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退伍軍人不褪色 脫貧攻堅做尖兵

他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村主任。張進自到村工作以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協助村黨組織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勇當決勝脫貧攻堅最前沿的“尖兵”。

參軍入伍 鍛鍊吃苦耐勞軍人特質

跟眾多熱血青年一樣,張進在17歲那年,懷揣著對軍人的崇拜和軍隊生活的嚮往,踏進軍營成為一名軍人。“當兵時真的很苦,也正是那個時候吃了苦,現在再苦都不怕”,張進回憶道。軍隊鍛鍊人、培養人,從軍四年,自己身心得到了很好磨鍊,服役期間他先後四次獲得優秀士兵稱號。

“不糊弄,說到的事情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軍旅生涯4年,部隊養成的雷厲風行、說一不二的作風已深深刻在了張進的骨子裡。張進說,部隊鍛鍊了他的意志,磨礪了他的品性,改寫了他的人生。正是部隊大熔爐的冶煉和培養讓他走得更遠、更堅實。

1990年12月,張進結束了難忘的軍旅生涯。退伍後他繼續為人民服務,於1997年成為了一名村幹部。到村工作後,張進不改軍人本色,不計得失,勇於吃苦,充分發揮自己在部隊的技術特長,多次主動參與完成了村民組的矛盾化解,得到了領導及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剛到村時,“村幹部”具體工作是什麼,他起初不太清楚,心裡只知道要幫助村民脫貧致富。他始終保持著吃苦耐勞、不畏艱難的軍人本色,一邊藉助書本不斷為自己“充電加碼”,一邊虛心向上級部門和幹部求教,迅速學習大量農村工作經驗和方法,不到一年的時間,他把全村工作捋得清清楚楚。如今,他在村工作已有23年,一直在本職崗位上默默奉獻著。

退伍不褪色 脫貧攻堅做尖兵

“最近身體怎麼樣……”近日,在家住楊莊村民組的貧困戶陳東桂家中,張進一邊與陳東桂的妻子親切交談,一邊認真記錄她提出的問題,並給予解答。陳東桂戶於2014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致貧原因是妻子黃秀蓮患罕見的類風溼性關節炎,且四肢關節嚴重變形、僵硬,只能依靠輪椅出行。張進與他家結對幫扶後,積極通過各種扶貧政策幫扶他,利用村級公益性崗位,聘用陳東桂成為村裡的保潔員,使他家每月有了1400元的收入,增強了該戶脫貧的穩定性和長效性。

一年來,張進無論多忙,都會抽時間去看望那些身體不好、行動不便的老人。他深知,貧困戶要發展必須靠項目,在他和村“兩委”的動員下,蔡店村2020年申請省級扶貧車間項目85萬元,投資建成後將吸納本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到車間務工,全面帶動廣大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達到長期穩定增收,實現脫貧致富的目的。

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村民都在忙著春耕備耕,這也是規劃產業、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張進跑遍了村裡幾個相對困難的家庭,挨家挨戶拉拉家常,問清楚準備種點什麼、養點什麼,並不時囑託幾句,誰家種了幾畝田、養了幾頭豬,張進都清清楚楚地幫他們記著一筆產業賬。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作為一名退伍軍人,軍人敢闖敢拼的優良傳統不能丟,我會繼續嚴格要求自己,帶領鄉親們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道路上,踏踏實實地走下去。”張進這樣告訴筆者。(唐佳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