在持續合作研究中,人們對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瞭解逐步深入。

  中西醫結合也是多學科聯合攻關的一種直觀體現。

  3月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在介紹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情況時表示,在治療藥物篩選方面,堅持中西醫並重,經過對5000餘種藥物篩選,針對輕型、普通型等不同類型患者開展具體的藥物臨床試驗研究。

  “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在臨床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臨床數據顯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重治療效果更好。”同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下一步科研攻關組將進一步加強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重研究,同時將抗病毒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結合在一起,將前期成果形成組合方案用於臨床診療。

  產學研緊密配合

  疫情發生以來,各地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反應迅速,發揮各自所長,強化協同創新,合力推進科研攻關。

  當前,核酸檢測仍然是確診新冠肺炎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手段。早在1月底,湖南聖湘生物就研發出一款應急技術攻關產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並在醫院得到推廣應用。該試劑盒最快可在30分鐘內出結果,有利於縮短檢測時間。

  這一成果在短時間內被研發出來,得益於湖南聖湘生物與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機長沙中心開展的產學研深度融合。雙方共同成立應急技術攻關小祖,以生物信息為先鋒,通過採用生物信息學方法,確定新型冠狀病毒所特異的靶標序列區段,設計引物和探針,用於開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在檢測方法上,由武漢大學藥學院教授劉天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教授李豔、餘鋰鐳,武漢臻熙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總負責人付愛思等組建的聯合團隊,創新性地開發出納米孔靶向測序(NTS)檢測方法,同樣彰顯出產學研緊密配合的顯著成效。

  據瞭解,納米孔靶向測序檢測方法,能大幅提升病毒陽性檢出率,實現當天同時檢測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10類40種常見呼吸道病毒並監測病毒突變,有助於破解疑似病例難以確診的問題。

  “核酸檢測好比是用狙擊槍瞄準樣本中的病毒核酸,有可能擊不中,而新方法則是撒十幾張網,捕獲病毒核酸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在捕獲的同時讀出序列。”劉天罡說。

  在為大規模疫情防控篩選製備有效藥物方面,產學研合作精準發力。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聯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京義翹神州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應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找到了新冠肺炎多種全人源抗體。

  2月9日起,北京佑安醫院收集12位康復期病人的血液樣本;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團隊在14.3萬個免疫細胞(B細胞)中檢測出1.5萬個IgG抗體序列,從中挑選出138個富集度最高的IgG抗體;北京義翹神州科技有限公司對這些抗體進行體外抗體表達生產。目前,合作團隊致力於將篩選出的抗體用於治療,經後續動物實驗與臨床驗證後,有望為大規模疫情防控提供更為安全且針對性強的解決方案。

  構建產學研鏈條,對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這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鍾南山院士團隊研發出一款氫氧氣霧化機,用於緩解新冠肺炎患者病症。為實現科技轉化,他們找到了上海製造商,生產出兩三千臺機器,無償提供給臨床一線治療使用。

  隔離病床、隔離診臺、隔離輸液椅等防控產品助力疫情防控,正是產學研配合形成有機銜接鏈條的例證。鍾南山科研團隊研發出這些產品後,3月上旬,廣東(南海)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就已完成生產。如今,這些防控產品已經在全國多家醫院投入使用。

  制度優勢匯聚合力

  3月1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動手早、方向準、講科學、齊心協力,是我國疫苗研發取得積極進展的重要原因。“疫苗成功研發是人類面對重大傳染病取得根本性勝利的關鍵,國內外民眾翹首以盼,中央高度重視,全國上下數千名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全力以赴,推動我國疫苗研發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充分體現了我們的制度優勢。”

  國之所需,吾志所向。一項項科研成果,折射出科研工作者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攻堅克難的堅毅品質與日夜奮戰的艱苦付出。

  “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投入到新冠病毒的科研工作中去。”清華大學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從事傳染病病毒研究已經有30多年。自1月10日開始,張林琦就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王新泉組建團隊,在實驗室裡加緊研究,為治療性抗體藥物開發與疫苗設計日夜奮戰。“讓科研成果儘快落地,儘快服務患者。”張林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恨不得一天24小時投入工作”的科研人員,何止張林琦一人。四川省成都市疾控中心加緊推進“成都地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應急響應模式的構建及應用”應急科技攻關項目。時間緊、任務重,作為項目實施的“排頭兵”,該中心科研人員有的已“連軸轉”了1個多月,有的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密密麻麻的數據表格、數不清的深夜加班,記錄下這些科研工作者與時間賽跑的每一個腳步。

  在已有的疾病監測系統上,一個僅有9人的科研工作團隊,就研發完成了新冠肺炎病例及密切接觸者實時採集分析系統的1.0版。作為戰疫的數據“大腦”之一,這一系統從研發到上線,僅僅用了72小時。“排頭兵”的默默發力,造就出令人驚歎的科技“加速度”。

  科學容不得絲毫馬虎或虛浮,非常時期更是如此。在一些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從7萬多個藥品或化合物中篩選出5000個可能有效的候選藥物,再反覆試驗選定100個左右藥物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活性實驗,最後才能聚焦到一批藥物上。

  疫苗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對安全性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對於疫苗研發,科研工作者以求真求實的專業精神和捨得下苦功夫的科學態度,不捨晝夜地在與病毒賽跑。

  從毒株的優選到產品註冊,疫苗研發大約要經歷十個流程。據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常態下,所有這些過程一般是串聯的。而此次疫苗研發在這些流程鏈條上能夠提前,與串聯工作模式變為並聯工作模式密不可分。

  創新工作模式的背後,科研工作者們進行了大量研發用品的備份,研發機構和實驗動物機構科研人員有效對接,藥品檢驗和審評機構工作人員參與到整個研發過程的檢驗和過程的審批環節……多方努力匯成合力,有效推進科研攻關進度。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不僅僅是疫苗研發,各項科研攻關成就的取得,都反映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下,各方面積極性被有效調動起來,多方努力匯聚成合力,全國上下一心,全力應對疫情。

  多學科聯合攻關,產學研緊密配合,廣大科研工作者發揮專業精神,一方面堅持按科學規律辦事,按科學、按規範、按技術要求推進研發,一方面爭分奪秒,最大限度提高研發效率,為疫情防控貢獻強大科研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