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整理锻炼大脑,生活学习井井有条,从小这样培养

先来进行一个测试。

你的孩子,收拾整理的能力如何?

□叠被子(整理床铺)

□整理睡衣,并放在指定的地方

□刷完牙后把牙刷和牙膏放回原处

□上过厕所后,盖上马桶盖(防臭、节电)

□知道刷杯子

□吃完饭后洗碗

□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完后放回去

□回家后把包放到指定的位置

□鞋子脱下来后,能码放整齐

□脱掉的外套大衣挂到衣服挂钩上

□学校发的资料,就算不用提醒也不会忘带

□用过的手绢、袜子放到洗衣机里洗

□能够清洗水壶和饭盒(低年级孩子可跳过)

□能清洗、分类塑料瓶和饮料罐

□洗过的衣服叠好放到规定的地方

□玩具放到规定的地方

□漫画和书放到书架上

□画完画,蜡笔放回盒子里

□吃过的点心包装放到垃圾桶

□用完剪刀、指甲刀放回原处

□衣服上沾上油,能自己清理

□出门关灯(厕所、卧室)

□看完电视关电视,打完游戏关游戏机

□洗完澡,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

□溅出来的东西,能收拾干净

□家里别的成员吃饭的碗筷能帮忙清洗

□能给抽屉分类,哪里有什么一目了然

□不止打扫自己的房间

□能够清洁浴室和厕所

这是《忍住!别插手!2:整理好身边的物品》一书中的一个列表测验。

用整理锻炼大脑,生活学习井井有条,从小这样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刚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在没有上课之前,我会到教室里转一转。看一看学生们课桌上和抽屉里的书本摆放,基本就能判断出,哪个孩子成绩好,哪个孩子成绩差。

因为成绩好的学生,课桌上和抽屉里的书本摆放,总是整整齐齐,很有规律。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课桌上和抽屉里,总是乱糟糟的,属于胡乱摆放,有时还夹杂着零食包装等垃圾。

我的一个学生小石,是个学霸,虽然是个高大威猛的男孩子,但自己的课桌整理得清清爽爽。打开他的书包,里面的书本文具整整齐齐。每个学科的资料,都放在不同颜色的资料袋里。每次的试卷,用专门的透明袋子存放。期中和期末的时候,进行专门的整理装订。一个学科的试卷,装订成一个册子,错题用红色荧光笔做了标记,是非常好的复习资料。

我去小石家家访,他的房间如同他的书包一样整洁干净,物品摆放井井有条,书架上的书籍分类合理。小石说,他闭着眼睛摸,都能迅速从书架上摸出自己要找的书。

我不得不佩服小石的爸爸妈妈,正是他们从小的培养,让小石养成了良好的整理习惯,物品有秩序,做事有条理。这也是书籍《忍住!别插手!2:整理好身边的物品》中的教育理念。

用整理锻炼大脑,生活学习井井有条,从小这样培养

《忍住!别插手!2:整理好身边的物品》(以下简称《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是一本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管理的书。从“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开始,最终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身边的所有物品。

01.抽屉里的东西和脑袋里的东西是一样的

孩子每天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点,加以整理后记在脑子里,和把东西整理好后放在抽屉里,这两件事之间存在很多相同之处。

还要说说小石同学的抽屉。

小石特别善于给抽屉中的物品分类。而且,我发现,他抽屉中的分类方法跟我的一点儿也不一样。

我也有一个盛放文具的小抽屉,里面用隔档分隔出几个小区域,按照尺子、笔、削笔器、订书器等分类方法存放。

小石同学放文具的小抽屉里,也用隔档分隔了区域,但是每个区域里都有笔,同时也有别的文具,我一时没有看明白。小石跟我解释,他的分类方法是为了用起来方便。他的第一个区域里是用来写改错本的文具,里面有三种颜色的水笔,还有三种颜色的荧光笔。第二个区域是用来装订试卷的,里面有胶水、小刀、胶带、剪刀和订书器。

原来,小石是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分类的,这种分类使查找和拿取更方便。

想整理,先分类。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中写到:“善于整理的人,其实是因为有自己的方法。”

善于整理的人,就是善于分类的人。这样的人,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拥有什么,哪些东西是重要的,能够把相关的东西联系到一起。

分类是整理的基础。分类练习能够训练孩子的比较能力,这是培养逻辑思考的基础。通过整理身边物品,孩子养成了善于整理的思维,大脑能清晰地整理出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这也是一个班级里,中等生和优秀生最主要的差别。

用整理锻炼大脑,生活学习井井有条,从小这样培养


02.你做一件事的样子,就是做所有事的样子

孩子们特别喜欢随处乱放东西。如果让孩子随性的放物品,他们会把所有的玩具都瘫在地上。最好是随手就能拿到。

小孩子都喜欢物品围着自己的感觉。

玩耍的时候,可以这样。玩过之后,就要把玩具归位放好。

在家中,确定物品的摆放位置的时候,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尤其是孩子的物品,要听孩子的意见。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要尊重孩子作为有主见的人的权力。

我整理家中书架的时候,没有争取孩子的意见,按照文学类、科技类等方法分类。孩子在拿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够不着,还要让我去帮助他拿,非常不方便。其实,小孩子的书,应该放到书架比较低的几层。如果我在整理的时候,让孩子跟我一起整理,他肯定能发现这个问题。

确定物品摆放的位置时,孩子的物品,由他自己做主。

自己有权利安置自己的物品放到哪里。用完物品后,自己放归原位。这样,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有了主人翁意识才会有责任感,才会主动。

我们每个人做一件事的样子,就是做所有事情的样子。放到学习上,也是同理。孩子成为了自己学习主人,才会主动学习。

用整理锻炼大脑,生活学习井井有条,从小这样培养

03.家长用体育训练的方法培养孩子,是最好的方法

孩子不管是学习打乒乓球还是学滑冰,如果教练只是跟他讲应该如何发球,应该如何滑行,而不让孩子去练习,孩子永远学不会。说教,是不管用的。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一书中写到:“认真倾听,提出问题,以引发孩子主动思考,并采取行动。教育孩子时,采用体育训练的方法,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管是多么小的事,我们应都应该一边发现孩子的优点,一边引导他。”

成为整理小达人的作战“三步曲”:

第一步,基础阶段,1—3天。由父母整理,让孩子在旁边学习。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孩子理解整理的方法。

第二步,进阶阶段,一周。父母一边示范,一边教孩子整理。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尝试自己做。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孩子边体验边学习整理的方法。

第三步,飞跃阶段,两周。由孩子自己整理,父母在旁边看着孩子整理。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孩子养成整理的习惯。

训练要有条不紊地一步一步进行。

不管理整理技能的形成,还是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肯定会有反复,有犯错。这时候,家长们要谨记书籍的名称中的“忍住!别插手!”,要想让孩子学会自立,家长要有耐心,要善于等待。

用整理锻炼大脑,生活学习井井有条,从小这样培养

按照《忍住!别插手!2:整理好身边的物品》中的方法,孩子成长为整理小达人。养成了整理的好习惯,在整理中锤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做事有条理,善于抓重点,生活学习井井有条。

快行动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