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阳原菜农遇滞销难题,北京朝阳区市场援助一夜解困

每年春节前后,张家口阳原县东堡乡双庙村蔬菜种植基地的错季蔬菜都供不应求,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运输出行不便,好好的菜眼看就要烂在地里。幸运的是,东堡乡政府近日通过东西部协作对接帮扶平台与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大洋路市场取得联系,一夜之间就为种植户解决了滞销难题。

张家口阳原菜农遇滞销难题,北京朝阳区市场援助一夜解困

“年前我们种植了一批错季蔬菜,由于疫情影响,销售遇到了困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东堡乡及时与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乡沟通协调,大洋路市场经理冯伟当天连夜安排车辆前来收购了蔬菜,感谢他们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阳原县禾顺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宏广感激地说道。

一大早,在东堡乡双庙村蔬菜种植基地里,菜农正在有条不紊地收装错季蔬菜,经过检验、分拣、称重等工序,将首批近4000斤的生菜装箱搬上朝阳区大洋路市场的运输车上。

张家口阳原菜农遇滞销难题,北京朝阳区市场援助一夜解困

“知道了这里蔬菜滞销后,为了抢蔬菜的新鲜度,我们连夜就赶了过来,疫情期间,好多菜农都为滞销菜犯愁,我们也是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尽量去帮助他们。”大洋路市场商户张安龙一边说着,一边给菜农转账。

滞销的蔬菜卖出去了,菜农了吃了定心丸,满脸高兴,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温暖。

据了解,双庙村禾顺农业蔬菜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特色建成蔬菜大棚56个,种植错季蔬菜和经济作物,在为周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稳步带动了全乡经济发展。随着蔬菜销路得到保障,已经转型成产业工人的菜农们干劲更足了。

张家口阳原菜农遇滞销难题,北京朝阳区市场援助一夜解困

“因为这个疫情,家里人没法出去打工,我们这里月初就开始干活了。销路有了,今年的收入又有保障了。”49岁的张俊兰已经在这里打工三年,随着管护技术的提高,收入正逐步增加。

下一步,双庙村禾顺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将继续加大投入,提升产业规模,吸收更多的产业工人,以长效帮扶,稳定群众收益,巩固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基地成立5年来共吸纳了46户74名贫困户,为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增加了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为更多的老百姓提供岗位,增加收入。”展望未来,王宏广信心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