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廢物”今變寶 ——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項目試運行記

昔日“廢物”今變寶

——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

生產加工項目試運行記

↑ 建議橫屏觀看

在農村,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田間地頭,到處可見成堆的農作物秸稈、雜草、果木枝等。這些廢棄剩餘物,既影響環境,又是火災隱患,以前都是一燒了之,幾乎成了一無是處的“廢物”。然而在和政,這些廢棄剩餘物找到了它的一方舞臺:它們被當成生產材料進入車間,經過加工變成生物質燃料,走向了更加寬闊的發展舞臺,既解決了廢棄剩餘物處置之憂,又實現了“變廢為寶”。

昔日“廢物”今變寶 ——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項目試運行記

我州的廢棄剩餘物資源有多少?據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臨夏州以沙棘、啤特果、花椒為主的林果種植面積104萬畝,其中啤特果種植面積達31萬畝,花椒種植面積達10萬畝,按每畝地年剪枝100kg計算,年可產各類果木枝10.4萬噸。全州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00萬畝,以玉米、小麥、青稞、馬鈴薯為主,按平均每畝地產秸稈500kg計算,年產生各類秸稈100萬噸。

昔日“廢物”今變寶 ——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項目試運行記

數量如此龐大的儲量,怎麼用?能產生多少價值?去年以來,和政縣就開始為這些廢棄剩餘物找“婆家”。位於和政縣循環經濟園區的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項目,就是以秸稈、稻殼、果木枝、廢舊木材木屑等這些廢棄剩餘物為原料,經過粉碎、篩分、乾燥、制粒等流程後製成生物質燃料,其熱效率比普通燃煤高出,煙塵和一氧化碳排放量卻低。這種生物質燃料還將有效解決當前農村燃燒秸稈所產生的安全和汙染、環境髒亂差等問題,做到節能減排和循環發展。

昔日“廢物”今變寶 ——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項目試運行記

昔日“廢物”今變寶 ——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項目試運行記

近年來,我州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把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農村節能減排作為農村全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循環經濟,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3月23日,記者來到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廠時,看到廠房門口堆滿了農民最頭疼的“垃圾”,有費時費力拉回家的秸稈、麥草,有剛剛修剪的樹枝,還有生產過啤特果飲料後的果渣等。項目經理方全明正帶著技術人員在生產車間檢修線路,為即將到來的大規模生產做準備。“這個項目投資8800萬元,分兩期建設生物質燃料生產線6條,主要有生物質立式環模顆粒機、鼓式切片機、多功能粉碎機、烘乾機、冷卻器等生產設備及其他輔助設備。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廠房建設和3條生產線安裝、調試。農作物秸稈、果木枝、廢舊木材木屑等廢棄物經過生產線深加工後,就變成了這種褐色圓柱狀,表面結實,一顆長二三釐米、直徑約一釐米的生物質顆粒燃料成。”說著話,方全明拿起一把成品向記者展示。

昔日“廢物”今變寶 ——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項目試運行記

據方全明介紹,與傳統燃料相比,這種生物質燃料便於運輸,減少運輸成本;而且,燃燒效益高,易於燃盡。此外,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時有害氣體成分含量低,排放有害氣體少,具有環保效益。方全明做了一個實驗,該公司生產的4公斤生物質燃料可以燃燒3個小時,比普通煤炭燃燒時間長、釋放熱量高。記者在廠房看到了一個可隨身攜帶的小爐子。“這是專門在野餐時用的爐子,裡面燒的就是秸稈顆粒燃料,攜帶方便。”方全明說道。

昔日“廢物”今變寶 ——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項目試運行記

廢棄剩餘物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藏”。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為甘肅八八集團旗下企業,甘肅八八集團每年生產啤特果系列飲品後,產生果渣等廢棄剩餘物有2千噸左右。為了減少環境汙染,將果渣等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省政協委員、集團董事長李建強積極響應國家和省州關於推動生物質能供熱發展,減少縣域及農村燃煤供熱,促進大氣汙染防治和霧霾治理的要求,經過多方經過調研和實地考察,投資創建了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廠。該項目建成後,將有效解決和政縣13個鄉鎮及周邊縣市農業秸稈、廢舊木材等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和燃料需求,對環境治理、廢棄物利用、貧困戶就業及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把秸稈、果渣等做成生物質燃料,不僅解決了焚燒秸稈和廢棄物汙染的問題,還能夠改善由廢棄物影響的環境髒、亂、差,解決臨夏地區綠色低碳、經濟環保清潔能源的供應需求。項目全面實施後,可實現低碳、環保、循環發展,企業在從中獲利的同時,也能為和政、甚至全州的碧水藍天盡一份力。”方全明說道。

昔日“廢物”今變寶 ——甘肅鴻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生物質燃料生產加工項目試運行記

為保證原材料供應,該公司將在和政縣各鄉鎮建立13個收購點,輻射全州,以每噸400到500元的價格大規模回收秸稈、果木枝等。“達產後可年產生物質燃料20萬噸,這就意味著公司將從群眾手中收購的原料會更多。並會吸納周邊貧困戶、留守婦女等剩餘勞動力就業,將有效帶動農民增收和地方新能源產業發展。”方全明說道。(記者 劉剛林 祁子翾 李瓊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